佛弟子文庫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 分身塵剎度眾生

2015/04/11  大字體  護眼色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 分身塵剎度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據史書記載:中國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幹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詢其姓名,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幹禪師愍其無依,帶回國清寺,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名之拾得。

由於拾得聰明伶俐,三年後升任齋堂香燈,及執掌出食等雜事。一日,四顧無人,竟登座與所供奉的聖像對坐而食,還呵斥聖像小果,焦芽敗種。事被知庫靈熠禪師看見,責其對聖像不恭,可能頭腦有毛病,罷其香燈職,派往廚房洗碗碟,常將多餘飯菜,盛於竹筒,贈其摯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飯食花果被鳥啄食,拾得竟執杖打寺中供養的山神像,責其守護伽藍不力,有失職責,枉受沙門供養。當晚寺僧,皆夢見山神說:「拾得打我,罵我。」靈熠禪師至山神像前視察,果見山神像有杖打痕跡,始知拾得來歷不凡。

拾得與寒山子時相往來,還常對人說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譏誚怒罵,影視形像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曰:「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後拾得掌牧牛之職,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正為僧眾在堂中說戒。拾得驅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並撫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瘋狂,破我說戒。」拾得見其嗔心起,即說偈曰:「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戒和尚見拾得嘻皮笑臉,氣得下堂來打拾得,要他驅牛出去。拾得曰:「我不趕牛了,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們都有法號,不信,且看我叫它們出來。」隨即對牛群說:「前生律師弘靖站出來。」即有一白牛作聲而過,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來,」又有一黑牛應聲而出。拾得又叫:「直歲靖本出來,」又有一牯牛應聲出來,最後,拾得牽一牛說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於何人,佛力雖廣大,汝卻辜佛恩。」

自此,僧眾始知拾得,並非凡間俗子,不再以瘋子看待。後因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幹禪師,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聖跡顯露,與寒山子同離國清寺,後不知所終。

文殊、普賢兩位大士,一為諸佛母,一為諸佛長子,公孫二人,常在十方諸佛前,共作佛事,遊戲人間,常在一起。淳熙年間,文殊菩薩應身為兜率寺戒闍黎時,普賢菩薩亦同時化身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稱她周七娘。生時便有種種神異,長大後不肯嫁人,每天行乞於市,晚常宿於普濟橋下,常與戒闍黎在一起,妙行莫測。時人不解,笑為瘋婆。後有聖者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後人始知是菩薩應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說決定毗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給孤獨精舍,與大...

念佛的時候,你有沒有做這樣的觀想

當大家念經或者拜懺的時候,心總不能夠跟法、佛融合在...

是否不能妄生度眾生之心

問: 弟子冒昧請法師開示,在聽法師講的《佛說阿彌陀...

善巧方便救人於水火

《功過格》裡有個公案。有一位固安縣的縣令叫梅公,你...

成佛以後也有三不能

永明壽禪師說: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

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

一切菩薩成佛,他的依據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一切菩薩...

佛非萬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為念部大乘經典就圓滿了,想出億萬個理由,能否...

【推薦】施三寶福田,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

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

切莫貪圖享樂而浪費光陰

生命短促,切莫貪圖一時享樂而浪費光陰。修行因緣難起...

四事之教

釋迦牟尼佛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在古印度毘舍離城的祇園...

以寬容姿態看待不公平

一位著名的作家,出身極其窮苦,他的成功乃從艱苦卓絕...

進步哪有退步高

一個莊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來拜訪時,主人總是准...

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要了解阿彌陀佛跟我們這些眾生是...

佛陀座下的七眾弟子

(1)優婆塞: 漢譯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誰的人生沒有痛苦呢

有一次,幾隻野兔偶然相遇,它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此生就是來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過了,你們的功夫怎麼樣呢?有沒有進步呢?...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淨土宗是大乘法門,當然也應...

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評價...

初學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師

問: 現在法師眾多,初學應該如何選擇,是否只尊奉一...

頑劣愚癡的眾生,也有圓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在於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

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楞嚴經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著楞嚴咒而成佛,可以看...

【佛教詞典】偏袒

(術語)此有二解:一、謂袒露一臂也。史記,陳勝起窮...

【佛教詞典】冥顯兩界

即冥界與顯界。冥界為死後之世界,顯界為娑婆之世界。...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動畫

《佛說無量壽經》動畫

【視頻】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