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大安法師  2023/01/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佛有同體的大慈悲心。眾生在造業,佛悲憫不已,他要用種種善巧方便來教化我等眾生不要去造業。要講因果,講輪迴,用種種苦切的語言來講,造了什麼惡就要到什麼地獄遭受多少劫的苦果,來教化我等眾生。但雖然我們聽到佛這樣悲心的教化,還是那樣的無明愚癡,不相信,不接受。還認為這是佛的方便之語,佛是嚇我們的,哪有這回事啊?

就類似於現在一些人你跟他傳達佛講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他不相信,他還哈哈大笑:「沒有這個事。」那他造業就更沒有阻攔的力量了。那造業會到哪兒去呀?那一定要下地獄的。所以當佛在經典當中對阿難說這句話——在佛眼所看,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的時候,佛多麼地哀憐哪。就是剛強難化,不相信,不接受,於是行為不改變,還是按照他的貪瞋癡的煩惱去做事,三惡道就是他的歸宿。

那三惡道裡面,我們到三惡道輪迴了很久了。我們墮到地獄的時候,佛也沒有捨棄我們。我們墮地獄在那裡水深火熱,刀山劍樹,灰河血河,佛就更悲痛了。因為佛是跟我們同體的,佛是看一切眾生等同一子,如羅睺羅。你說做父母的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去下了地獄,他是什麼樣的悲痛?別說是受地獄苦,就是受人間牢獄之災,父母都不得安寧。所以釋迦牟尼佛悲痛啊,悲痛得就想代我們在地獄裡面受苦,讓我們置換一下,佛替我們受苦——是這樣的悲心。

但我們造的惡業實在太重了,雖然佛還在想代我們受地獄之苦,但我們還是在地獄裡面不能信受,不能被救拔。這業障,能敵須彌,能深大海,能障聖道。到地獄裡面,每天萬死萬生,佛放光他接不到,佛的慈悲聲音他聽不到。這時候業力不可思議呀!就像餓鬼道的眾生,他餓得要命,乾渴得要命,但是他一接觸到河流,本來都是水量豐沛的河流,在餓鬼的眼裡就乾涸了,或者河流的水變成了膿血了。就同樣一個水,我們看的是水,餓鬼看的是膿血,這就是業力重。

證阿羅漢果的人有宿命通,他就知道自己曾經在地獄裡面受苦的情形,他一知道自己原來在地獄受苦的情形,他的那種恐懼不是流汗,是流血,每個毛孔裡面出血呀!那很苦很苦啊,我們還體會不到這個苦。有時候我們說一個人受苦刑,用三百根矛來刺他的身體,那我們覺得凌遲這樣的苦應該是很苦了,但跟地獄的苦相比這是小菜一碟,地獄比這苦得百千萬億倍呀!

這樣從地獄裡面好不容易受苦完了,一般的業果是地獄道受完就到餓鬼道,餓鬼道受完到畜生道,畜生道受完了到人道,人道裡面又是六根不具、聾盲瘖啞、下賤貧窮。得人身,那也是一個僥倖,那說明生到善道了,比三惡道要強得多,在佛的眼裡肯定比較高興了,比較歡喜了。所以佛就趕緊過來,以種種方便要令我們在人道裡面聽佛法,種善根。

所以佛在人道裡面,正面地他是示現八相成道,這是顯的一面;隱的一面,實際上有無量的化身,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隨形眾生,教化眾生,「令種善根」。乃至於現在,我們不要以為佛已經滅度了,好像跟我們沒有關係了,實際上佛的涅槃是一個示現。《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很清楚,佛滅度之後仍然要以百千億的化身,跟地藏菩薩一樣,來救度眾生。佛不是說涅槃了我該休息一下了,還是沒有休息,讓我們種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根。

這樣就動經無量劫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跟隨著我們,「隨逐於我」。雖然我們迷惑顛倒,剛強難化,不知恩不報德,但是佛心沒有一念的暫時地放棄我們。就像《楞嚴經》講的「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就像慈母憶念那個離門遠出的兒子,但這個兒子捨父母而流浪,他是從來不會想到在故鄉還有一個慈母天天在繫念他,關愛他,盼望他回來。我們一概不知道。

《勸發菩提心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

把心放開,不比較不計較

一年輕女孩前來哭訴說:種種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錢...

往生極樂的三種不可思議功德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

遇到逆境才有機會消業障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這樣的聖者也有敵人。 活著...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

孝子驅蠅誤殺父親 轉世受報了斷前因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過世...

佛陀度化玉耶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給孤獨長...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極樂淨土去此不遠

沒有得念佛三昧的眾生,帶業往生的眾生,他臨終感應道...

寧可執著這個有,也不能去執著那個空

一般的人喜歡談空性,談無相,認為談空很高妙,他不知...

淨業若成 禪宗自得

淨土宗的祖師裡面,在開悟之後的一個特點置彼而取此。...

煩惱中有佛性

這是十緣發心的第七項了尊重己靈。 這個己靈就是我們現...

飲食防癌的三大原則

癌字中有三個口,可見飲食和癌症的關係有多密切。世界...

地藏王菩薩的兩大特點

地藏王菩薩的兩大顯著特點: 第一,常居穢土。 《十輪...

有沒有享受的命?

生命時刻充滿無常。我有個朋友,剛剛發布他升職的消息...

小偷與三皈依

從前有個老和尚,也沒住在廟裡,自己找了個破屋子單門...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絕不信

古來是有十行並下看書,他一看光翻。咱們看一行,字還...

謙卑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觀:觀音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一位學人聽說世上有一種移山大法,於是他就決定要學這...

「八風」是如何引發煩惱的

八風中的譏、毀、衰、苦本身就是煩惱,我們想大家比我...

已經明心見性,何必還要再求生淨土

天如惟則(1286-1354),是元朝臨濟宗禪師。禪師幼年於...

【佛教詞典】非有

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緣生法,只有假相,無有實...

【佛教詞典】華嚴經疏

(一)凡二十卷。唐代法藏著。全稱華嚴經探玄記。又稱華...

【視頻】為什麼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在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在念阿彌陀佛

【視頻】佛誕日--浴佛節

佛誕日--浴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