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譬珠喻

2014/06/29  大字體  護眼色

法華譬珠喻

佛陀於《妙法蓮華經》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轉輪聖王,深受人民愛戴,在他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逐漸在諸城邦中崛起。他致力於富民強兵,統領各大城邦,終止連年爭戰,建立和諧共榮的大一統時代而努力。

但是,諸小國王有不服歸順者,於是轉輪王派出訓練有素的精銳軍隊,轉戰四方,降伏眾邦。每當軍隊得勝歸來,轉輪王總是論功行賞,從不吝惜,或賜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配飾,乃至種種珍寶、象馬車乘、奴婢僕役……毫不吝惜,唯獨繫在他的髮髻中的一顆明珠,從來不賞賜與人。

為什麼轉輪王的明珠,不輕易與人呢?因為獨有轉輪聖王有此珠,若輕易與人,國王的眷屬一定都會震驚奇怪,難以接受。因此,轉輪王要一直等到天下一統大事底定,才以最隆重的儀式,將珍貴的髻珠賜與帶來和平的最大功臣!

‘如來對《妙法蓮華經》的珍視亦復如是!’世尊說,如來圓滿福德、禪定、智慧,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威德示教利導,率諸聖眾與諸魔軍共戰;於四眾弟子中應機施教,應其降伏種種魔軍之成就,隨根機為說諸法功德,令得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乃至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之果證,引導其心漸漸純熟,令其深信佛法法悅歡喜。不輕易為說《妙法蓮華經》一佛乘之理。就像輪王久護明珠,如來亦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是諸佛如來第一之說,如髻中珠,末後賜與最大功臣;諸賢聖軍,降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此時如來觀察眾生根機成熟,於是才宣講《妙法蓮華經》一佛乘究竟實相之理,眾生皆當成佛之旨。

典故摘自:《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安樂行品第十四》

省思:

《妙法蓮華經》中以輪王比喻如來,以髻珠比喻一乘實理。眾戰有功者,論功獎賞,喻修行人戰勝魔擾,隨其根機,佛陀為說二乘、三乘法,陶鑄眾生令其根熟,遂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聲聞、緣覺二乘之人,皆得作佛。

佛陀宣講《妙法蓮華經》,開示眾生令得悟入佛之知見──人人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自證得。降伏妄想執著猶如一人與萬人戰,擊退眾魔,本具清淨心自顯,依此理落實修行,覺察、覺照去除妄想執著,無有更勝法門。故佛說《妙法蓮華經》為諸經中王,以髻珠喻,善教四眾弟子珍敬尊重、心相體信‘人人皆可成佛’、‘一佛乘’之真實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

《法華經》的羊車、鹿車、牛車各比喻什麼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

定業能不能轉?有這樣一個比喻

過去咱們說,定業不可轉。說你那個人命已經定了,你轉...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佛雖廣受一切供養,但心中無增減

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在竺叉尸羅國的博羅吁羅村...

此日不復,寸陰尺寶

有一個日本大官問澤安禪師如何處理時間:唉,我這個官...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

印光大師呵斥民國奇女子成高僧

中國佛教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詩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

呂洞賓成道前的十次考試

一,洞賓自外遠歸,忽見家人皆病死,洞賓心無悔恨,但...

在家佛弟子的課誦選擇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這三樣東西

《心經》裡有一句心無罣礙,意思是內心沒有任何的牽掛...

極樂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水功德: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

「家」也是旅店

有緊張大師之稱的名導演希區柯克,有次在蘇格蘭山區迷...

羅剎女的故事

佛陀時代中的羅剎女,專門喜歡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

佛陀的三十二相從何而來

有很多人都聽說過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是說佛...

冒失的檀膩觭

從前有個人,名叫檀膩觭。家境清寒,經常食不果腹,衣...

不要被情愛所束縛

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間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最悅意不過...

「無常」即是「無我」

一、無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觀念是苦,因為無常所以是苦。...

【佛教詞典】修多羅

華譯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

【佛教詞典】無我性

【無我性】 p1057 集論一卷十二頁云:何故真如名無我性...

【視頻】智海長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MP3

智海長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MP3

【視頻】念佛人的臨終往生過程

念佛人的臨終往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