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

證嚴法師  2011/03/07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六覺知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學佛就是希望能開闊心胸,普觀天下眾生皆平等,這也是佛陀當初發心修行所抱持的心態,我們既然學佛,當然要依照佛陀的教育,啟發人人的悲心愛念,行於菩薩道救濟眾生。

所以我們不斷呼籲要「淨化人心」,去除心中的貪、瞋、癡,將人性的悲念啟發出來,秉持「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懷而付出。很高興現在已經看到,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慢慢增長起來,許多團體提倡人道精神,都是跨越彼此的界線,合作從事援助工作。

放眼國際,災難接連不斷,天災人禍造成缺糧缺水,許多慈善團體奔走救濟,但是世間遼闊,要能夠透視到每個地方,並且順利進行救援任務,著實不易。不過難行能行,救濟之心必定要平等,有了眾生平等的覺悟,認為所有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這個觀念一提升,很多困難都能突破。

話再說回來,要人救濟不如自救。佛陀說「因緣果報」,為什麼世間有這樣多天災人禍?為什麼有這麼多苦難人?他們過去生中,到底造了什麼因、什麼業?這種果報應該多反省,其實這輩子會生在多災多難的地方,應該是共業。

《八大人覺經》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業報的牽引,使人生活貧窮痛苦,在貧窮中,內心又有許多怨懟憤懣,心靈的自卑、怨恨不斷掙紮,無法與人合群,所以「橫結惡緣」。自己封閉了自己,自我錯失得救的因緣,這樣的人生也很多啊!

有一則新聞,一位四十歲的壯年人,失業之後就開始封閉自己,因為欠繳健保費,健保卡不能使用,所以生病了也沒去就醫。直到連續吐血兩天,才在母親催促下向人借了一萬元,出門去看醫生。

後來被人發現昏死路邊,身上的一萬元已不翼而飛,究竟在路上發生什麼事也無人知曉,實在是件很遺憾的事。現在社會有這麼多愛心團體,如果他能主動求救,一定能夠得救,健保局也能處理無錢繳納保費的案件,應該不至於如此下場。他就是因為自我封閉,而失去獲救的因緣。

「緣」字實在很奧妙,如果有這分好緣,即使住在深山中也能得救。慈濟人就常翻山越嶺,路途迢迢地替人送米糧、修房屋,或是幫獨居老人清理居家和身體。

大愛台的「大愛小記者」節目,其中一集小朋友採訪一位年紀很大的計程車司機。小記者問:「老伯伯,您為什麼要開計程車?」他說:「開計程車很方便,知道哪裡有窮苦人家,可以趕快帶慈濟師兄師姊去關懷。」

那一天他還帶著小記者去基隆實地採訪,在山上住了一位孤獨無依的老人,老人家不只是老,還又病又貧。小記者看到師伯師姑對阿公噓寒問暖,也很自然地伸出雙手,將阿公的手拉過來撫摸著:「這麼冷,手冷冰冰的。阿公有沒有穿暖和一點?」

阿公很開心,就對小朋友說:「小孩子要常常發好心,做好事,多關心。」阿公在感動之餘,也懂得機會教育,把這分愛的觀念再傳給下一代。相對的,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培養他對人類的愛、對老人的尊敬,相信他的人生一定不會封閉,還會再把這分關懷傳出去。

只要有緣,處在深山有遠親;若是無緣,身處人群也孤苦。所以這個緣字很奇妙。

學佛者要懂得廣結善緣,學習平等的精神,「菩薩佈施,等念怨親」,菩薩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沒有怨親之分,只要對方有苦難,就會想盡辦法去幫助。

記得慈院志工提過一個個案,一位阿公氣喘病發來院急救,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恢復了健康。這位阿公是我們的照顧戶,孩子都住在台北,既不回來照顧老人,也沒有分開戶口,所以阿公無法向政府申請津貼,就由慈濟長期濟助。盡管如此,阿公還是十分樂觀,只是一心感恩慈濟,對孩子沒有什麼埋怨,他說因為孩子不孝,才能得到這一大群慈濟兒女來孝順,實在沒什麼好埋怨,他不覺得孤單。

這不就是怨親平等?老人家受到慈濟人的膚慰陪伴,已經不怨恨他的孩子,也不擔心病苦,只感恩眼前的幸福。心境一轉,哪有什麼怨?哪有什麼苦?物質的貧窮容易得到人幫助,心中的貧苦埋怨,就要看自己是否願意打開心結。看看這兩位老公公,雖貧不苦,沒有埋怨就沒有苦惱。

還有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公公,他是樂生療養院的黃貴全老菩薩。有一次我行腳到關渡園區,他由委員陪著前來,拿出一包現金要捐給慈濟,幾十萬元對老人來說是很大的數目,不知道是他多少年刻苦生活,勤儉累積下來的,但是老人家很歡喜地舍出來。

談起這位老菩薩,真的是一位修行者,九十幾歲了還是一樣勤守本分,用心照顧行動不便的院友。

每天凌晨兩點多他就起床了,第一件事是去沐浴,把自己清洗乾淨,三點多就開始他的服務。他照顧的兩位院友都是病重臥床,生活無法自理,一位同寢室七十幾歲的老人,每天黃老居士都為他翻身、換尿布,再把換下來的髒東西拿去洗刷晾曬。之後,他又走入另一間寢室,替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倒便壺,幫他把身體清洗乾淨。

清理好,已經五點多了,天亮之前,他就將寢室打掃乾淨。六點多,廚房人員將餐食送到病房區,十幾個人要吃的餐食,都由黃老居士一間一間去送,送進去,還要抱著院友們坐起來,將餐盤擺在面前讓他們用餐。

這就是他每天的貼心服務,數十年如一日,真的是一位非常難得的老人。我對這位老菩薩,確實非常讚歎、非常敬佩。

那次他大病初癒來看我,還很自在地跟我說:「師父不必擔心,我一切都安排好了,這些錢趕快交給師父我就安心了,心裡就沒有罣礙了,您不用為我擔心。」

類似這樣的人生,我們是不是也能做到呢?所以說來,我們要學菩薩道,就是要「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就像慈濟救濟的個案,也有的曾經過迷茫錯誤的人生,但是我們一樣平等付出,既然要去幫助人,絕對不會問:「你過去是不是一個壞人?」

過去他的方向偏差,現在我們資助他的生活,同時也教化、糾正他的人生方向,這就是菩薩救濟眾生,從身、心、環境等等一切,為他調整教化。

學佛,要學得如何突破人世間的困難,這分難,難在解脫對不平等的埋怨。世間貧富貴賤的差異,我們要如何拉近它?當然需要以愛心去開啟眾生的心門,心結能夠打開,就算遇到了困難,他也懂得善解知足。

總而言之,最重要的還是「自救」,與人廣結善緣,心中沒有埋怨,看到別人的苦難能持怨親平等的心,這就是學佛最重要的課題。學佛就是要成佛,成佛之前必定要行菩薩道,我們面對種種苦相的示範、教導,真的要珍視愛惜心中的善念,把愛心好好髮揮出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

濟群法師:勸人看破生死,是不是顯得冷漠無情

問: 若友人病重瀕死,以佛法觀點勸他看破生死,不會...

念佛行人不應沉迷在網聊和辯論上

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無常,一分一秒...

任職70年的香燈師: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覺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修行人如何激勵自己

接觸到幾位同參道友,大家談的話題,都是說無常迅速,...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把自己的家庭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問: 人活著,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隻腳,甚至是無數的腳,而人只有兩隻腳,你愈...

證嚴法師: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體會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總是不斷生滅,只是自己不曾察覺,也不會去注...

禪師的考驗

慧忠國師是浙江人,俗姓冉,號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師的...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

寧生邊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宮

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說法時,有一個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推薦】業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來佛號

我們雖然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但只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

紫磨金盤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貿易為生,常常到異國採購。這一...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圓瑛大師與他的四大高徒

近現代,中國漢傳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說。他們是虛雲、圓...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間上的人,常常將挫折災難歸咎於自己的命運不好,或...

【佛教詞典】三寶物互用犯相

子題:摩摩帝 資持記釋云:「前明佛判。 摩摩帝 ,是梵...

【佛教詞典】二種雜染

【二種雜染】 p0025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復次有二...

【視頻】十大弟子-羅睺羅尊者

十大弟子-羅睺羅尊者

【視頻】靈隱寺的娑羅聖樹

靈隱寺的娑羅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