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

證嚴法師  2011/03/07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二覺知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自在;人生什麼都是幻化無常,假使存著計較的心,只會造成身心的苦難。

所以《八大人覺經》的第二個警覺,就是讓我們知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這段文字雖然很短,如果做得到,身心肯定是海闊天空,當然,這對一般人來說好像不是很容易,但是對修行者卻非常重要。

媒體有過這樣的報導,一群大學生參與「貧窮一週」活動,實際體驗清貧的生活。活動規定一星期的花費不得超過五百元,於是每個人各出招式,向最低消費數挑戰,有的人去菜市場撿拾攤販不要的菜葉等,有的人就向超商要來剛過期還可食用的熟食,有的人三餐都吃面條減少開銷……,總之想盡辦法少花錢。

一週之后冠軍產生了,住在家裡的一組參賽者,第一名花了三十七元,而外宿組的冠軍也只花費七十元。他們接受訪問時,被問及清貧生活的感受?同學都說,這種惜福的體驗感覺很好,會去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也很感恩父母讓他們生活無虞,而且肚子餓的時候,吃什麼都好吃,很容易滿足。

透過這個活動我們看到,快樂並不在於物質的享受,真正的快樂就是那分心安自在,「少欲知足」就是快樂。相對的,「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貪求愈多,身心的束縛也愈大。

有一位慈濟隊員很久不見了,見面時我就問他:「怎麼這麼久沒有看到你?」他說:「很忙啊!今年已經跑了幾十個國家。」

「為什麼這麼辛苦呢?」

「沒辦法啊!要做生意,業務如果不自己去跑,我擔心現在景氣不好,不努力一點不行!」

「那麼,你們一家有多少人?」他算算也沒幾個人。

「才幾個人,需要忙成這樣嗎?」

他訕訕地說:「對哦,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以前就是這樣做,現在還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去開連鎖店。」

「這樣的生活快樂嗎?」

「唉,累得要命!」

看他生意做得這麼大,但是真的快樂嗎?結語是「累得要命」,這樣的生活真是很疲勞:把事業鋪展到那麼多國家,自己累得分身乏術,也沒有機會享受,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人生若能想得透,就不必活得那麼辛苦了。

還有一則新聞,菲律賓一位計程車司機,幸運獲得國營彩券頭獎,得到一千九百萬披索(合台幣一千二百萬元)。領得獎金,除了購置新居、新車,他還大宴賓客慶祝中獎,結果第二天就遭七個蒙面者劫財害命,前後不到十天的時間。所以,有錢不一定是福,危機往往就在身邊。

佛經裡也有一段記載——

一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把國家治理得十分富庶穩定。有一天他突然想:自己向來勤於政事,我這麼努力,到底百姓的生活形態又是什麼程度?」大臣就向國王稟告:「國王,依我所見,人民的生活富樂安康,國王可以撥出時間到城外走走,實際探訪。」國王想想也對、自己從來沒有出城巡視過,就接受大臣的建議巡視國土。

老百姓聽到國王出巡都非常歡喜,平時能安居樂業,都是因為國王的德政,所以人民自動自發的,預先將國王巡行經過的路線清掃、佈置一番,恭迎國王的到來。

國王走了一回,沿途得到民眾的歡呼擁戴,眼前所見盡是一片富有、亮麗的景象,次第巡視後,國王就歡歡喜喜地回到王宮。回宮後,他又不斷思考:人民都這麼富有,到底對國家有什麼利益?不如把人民的財產都集合起來,看看大家的財富究竟有多少?說做就做,命令發佈下去,人民也都很配合一一呈上財產清單。

其中有一位城中的大富長者,呈上的財產數目只有三千萬,國王明知長者很富有,財產怎麼可能只有這樣而已?所以就召見這位長者:「那天路過你的房子,又大又豪華,大臣也說你家財萬貫,絕對不只三千萬的數字,你膽敢欺騙我!」

長者聞言,不慌不忙地回答:「國王,我沒有欺騙您,我所有的私財就是這些。」國王又問:「財產就是你的,為什麼還分什麼『私財』呢?那麼,其他的錢要做什麼?」長者說:「我能夠自由應用的,才是我的私財。這些錢都是用來救濟人群、解除人的苦難,看到有人貧窮困難,能夠自由付出,這才是我能運用的部分。至於其他財物,不過是五家共有。」

國王一聽感到十分好奇:「什麼是「五家共有」?」

長者就恭謹地說明:「所謂五家,第一是火,第二是水,第三是惡政,第四是不肖子孫,第五就是盜賊。」國王聽了很感興趣,就請他詳細解釋。

「水是天然的災難,這種無常的天災不可抗拒;火也一樣,經常都有意外發生。盜賊以偷搶為業,有錢人是盜賊所注目的焦點,時常會受強盜劫掠。再來是貪官污吏;最後是好吃懶做的不肖子孫,就算有金山、銀山,還是會坐吃山空。所以財產是五家共有,到頭來生命終了時也帶不去,只有眼前還能把握機會付出。」

國王聽了深表讚同:「是啊!人生真的是無常。」

回頭看看現在的地球,災難頻仍,水大不調就水災氾濫,動不動又是土石流。之前澳洲、美洲、歐洲紛傳森林大火,焚風一吹,樹木互相摩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連救火隊都束手無策,除非老天有眼降大甘霖,否則只有任其燒幹燒盡:而後續對地球生態、氣候的影響,更是難以評估。

看!實在很可怕!國家再富有,遇上這種天災,也同樣無法可想,何況還有人為的侵犯,就像那位獎金得主一樣,有了財富卻引來殺機。

近來尤其聽到許多企業遭銀行拍賣資產,或是拍賣大樓、大片的高爾夫球場。正是因為很多企業都只是泡沫經濟,企業愈做愈大,同時不斷向銀行借貸款項,繼續拓展業務,其實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根本抵不上貸款金額。經濟好的時候,表面看來名聲大、資產多,但是有的人一個月利息要繳幾千萬,景氣不好的時候,利息繳不起、貸款還不出,當然只有宣佈破產,任憑銀行拍賣一途了。

財富恰似水上泡,爭名奪利汲汲營營,到底能享受多少?認真去想,吃飯的時候,一隻手只能端起一個碗、拿一雙筷子,桌上再有多少菜色,肚子只有一定的容量;睡眠時,一個身體要睡多大的地方?三尺寬、六尺長的一張床,應該就能睡得很安穩;身上穿的,一次也只能穿一套衣服。這樣吃得飽、睡得穩、穿得暖,已經提供了基本的的生活,不必多麼富有,就能過得平安快樂。

其實,富有是內心的感受,「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心理上如果不滿足,永遠都是最貧窮的人。

我們學佛,要學會如何管理,有錢時要懂得如何使用;沒有的時候也不要計較,這樣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好人生。

過去也說過,一般人智慧的理財是將財產分成四分:一分奉養父母;一分供給妻兒;第三要為社會做一些好事;第四則是留一些本金好好經營事業。如果沒有本金,卻一直借錢做大事業,這是很危險的事,現在的社會就是犯了這種毛病,只有一分本錢就做十分事業,雙腳踏進空中樓閣。

「生死疲勞,由貪慾起」,世間看透了只是一條輪迴路而已,為了慾念填不足,今生辛辛苦苦,來生還是一樣吃苦不盡;如果能去除貪慾的誘惑,知足的人就是最快樂的。

記得台灣九二一地震後,我們蓋了一些大愛屋提供給災民居住,十二坪的房子不大,但是每一戶都得到一幅《靜思語》「屋寬不如心寬」,鼓勵大家與其求屋寬,不如求心地寬敞。所以「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面對現實能安分守己,擁有的時候要多付出;沒有的時候也無非分的貪念。

學佛,一大重點就在學得減低慾望,看看在大自然的境界中,無為無慾就是自然,這種少欲無為才是修行者的境界。學佛沒有什麼特別,最重要的是這念心,把心顧好,不要開放心的欲門,如此就能身心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

濟群法師:勸人看破生死,是不是顯得冷漠無情

問: 若友人病重瀕死,以佛法觀點勸他看破生死,不會...

念佛行人不應沉迷在網聊和辯論上

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無常,一分一秒...

任職70年的香燈師: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覺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修行人如何激勵自己

接觸到幾位同參道友,大家談的話題,都是說無常迅速,...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把自己的家庭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問: 人活著,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隻腳,甚至是無數的腳,而人只有兩隻腳,你愈...

證嚴法師: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體會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總是不斷生滅,只是自己不曾察覺,也不會去注...

禪師的考驗

慧忠國師是浙江人,俗姓冉,號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師的...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

寧生邊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宮

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說法時,有一個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推薦】業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來佛號

我們雖然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但只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

紫磨金盤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貿易為生,常常到異國採購。這一...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圓瑛大師與他的四大高徒

近現代,中國漢傳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說。他們是虛雲、圓...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間上的人,常常將挫折災難歸咎於自己的命運不好,或...

【佛教詞典】三寶物互用犯相

子題:摩摩帝 資持記釋云:「前明佛判。 摩摩帝 ,是梵...

【佛教詞典】二種雜染

【二種雜染】 p0025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復次有二...

【視頻】十大弟子-羅睺羅尊者

十大弟子-羅睺羅尊者

【視頻】靈隱寺的娑羅聖樹

靈隱寺的娑羅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