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八種錯誤的心障

2012/07/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類的情況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的。這八種心障是由行者的思考方式產生的。有時候,我們會產生使我們偏離正確修行方式的念頭,而錯誤的念頭會製造修行的障礙,所以,審察自己是否有任何這類錯誤或缺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加以辯識,就能將之淨除,並免於可能產生的障礙。

第一種心障是對財產或名望、金錢、親友產生極大的貪執。如果我們非常執著所擁有的財物,我們時時刻刻都會擔憂失去它們,或希望得到更多的財物。貪執財物不能給予心有關切其他事情的空間或時間,因此它會變成修持佛法的一種障礙。我們會變成縈念財物的奴隸,而沒有時間或機會去修去。如果我們貪愛親人或密友,隨著貪愛的增長,我們將愈來愈無法離開他們,所花在修行的時間也愈來愈短,最後完全放棄了修行。我們確實需要一些金錢及財物才能過日子,關愛他人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當我們對人及事物變得過於貪執時,問題就應運而生。雖然我們依然擁有修行的自由,我們卻無法這麼做,因為對人及事物的貪執使我們放棄了修行。因此,貪執變成一種障礙,所以,行者必須放棄貪執的心。

第二種障礙是行為舉止極端不善。具有強烈的瞋怒心及惡習的人,很難和上師維持良好的關係,也會時常和法友爭吵或衝突,而且,情況會愈變愈糟,最後因為強烈的惡習而完全無法修行。當這種情形發生時,最重要的當然是覺知問題的存在。一旦覺知問題的存在之後,行者就能努力地去淨除它;但是,唯有行者能決定如此去做。當然,學習禪修會有所幫助,然而,試圖淨除這一切極其不善的惡習是行者必須自行開始的工作。若無法淨除這種障礙將會使行者失去修行的自由,因此,審察自己是否有這種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倘若這種問題存在,行者一定要矯正它。

第三種心障是不害怕輪迴之苦,並且沒有離棄痛苦的願望。這樣的人縱使看到或聽到下三道的一切痛苦,他們仍然不會對輪迴感到恐懼或不滿,仍然不在乎,因為他們認為反正一切都是痛苦。並且不覺得他們的行為會造成任何差別,所以,也沒有得到解脫的願望,自然也不想修持佛法。然而,不修持佛法就絕對無法得到解脫。因此,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念頭,就必定要淨除它,並將它轉化為修持佛法以解除輪迴之苦的願力。對輪迴之苦的恐懼是這種轉化的基礎。淨除這種障礙能使行者得獲修行及達到解脫的自由。

第四種心障是信心不足。有些人或許聽說過佛法的一切功德及修持佛法所能帶來的解脫,可是卻仍然沒有信心或堅信自己能證得佛果。自心似乎擋住了解脫之門。若這種情形發生了,我們一定要產除這種念頭,如此才能得獲免於第四種心障的自由。

第五種心障是喜愛惡行。有些福報不足的人偏離正道而走入歧途。他們並沒有任何行惡的特殊理由,但是卻喜愛殺生、說謊、偷盜等惡行。五無間罪是最嚴重的惡行,曾導致即身墮入三惡道的後果。具有喜愛惡行傾向的人,他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都是不善的,這種人無法修持佛法或找到任何平靜。然而,在某些有利的情況下,他將可以看清這是不對的,因此可能可以改正這種錯誤的態度,並產除這種修行的障礙。

第六種心障是天生不喜愛佛法。縱使別人為他們闡明佛法的利益,這種人依然不覺得佛法值得精進修持。他們並沒有任何排斥佛法的特殊理由,只是不認為佛法是好的。這就如同把草送給一隻狗,這隻狗並不曾想說:「哦,這是草,我不喜歡草。」它只是不會去吃草。同樣的,這些人或許面前就有佛法,並且有聽聞及修持佛法的機會,但是,他們看不出來佛法對他們的幫助及利益,也沒有足夠的福報去理解這種機會。但是,這種福報的缺失只是一種念頭,在有利的情況下,他們將能夠覺知這只是阻礙修行的一種念頭。當他們能夠產除這種不利的心境,便得獲免於這第六種心障的自由。

第七種心障是在領受戒條及誓願之後有所違背而未加以彌補。譬如,在領受了引導一切眾生開悟的菩薩戒或部分的別解脫戒之後,破了戒而沒有設法補救。在這情形下,無禮無法地修持的願望將會有所破損。當然,幾乎每個人都有破戒律的時候,但是加以修補的願心很重要。所以,倘若這種障礙升起了,行者必須有所覺知,並盡一切力量去清淨及補救破捐的戒律及誓願。

第八種心障是出於對上師或法友的嫌惡而違背誓願,並完全放棄了修行;對上師或受學於上師的法友之強烈嫌惡,促使這個人完全放棄了修行。當這種情形發生時,他再也無法繼續修持了,因此成為一種障礙,使行者失去修行及得獲解脫的機會。但是,如果他覺知到這個問題,並採取必要的行動去彌補破損的誓戒,他就能夠重新再修行並得到修行的一切利益,同時也重獲免於第八種心障的自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心如虛空,量周沙界

韓國代表佛寶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過的袈裟),擁地...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過去生中為長者子,正值燃燈佛住世,聽聞...

【推薦】念念生滅,無以把捉,憂在哪裡?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外表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遙遠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強調的是禪定心;剛開始念佛,...

念頭雖多不亂就好

有一回在廣濟寺,很多人圍繞在身邊,我提及照顧心念的...

心靈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腳釘四個銅錢就可以保證婚...

王陽明心學的四大智慧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大妄語成阿鼻地獄

宗門下的人,不亂開一個口;假使說錯一句話,就要喪身...

久坐對健康的傷害與吸煙相當

人人都知道吸煙傷身,猶如健康殺手,但可能很多人還沒...

一轉念天堂地獄就在眼前

古時候的得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任是美滿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參禪人,身心萬不可浮華,不可驕泰,不可我慢。類如食...

慾望的越位導致了很多問題

過去有一句話叫: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句話是怎...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兌現這個願

念佛人臨命終時,注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發願都是臨命...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

為什麼要隨喜別人

你看有些人,他進步很快很容易,你三年前看他沒有這種...

聖嚴法師《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

我曾經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斷向我抱怨,說她的兒子因為...

安忍息嗔的98個理由

1、瞋心能壞福德善根。 2、瞋恨惡毒過一切罪過。 3、...

切莫想要陞官發財

汝之窮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

這樣去布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布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把憍慢轉成謙恭卑下

有些人當他得勢或是陞官、發財的時候,他六親不認了,...

【推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問: 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

雖面對菩薩,也同隔山一樣

南北朝(北齊)時,釋明勖,定州人。少年時自負不凡。...

【佛教詞典】心一趣

【心一趣】 p0349 瑜伽三十三卷十頁云:又彼卽於無尋無...

【佛教詞典】共人女宿戒宿相

亦名:宿相 子題:側臥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宿相,...

【視頻】明學長老示寂三週年追思

明學長老示寂三週年追思

【視頻】淨界法師《大妄語的過失不輕於殺盜淫》

淨界法師《大妄語的過失不輕於殺盜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