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文鈔中有關不能往生的例子

印光大師  2010/08/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 (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參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誰不能往生之念,則斷無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之事矣。 (復汪雨木居士書)

心中信根願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體有不具者,不能往生也。汝看我文鈔,何以不知此義。 (復宗靈法師書)

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為助念,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壞,亦不能往生。 (復呂智明居士書)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則不能往生矣。 (復倪慧表居士書)

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 (復高邵麟居士書三)

淨土法門,注重在信願。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為僧,宏揚佛法,度脫眾生。此種心念,要丟得乾乾淨淨,若有一絲毫,便不能往生矣。 (復吳慧詒羅慧澍居士書)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復朱德大居士書)

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 (復慧空大師書)

汝母六十多,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有求人天福報之心。有一念求人天福報之心,便不能往生西方。 (復劉惠民居士書五)

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誆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 (復善覺大師書)

又切不可未死以前,及才斷氣,就揩身換衣哭泣。此等行為,皆是拉他下海。世間人以此為孝,其破壞正念,不能往生,反令墮落,罪同殺親,要緊之極。 (復開生寧生昆季書一)

問: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則老年人決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於年齡,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於心無正見。無正見,故無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未能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能一心,亦難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 (答俞大錫居士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願——(第1願)國中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真的有阿彌陀佛嗎?很多人都會...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淨土法...

為何專說極樂世界?因為這個法門殊勝

容易跟特別難,這兩者是絕對相反的。有的說很難,有的...

造了五逆十惡,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修淨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強調生命是由思想來決定的。否...

百不管老媼

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

蕅益大師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權實種種三昧...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以扶乩提倡佛法,雖有小益根本已錯

扶乩,乃靈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薩,某仙,皆假冒其...

【推薦】印光大師《一函遍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

印光大師: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習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為...

誡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

天台六即佛義

《六即佛頌》的作者是宋法雲大師(10861158),字天瑞...

文殊菩薩化身乞丐,兩次救助虛雲老和尚

虛雲禪師(1840~1959),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

富貴的正因和助緣

富貴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的,一種是絕對的。富甲天下、...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這樣的罪惡凡夫,還在彌陀救度範圍中嗎

問: 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們這些上班...

思慧很重要,沒有人可以取代

從我們學習的角度,聽聞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做方丈當執事,看著是好事,實際是障緣

你在修道當中遇著一些個障礙,這個障礙也有順緣、也有...

妄想,是你給它力量的

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瓶,繞祖三匝...

七個頂級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佛教詞典】戒禁取見

戒禁取,梵語 ?īla-vrata-parāmar?a。全稱戒禁等取見...

【佛教詞典】俱蘇摩

(植物)Kusuma,又作拘蘇摩。譯為花。見玄應音義一。...

【視頻】淨界法師《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淨界法師《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視頻】界詮法師《比丘尼學戒略說及答疑》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比丘尼學戒略說及答疑》只限出家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