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

2012/06/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淨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夜裡一時半,大師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說完,於是大聲念佛。二時十五分,要水洗手後,站起來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點左右,妙真法師來了,大師對他說:「你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之後不再說話,只唇動念佛。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茗山長老

茗山長老坐缸荼毗的時間是六月十日凌晨三時。此時,萬籟俱在沉寂之中。天空突然飛來三顆金色的光圈,眾弟子們驚呼起來,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蓮花,有的看似曼陀羅花,有的看似白鶴、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鳥,有的看似妙音鳥………,大家只是歡呼、驚叫、念佛,卻不及打開相機、錄相機,這時,天現奇跡,降下兩道光柱,把山頂的萬佛塔照得通明,奇異的是兩道光柱並不垂直,而是有孤線的飄落而下,竟與蓮花缸前兩支點燃了的小小蠟燭相連。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

長老臨終遺偈寫道: 「一旦無常到,方知幻化身。勸君多念佛,念念息貪嗔。」這是勸勉大眾的。還有一首寫道:「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淨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這是說自己成就道果,往生極樂的,會再來度生,安慰徒弟無須悲泣。第三首:「我佛遺教,以戒為師,依戒修定,因定發慧。由戒定慧,知苦斷集, 慕滅修道,趨向解脫。」這一首開示大眾要以戒為師,精進修行,才能得出輪迴苦海。最後一首:「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歸,信此信彼,信仰自由。相互尊重,不立門戶,六和無諍,團結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攝六度,逐步修煉。」這是告誡大眾各人修習適合自己的法門,不要互相排斥,團結互助,依教奉行。

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交給侍者妙蓮師。「悲」是悲憫眾生,大師往生是一九四二年,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塗炭,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大師對於民眾無限的悲憫,「欣」 是歡欣、喜悅於自己終於修成正果,往生極樂。

大師臨終之前,還交待侍者五件事,其中之一:「 遺骸分為兩壇,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開元寺普同塔。在未裝龕以前,不須移動,仍隨舊安臥床上。如已裝入龕,即須移居承天寺。去時將常用之小碗四個帶去,填龕四腳,盛滿以水,以免螞蟻嗅味走上,致焚化時損害螞蟻生命,應須謹慎。再則,既送化身窯後,汝須逐日將填龕小碗之水加滿,為恐水幹後,又引起螞蟻嗅味上來故。」

大師為人心行細密,弘揚律宗,持戒之嚴,令人景仰。遵佛祖之芳規,作人天之師範。弘一大師病危前手書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其中最後兩句隱隱透露出大師自己修行成就已經功德圓滿。

宣化上人

1995年6月7日,一代高僧宣公上人於美國洛杉磯圓寂,世壽78歲,慧燈遽殞,人天同悲。法界佛教總會四眾弟子,謹依師遺訓,各道場舉行念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念佛法會四十九天。六月十二日於長堤聖寺舉行入殮大典,六月十六日移靈至萬佛聖城,七月二十六~二十八日於萬佛聖城舉行追思大會暨荼毘大典。上人生時,既不要名,也不要利,臨終遺言亦復如是:「我走後你們可以誦《華嚴經》、念佛,你們要多少天就多少天,或者一個七,或者七個七。火化之後,把我的骨灰灑到虛空去;旁的事情我什麼也不要,不要給我造什麼塔,什麼紀念館。我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走的時候,還是什麼也不要,在世上我不要留什麼痕跡。」老和尚說 :「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地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大眾輪班跟他大聲念,尚且聲嘶胸痛氣力難支,何況他九十五歲的高齡!一般人臨終呼吸尚且無力,一切不能自主,他卻如健將突出五濁的重圍,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體力難以支撐,故建議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你聽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說:「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說罷又大聲懇切地自己念佛 。

然而在往生前第六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專念阿彌陀佛的作風,突然很緊急命大眾為他誦「大藏經」,大藏經浩如煙海,真不知從何誦起,於是請問老和尚要誦哪一部?老和尚答:「總誦!(台語)!大眾就趕緊請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經,搬得氣吁喘喘,看他老人家一副決定要往生的樣子,心中又急又難過,更不知從何誦起,老和尚就說:「看你會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眾便一部部誦起,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在這緊要生死關頭,才發現連僅僅二百多字的心經都幾乎要誦不順口,可說是口誦心焦。當這大眾搬大藏經一部部誦時,老和尚只幽默一笑,逕自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凡夫信心不定、定力不足,平日雖然都知道臨終助念只是念頌阿彌陀佛,然而到了關鍵時候還是會打失正念、手忙腳亂,廣欽老和尚臨終幽默的表演,再一次給佛弟子上了深刻的一課。

李炳南老居士

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一日──就是星期五那天,上午勝陽再開車載李炳南老居士到霧峰北溝,本淨寺阿彌陀佛像前拜佛。晚間老師又對勝陽說:「我要走了。」勝陽就說:「老師不要講笑話,老師已接受大家懺悔,答應再住世幾年,怎麼又說此話?」老師說:「告訴他們,我真的要走了。」四月十二日,老師食量漸減,但神智十分清楚,家中念佛錄音帶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偶有蓮友前來探望,老師均右臥吉祥,手持念珠。勝陽不時也大聲念佛,並有同學一起念佛 。

十三日凌晨一時左右,勝陽請老師開示,老師很清楚地說:「一心不亂。」到十三日清晨三時,在念佛聲中,老師把手中的念珠高舉在頭上,大家以為老師要往生了,忙跪下來大聲念佛,同時有人把阿彌陀佛接引像請至老師床側,意思是使老人家看得到。這時老師忽然表示要起身禮佛,隨侍弟子猜想一定是這樣做不如法,就把佛像請回佛堂。老師翻了個身,作吉祥臥,嘴唇微動,手持念珠,隨大家念佛。到五時二十分,天微亮,老師脈搏微弱,勝陽請人通知蓮社社長和總務速來,五點三十五分社長王炯如師兄到達,即跪在床前一起念佛。老師露出慈祥的眼光看看他。炯如師兄說:「老師也要一心念佛,弟子是王炯如。」當時老師一頷首,眼睛一閉,使勁吐兩口氣就安詳往生了。

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淨土法門,主持雲棲道場四十餘年,言傳身教接引無數佛子同歸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時至,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別諸弟子及故舊等,後歸寺中具茶湯設供話別眾僧。七月初一,上堂對大眾說「明天我要走了!」。晚上,大師示微疾,瞑目靜坐於丈室。次日夕,諸弟子等請留遺訓,大師睜眼開示:「大眾老實念佛,莫捏怪,莫壞我規矩。」言畢向西念佛而逝。師世壽八十有一,僧臘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入塔於五雲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師生西,至蓮池大師行化於世,其中間隔五百五十餘年。此時間內教法式微,淨宗不振,雖有高僧大德出現,弘揚淨土念佛法門,以救道法之衰落,然收效甚微。證諸史冊,自身行持謹嚴,度眾不遺餘力,蓮池大師當為最為出色者之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攝心方便法

都攝六根 一句彌陀念誦聽 專注力 淨念相繼 十句成片三...

信願稱名,乃是第一無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

母親往生記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觀,是修大乘...

三車和尚-窺基大師

一天小廝忽報說玄奘法師登門化緣,尉遲宗將軍忙迎進玄...

念佛如果心力不夠,還需要加些淨觀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第九行持門的淨觀門。...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

懺雲老法師:如何對治煩惱習氣

在煩惱習氣中,要是一時念不下佛呀,就轉個環境,掃掃...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珍惜每一秒,精進學佛法

生命活著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聽到哪裡有災難,你馬上就迴向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還是來了,就是一念心!這種道心,...

《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白話大意

印光大師原文: 甚矣,世人習為殘忍,事事以殺生為禮...

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

佛說一大藏經,無非講因果二字。詳細分析起來,就無窮...

怎樣對待現代人的離婚問題

問: 現代人的婚姻很脆弱,離婚率很高,對小孩的負面影...

菠菜的營養與功效

菠菜的營養價值 1、通腸導便、防治痔瘡:菠菜含有大量...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

鬼道的十類

在《楞嚴經》的思想,是地獄受報以後,轉為鬼道繼續受...

可怕的黃金

一位僧人驚慌失措地從樹林中跑出來,剛好碰到一對在林...

妙境法師: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

【推薦】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淨土法門是否可以即淨即密

問: 我是專修蓮師心咒得大利益,不知淨土法門是否即淨...

淨界法師:修淨土,臨終時天界現前該怎麼辦

問: 如果佛弟子在修淨土法門的時候,也積集了善業,...

【佛教詞典】新律家

(流派)對於舊律家而言。四分律五分律等為舊譯之律,...

【佛教詞典】給孤獨長者

中印度憍薩羅國的丞相,性情慈善,喜歡布施孤獨的人,...

【視頻】大安法師《家庭教育之人格教育》

大安法師《家庭教育之人格教育》

【視頻】宏海法師《唐代高僧懷玉禪師》

宏海法師《唐代高僧懷玉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