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至信」與「至樂」的含義

大安法師  2021/08/18  大字體  護眼色

「至信」與「至樂」的含義

「至信」就是深信,裡面不夾雜懷疑。法相宗裡說「信」是一個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是清淨的意思,「心淨為體」。我們對於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是超勝十方諸佛的莊嚴剎土,是我等眾生故鄉的事實,要有決定的信心。

這個信心展開的內容就很多了:首先從事相上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介紹給我們的「二有」 ——有極樂淨土,有阿彌陀佛——真實不虛;其次要相信六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證明佛的法語真實不虛;進而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剎之遙遠,但仍然不出我現前一念之外;還要相信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故園,娑婆世界是我們需要厭離的穢土;最後要相信阿彌陀佛是早已成就的佛,我等眾生是未來當成的佛,體性上平等不二。

如果從根機和修法方面來談「信」,善導大師說有兩種「深信」:一是深信我們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靠自己的力量出不了三界;二是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給了我們出離三界的一個強緣。這些都是構成信心的內涵。

但這些雖然說了,我們也覺得不容易產生信心,因為太超越了,太不可思議了。怎麼辦呢?那就從仰信開始:相信佛不會騙我們。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阿彌陀佛的大願,這都是釋迦佛開悟的境界,現在為度我等眾生,把他開悟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能夠仰信,就等於把佛的開悟變為了我們的開悟,把佛的知見變為了我們的知見。「信為道元功德母」,沒有信,夾雜著懷疑,猶豫不決,修淨土法門是很難進入的。

「樂」就是一種情緒狀態、情感體驗,就是很喜悅、很歡喜、很慶幸,心生大歡喜,得未曾有。這是眾生曠劫以來不斷地流轉,終於遇到了一個當生能出三界牢獄的法門,而且是仰靠他力就能頓超的法門,因此我們要生起好樂,而且不是一般的好樂,是至樂。

就類似於《法華經》中的與會聲聞,總認為自己已經證到涅槃了,結果一聽大乘圓教的佛法,才發現自己只是在三百由旬的化城。然而知道五百由旬寶所的富麗輝煌後,發現自己也有份,那種欣慶之情難以言表。

如同自己是一個窮子,老父親是一個大富長者,只要點頭肯認和父親的血緣關係,所有的財富都是自己的。從來不敢想,也不會去想的事情,忽然得到了,「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這些聲聞期待的只是「羊車」,辟支佛期待的是「鹿車」,權教菩薩期待的是「牛車」,誰知道佛竟然給了他們「大白牛車」,得未曾有。

一個淨業行人也要具備類似的「至心信樂」。如果聽了念佛法門無動於衷,覺得就那麼回事,那「至樂」心出不來,說明「至信」心肯定沒有。這裡確實要有深刻的智慧和善根才能顯現這種淨土的情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悟而未證,絕不能了生脫死

原文: 世之學佛者,率以開悟為志事。不知悟而未證,尚...

具縛凡夫想在五濁惡世成就道業,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論》裡說,一個具足惑業的凡夫,我們大家都...

善導大師的十段精彩法語開示

《般舟讚》,善導大師有十段法語的開示,也是同樣在顯...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如何知道自己信願是否具足

前面也講過,「願」就是生命的方向,我們怎麼知道自己...

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淨土

整個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我們怎麼樣來認知和建立根...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師

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

佛家之孝與儒家之孝

儒家講孝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說的戒律,最終歸結到...

失去自我立場與觀點這樣可取嗎

問: 我是一位忠實的佛教信仰者,自認為能想開、放下...

臨終後沒有瑞相,能證明往生嗎

問: 臨終助念遇到一件頗有爭議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

下品中生是什麼樣的情況

下品中生是什麼情況,這是指破戒的眾生。這個人先求受...

坦蕩面對挫折,從容迎接失敗

從記事開始。我們便在得意與失意之間生活。 求學時,...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

布施獲福無量

目犍連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長者,他的金銀財寶、僕...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

「空」的含義

空(梵語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義,如...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一切時一切處,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

能忍自安

佛經說:我們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譯為堪忍就是說...

一切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一個生活充滿苦惱的問題人去拜訪一個智者,一見面就迫...

曾國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佛教詞典】六字名號

(術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名號也。佛號正為阿彌陀佛...

【佛教詞典】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p0357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然...

【視頻】慧律法師《彌陀的化身--豐幹禪師》

慧律法師《彌陀的化身--豐幹禪師》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