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聖嚴法師  2011/12/07  大字體  護眼色

「關懷」與「包容」很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關懷」是指單向對別人付出關心,不一定能夠包容;如果能進一步把心胸敞開、接受他人,才是「包容」。

包容,就是要為對方著想,設身處地的將他人當成自己來看待,也就是感同身受:當別人成功時,等於我自己成功,我願意為他讚歎、欣賞、歡喜;當別人誤會、批評、打擊、折磨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時,不但要諒解他,還要進一步為他設想。

我們也不妨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他為什麼會打擊我、批評我呢?」可能他有他的立場、有他的原因,如果這些原因消失了,或許他便不會站在這樣的立場,也不會再這樣對付我了。例如,狗一定是為主人效忠的,所以狗在主人面前咬別人、吠別人時,都應該被諒解,因為它是不得已的,它一定要與主人站在同一陣線上。狗為了保護主人而吠人,並不表示這隻狗是可惡的,而是它所站立場的緣故。

包容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別人並沒有打擊或傷害你,只是對方能力比較強,如果你能欣賞他的長處,真心讚歎、尊敬對方,那就是包容。所謂「見賢思齊」,如果真能如此,你將來也會成為一個賢者。

第二個層次,對方站在敵對的立場,用明槍暗箭等方式來對付你,在這種情形下,要包容他自然比第一個層次還難。

第三個層次是最困難的。你對他無微不至地關心,但是他不僅不知感恩圖報,還恩將仇報,在這種情形下還要包容對方,那的確是難上加難的事。

一般人大多隻能做到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大概就很不容易了,更何況第三個層次。所以,真正的包容是相當不容易的,內心要接納一個異己,就像眼裡要容下一粒砂子般困難。所謂異己,就是立場與自己不同的人,或是競爭者。

一般人在彼此對立的情況下,或是遇到比自己更強勁的對手時,就算對方不一定會打擊你,你也會因為對方讓自己相形遜色,而有妒嫉、打擊、中傷對方等排拒的反應。其實,如果能尊重、讚歎對方,反而能表現出「英雄惜英雄」的度量;只不過,要做到這樣相當不簡單。

包容雖然很難做到,但是包容對於淨化心靈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包容他人,心量便能無限寬廣,不再以自己的利益為主要考量。如果凡事都能為他人設想,自我中心就會少一點,也會少一點痛苦、少一點煩惱。所以,包容心不但是一種修養,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享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從感情的佔有到奉獻

感情是自私的,俗語說: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

與敵人做朋友

曾看過一則故事,美國的林肯總統在選舉前,到參議院演...

一隻破水桶的啟示

一位農夫有兩隻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

證嚴法師:父母應該給孩子是關懷,而不是溺愛

父母為孩子操心、擔憂的情形,時有所聞!其實,父母給...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

玫瑰與刺

在為玫瑰剪枝的時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滲出拇...

彌勒笑什麼

大凡走進漢傳佛教寺廟第一山門,都會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聖嚴法師《現代人的修養工夫》

佛法認為心靜可以產生智慧,可是當生活不順利,不論是...

聖嚴法師《永恆的福德智慧》

用虛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為大眾多謀福祉,為自己創...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

聖嚴法師《謠言止於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

圓瑛大師與他的四大高徒

近現代,中國漢傳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說。他們是虛雲、圓...

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內容瀚如煙海,對一個初學者來說,...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講經說法時,有一年長比丘,名叫般...

佛教稱謂的分類及其含義

中國人素重禮儀,在稱謂方面亦十分講究。而佛教的稱謂...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

【推薦】一片誠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澗溪水,環著古寺靜謐,黛瓦黃牆外,小沙彌揮...

李炳南老居士:報恩要及時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來稀啊,兒子到了四十歲...

培養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兒童要愛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蟲,諸如螞蟻、蚊...

如何根治煩惱習氣

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修福應要注意的兩點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

【佛教詞典】成唯識論述記

【成唯識論述記】 凡十卷,唐代窺基著,又稱《成唯識論...

【佛教詞典】圓具

又作近圓戒、具戒。即具足戒(梵 upasajpadā)。具足...

【視頻】淨界法師《菩薩善用假名假相假用》

淨界法師《菩薩善用假名假相假用》

【視頻】提高記憶力的核心--身心清淨

提高記憶力的核心--身心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