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智者求其實,愚者求其名

2011/08/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常聽兩種聲音: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評。

常看兩樣東西:別人的長處,自己的短處。

常想兩件事情:別人的好處,他人的難處。

常吃兩樣食物:吃虧,吃苦。

常穿兩件外衣:文明,禮貌。

常練兩種技能:謙卑,真誠。

常積兩種財富:慈愛,善良。

常施兩樣哀矜:憐憫,寬恕。

常忌兩種毒品:狂傲,貪婪。

常除兩種病灶:自私,虛榮。

常備兩劑良藥:自我反省,悔改更新。

常記兩句箴言:人無完人,世界並非久居之地。

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眾成王。

世間萬事萬物皆起於低,成之於低,低是高的發端與緣起,高是低的嬋變與演繹。低調做人正是一種終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哲學。諳通此一哲學的人方為大智之人、方成大價之身。

二、聖者無名,大者無形

真正的聖人最終會修煉到無我的狀態,無我者何顧其名哉!真正的大者最終會演化為混沌的狀態,混沌者何存其形哉!

人之聖,其名奄奄乎成其道;天之大,其行浩浩乎成其理。低調做人的道理正在於此,遁其名,隱其形,方為至聖,方為至大,方為永恆。

三、鷹立如睡,虎形似病

鷹者天之雄,虎者地之威,如此雄威的動物卻常常扮作一副懨懨欲睡的病態,從而使獵物放鬆對它的警惕,待獵物接近時再雄威大作,捕之食之。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弱者好趁強施威,而強者卻多裝熊示弱——看來低調做人更像施強者的哲學,這套哲學不止是一種自我保全和自我防守的智慧,更是一種謀求生存和伺機攻敵的武器!

四、貴而不顯,華而不炫

榮華富貴幾乎是每個人的嚮往的。但貴而不顯,華而不炫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低調正是這些已獲得榮華富貴者的做人哲學。富貴固然令人傾慕,但自古富貴險中求,富貴者常在風頭浪尖上;榮華固然令人嚮往,但自古榮華難常在,榮華者多在枝頭惹眼處。富貴榮華者只有深諳低調做人之道,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和保全自己。

五、才高而不自詡,為高而不自傲

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詡自誇,就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驕自傲。就會自貶其尊,自嫡其位。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保持謙遜,放低姿態,勤勉做事,低調做人。自詡與自傲是自輕自賤的表現,只有低調做人才是自珍自重的大理。

六、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永遠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標,不要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讓自己的鋒芒在別人的眼前晃動。人生好比一場戰鬥,要學會隱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學會防守,讓自己首先獲得保全,才能在帷幄中運籌進攻的策略和等待進攻的時機。而低調做人正是一種隱藏自己的保護色和遮陽傘。

七、人世多繁雜,做人不能太單純

要想在繁雜的社會裡生存和發展,首先必須學會做人之道。成功的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均等的,惟一能勝過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做人的智慧。會做人的人能在人世繁雜中游刃有餘,這樣的讓人擁有非凡的的心機和智慧。而做人太單純的人,不懂得保全自己的實力,就會吃虧。做人不能太單純,不是要你虛偽與狡詐,而是讓你了解做人的智慧和策略。

八、做人要留退路,做事要留餘地

做人難,難做人。這是千百年來一直讓人們困惑的問題。事實上,做人真的有那麼難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存有寬廣之心,做人不要做的太絕,做事不要窮追不捨,你會發現,腳下的路其實很平坦。人不是生活在一時一刻。也不是與人只有一次接觸,聰明的人懂得給自己留退路,懂得給他人留餘地。表面上是寬容了別人,而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鋪路,否則,就會陷入死胡同,使自己無出路,後無退路。

九、成熟而不世故,小糊塗中有大聰明

做人的成熟是人生的一種氣質,而世故則是人生的一種疾病。成熟者對事物洞明,敢作敢當,有「捨我其誰」的氣概,往往小事糊塗,大事清楚。世故者則遊戲人生,奉行的是滑頭主義和混世方略,專搞中庸,慣於騎牆。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們認為是聰明,實則不然,這恰恰是愚蠢的表現。他們讓人不可靠近,不敢靠近,不願意靠近,實際上這才是做人最大的失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勵志名言名句

1.做萬種事,可結萬人緣;利萬種人,能修萬種行。 2...

佛門裡面也有出神嗎

【原文】 或問:仙出神,禪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為也...

苦難的源頭

魚籃 捕魚的人在河中設置只能進、不能出的竹籃,旁邊放...

【推薦】莫耍小聰明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1037-1101)在第四個兒子出生時...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語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聖嚴法師《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這一生輝煌時代已經過去...

銷我億劫顛倒想

《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

白光長老生前教誨:錢太多了對出家人不好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13時5分...

弘一大師: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發心人,既受三皈依,應續受五戒。倘自審一時不能...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

【推薦】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應道交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我們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必須...

把所有功德都迴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總有修行的種種科目,這裡就列...

幾塊磚的啟示讓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

大安法師:換個蓮華化生的身體

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

職業與信仰有衝突該如何處理

問: 職業與信仰的衝突如何處理?如何學佛? 宏海法師...

如何對待「看不順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離開群體而單獨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

劉公真菩薩人

【原文】 劉公諱寬①,其治郡也,有過者以蒲鞭示辱。夫...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

【佛教詞典】竺佛圖澄(232—348)

竺佛圖澄,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論,應是龜茲人)。...

【佛教詞典】一分攝

【一分攝】 p0002   顯揚十四卷十頁云:一分攝者:謂...

【視頻】蓮宗導師——傳印長老生平德業

蓮宗導師——傳印長老生平德業

【視頻】濟群法師《造就慈悲品質》有聲書

濟群法師《造就慈悲品質》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