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太虛大師  2011/07/11  大字體  護眼色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法則,這個法則從自然界到社會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緣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長和存在,必有種子的因和水土、人工、日光等緣,才能生長出來,這是自然界的植物,其他動物、礦物、如化學上由水而化成氫氧氣,水就氫氧氣等因緣的所生法;就是物質分析到最細的原子,也還是由電子所構成功的。從此分析下去,就是電子也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大而至地球或太陽系,乃至星雲星海,佛學上之大千世界,華藏世界,無不都是因緣所生法。近而觀察人生,亦是因緣所生法;凡動物的生命,都是因緣相續,生命的因遇到父母的緣才可生起;生後由天地間各種的培植方能長成。這都是因果法,離開了因果法是沒有存在的。科學上研究明白的,也只是因果法中一部分,由科學所研究到的各部分,終合起來,追尋他的根本,因此便進一步而成為哲學;在一切存在變化的因緣關係上研究他的原理,便是哲學。於這兩種的研究而外,還有各種宗教,然而各宗教或立一種神,或立多種神,而產生宇宙萬有的一切,這是幻想,我們宇宙萬有外是不必要有另一個創造神的。

佛法是科學的哲學,哲學的宗教,與其他帶迷信之宗教不同。佛法的出發點是現實的無量眾生世界,這都是科學上所研究到的事實,故佛法完全是現實的科學。科學與佛法雖同以現實世界眾生為對像,而科學只研究到一部分的現象,而佛法是作一個總的觀察,普遍的覺悟,所以佛法不但有科學,而且是科學的哲學。

佛法教人了解一切普遍的因果法則都不是固定的。從因的上面可予以種種改變,使人類進而改善;明白這一改善的方法,如是可以達到最善、最純潔、最高尚、最圓滿光明、最妙的境界,如是名為佛。從實踐實行上,求改善求進步而達到這種最高尚最完善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佛的大慈悲心,是要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的得到安樂,故把他所覺悟的境界,及達到覺悟的方法指示他人,這就是先覺後覺的意思。所以佛法是科學而不只是科學,是哲學而不只是哲學,佛法是科學哲學的宗教。佛是最徹底的覺悟者,所覺悟的因果法,不是另外有一個神,他是把覺悟的都指示出來,使大家都能覺悟而同到達完美微妙的境界,這就是佛教,亦可名為佛學,佛法。

由此談到做人,且就最小範圍的地球人類上說,在佛法原理上地球上的人類是眾生中較為重要的;在眾生中雖有比人類更高妙的種類,但是人因活動的創造的力量大,因此佛法中看世界中之人類,是能夠達到與佛一樣的覺悟的;故佛說「人生難得」,而人生是有很深意義很大價值的;如此了解人生價值,才成立一種有意義的人生觀。宇宙間能變化的力量是眾生心,此外沒有造世界的神,由眾生心的力量變現一切宇宙間的因果變化。例如一個國家之興衰,是全國民的心理關係,如能將人心改善振作,國家便強;反之,國家便衰弱。雖不無其他原因,但此實為原因之主要點。如清季之襄,襄在人心頹唐;現在民國之轉強,亦強在孫先生之改善人心;以新的各種因緣條件而造成新的民治國家,進而能領導世界,我們每一個人亦復如是。

眾生心力是相續的,不是新起的,也不會斷滅的,偶爾變化亦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我們若了解人生宇宙原理,則所起一種思想,一種動作,可以改變人生宇宙一切。故勤作善事能令人類眾生完善,否則亦能令一切眾生墮落。如殺害他人而想利益自己,是違背因果的,實際上還是自害,例如日本之侵略我國,而現在將漸次滅亡了,故知一切都有因果。

第一、一切須以眾生之利益為前題,如此方可造成完美的人生。故在佛法的原則上,須要供獻自己所有的,使一切人類進步改善,使一切人類都無侵略爭奪之事,乃達到世界永久和平。尤其現在交通發達,倘若一個地方發生戰爭,很容易波動到全國或全世界,故若不急求世界永久和平,則今後人生將永淪在戰爭的殘酷中。再如前次世界戰爭與此次大戰相較,其破壞力量遠勝過去,故現在世界永久和平,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現在有一種人完全是為個人的利益著想,他的才智完全作了自私自利的工具,是整個以身家利益為前題的。這種人小而能造成目前資產勞動階級不平等的社會,大而能造成國際間的優劣,故我們要做到完善的人生,必須互利互惠。因此,要明白這因果法則,把個人的力量獻給大眾的利益上,而達到自他兩利。

復次,應有尊卑長幼有次序的社會人生,這是第三種人生。

第四是要有誠信,使社會能精誠團結,向上發達,由這因緣所生法上的真理去實踐實行,合到道德行為理性生活,這是覺悟人生的開始,這就是佛法上說的五戒十善的人生。

再進一步,就是大乘菩薩所行的六波羅密行,使一切眾生都做到這種人生道德最高尚微妙完善的菩薩行為,方是最完善最美好的人生。

大乘佛法是為大眾謀幸福的。例如車子,人力車只容一人,汽車可容少數人,喻如小乘;若火車則能容大量的人,絕不是為那一個人的,故喻大乘。大乘佛法是絕不為己,而為一切眾生謀利益的,要想從人類更進步的去修菩薩六度萬行,完成最高人,生改良人類社會,這是佛法指示做人的最高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太虛大師文章列表

一毛不拔

慘淡陰冷的閻羅殿裡,閻羅王寒著一張紫絳色的黑臉,坐...

惟賢長老《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

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

太虛法師要建設的人間佛教極力排除後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大乘的空觀與小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蜘蛛之絲

在印度有一個江洋大盜,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殘,殺盜淫...

當你有對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這個大乘法門,大這個字,其實有很深的涵義。蕅益大師...

在生活中修要能夠「輕現世重後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麼?解脫...

蕅益大師警訓略錄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

念佛如果心力不夠,還需要加些淨觀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第九行持門的淨觀門。...

學佛前要先研究三個問題

講到學佛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決三個問題...

圓因法師《防癌手冊》

防癌手冊序 我得到了癌症,該怎麼辦? 我週遭的親友很...

心靈的漏洞

許多年前,有個求道的年輕人,為了獲悉人生的道理,不...

大安法師:如何拯救已過世的父母

問: 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對我們已經過世的父母。...

把自己的慈心點亮

我們如果要淨化社會,必須要先淨化自己、淨化心靈。淨...

開葷餐館冤氣重,賺的錢得不償失

老實說做葷食餐館的人,他賺的錢得不償失的。我有好多...

真我與假我

生活中,我和許多人一樣,總是慣於從身外尋找參照物,...

沉得住氣,這才是智者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

做財富真正的主人

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財富...

知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息心達本源

我們的生命體,它是會生滅變異的,它是諸行無常的,你...

【佛教詞典】迦毗摩羅

(人名)Kapimala,羅漢名。付法藏之第十三祖。付法藏...

【佛教詞典】五種流轉相

【五種流轉相】 p0267 瑜伽六卷十三頁云:於諸行中,有...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音樂版)

佛頂尊勝陀羅尼(音樂版)

【視頻】夢參老和尚《學法的人,一定要有擇法眼》

夢參老和尚《學法的人,一定要有擇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