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太虛大師  2011/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法則,這個法則從自然界到社會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緣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長和存在,必有種子的因和水土、人工、日光等緣,才能生長出來,這是自然界的植物,其他動物、礦物、如化學上由水而化成氫氧氣,水就氫氧氣等因緣的所生法;就是物質分析到最細的原子,也還是由電子所構成功的。從此分析下去,就是電子也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大而至地球或太陽系,乃至星雲星海,佛學上之大千世界,華藏世界,無不都是因緣所生法。近而觀察人生,亦是因緣所生法;凡動物的生命,都是因緣相續,生命的因遇到父母的緣才可生起;生後由天地間各種的培植方能長成。這都是因果法,離開了因果法是沒有存在的。科學上研究明白的,也只是因果法中一部分,由科學所研究到的各部分,終合起來,追尋他的根本,因此便進一步而成為哲學;在一切存在變化的因緣關係上研究他的原理,便是哲學。於這兩種的研究而外,還有各種宗教,然而各宗教或立一種神,或立多種神,而產生宇宙萬有的一切,這是幻想,我們宇宙萬有外是不必要有另一個創造神的。

佛法是科學的哲學,哲學的宗教,與其他帶迷信之宗教不同。佛法的出發點是現實的無量眾生世界,這都是科學上所研究到的事實,故佛法完全是現實的科學。科學與佛法雖同以現實世界眾生為對像,而科學只研究到一部分的現象,而佛法是作一個總的觀察,普遍的覺悟,所以佛法不但有科學,而且是科學的哲學。

佛法教人了解一切普遍的因果法則都不是固定的。從因的上面可予以種種改變,使人類進而改善;明白這一改善的方法,如是可以達到最善、最純潔、最高尚、最圓滿光明、最妙的境界,如是名為佛。從實踐實行上,求改善求進步而達到這種最高尚最完善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佛的大慈悲心,是要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的得到安樂,故把他所覺悟的境界,及達到覺悟的方法指示他人,這就是先覺後覺的意思。所以佛法是科學而不只是科學,是哲學而不只是哲學,佛法是科學哲學的宗教。佛是最徹底的覺悟者,所覺悟的因果法,不是另外有一個神,他是把覺悟的都指示出來,使大家都能覺悟而同到達完美微妙的境界,這就是佛教,亦可名為佛學,佛法。

由此談到做人,且就最小範圍的地球人類上說,在佛法原理上地球上的人類是眾生中較為重要的;在眾生中雖有比人類更高妙的種類,但是人因活動的創造的力量大,因此佛法中看世界中之人類,是能夠達到與佛一樣的覺悟的;故佛說「人生難得」,而人生是有很深意義很大價值的;如此了解人生價值,才成立一種有意義的人生觀。宇宙間能變化的力量是眾生心,此外沒有造世界的神,由眾生心的力量變現一切宇宙間的因果變化。例如一個國家之興衰,是全國民的心理關係,如能將人心改善振作,國家便強;反之,國家便衰弱。雖不無其他原因,但此實為原因之主要點。如清季之襄,襄在人心頹唐;現在民國之轉強,亦強在孫先生之改善人心;以新的各種因緣條件而造成新的民治國家,進而能領導世界,我們每一個人亦復如是。

眾生心力是相續的,不是新起的,也不會斷滅的,偶爾變化亦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我們若了解人生宇宙原理,則所起一種思想,一種動作,可以改變人生宇宙一切。故勤作善事能令人類眾生完善,否則亦能令一切眾生墮落。如殺害他人而想利益自己,是違背因果的,實際上還是自害,例如日本之侵略我國,而現在將漸次滅亡了,故知一切都有因果。

第一、一切須以眾生之利益為前題,如此方可造成完美的人生。故在佛法的原則上,須要供獻自己所有的,使一切人類進步改善,使一切人類都無侵略爭奪之事,乃達到世界永久和平。尤其現在交通發達,倘若一個地方發生戰爭,很容易波動到全國或全世界,故若不急求世界永久和平,則今後人生將永淪在戰爭的殘酷中。再如前次世界戰爭與此次大戰相較,其破壞力量遠勝過去,故現在世界永久和平,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現在有一種人完全是為個人的利益著想,他的才智完全作了自私自利的工具,是整個以身家利益為前題的。這種人小而能造成目前資產勞動階級不平等的社會,大而能造成國際間的優劣,故我們要做到完善的人生,必須互利互惠。因此,要明白這因果法則,把個人的力量獻給大眾的利益上,而達到自他兩利。

復次,應有尊卑長幼有次序的社會人生,這是第三種人生。

第四是要有誠信,使社會能精誠團結,向上發達,由這因緣所生法上的真理去實踐實行,合到道德行為理性生活,這是覺悟人生的開始,這就是佛法上說的五戒十善的人生。

再進一步,就是大乘菩薩所行的六波羅密行,使一切眾生都做到這種人生道德最高尚微妙完善的菩薩行為,方是最完善最美好的人生。

大乘佛法是為大眾謀幸福的。例如車子,人力車只容一人,汽車可容少數人,喻如小乘;若火車則能容大量的人,絕不是為那一個人的,故喻大乘。大乘佛法是絕不為己,而為一切眾生謀利益的,要想從人類更進步的去修菩薩六度萬行,完成最高人,生改良人類社會,這是佛法指示做人的最高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太虛大師文章列表

破除大乘無相的邪知見

【原文】 問曰:或有人言,大乘無相,勿念彼此,若願生...

惟賢法師: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

兩千年來,以中印文化為主的東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問: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

惟賢長老《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

為什麼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為什麼我們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

讀《華嚴經》為何我們只有「隨喜讚歎」的份

《攝大乘論》把六度分成兩塊:一個叫聖人的六度,一個...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比比誰更有「道」

井陘縣信外道門的很多,我講經的時候,他們的大老師,...

六種會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

佛陀告訴善生,有六種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第一是沉迷...

以不生滅心來作你的發心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

心中要有陽光

心中有佛,見的都是光明,說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見...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

徹悟大師《念佛伽陀教義百偈》

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 一句彌陀...

輪迴本不存在,是因為你心中有輪迴

我們再看第二個概念。這個地方越講越細了。前面先講第...

神醫耆婆未請槃特比丘的因緣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說法度眾。一天,神醫...

佛菩薩度眾生決不說我是某佛

接手書,不勝慨嘆。汝何得瞎造謠言,謂燃燈古佛降生汝...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淨土者的「夾雜」

有自以為學淨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謂淨土之讀經只能讀...

【推薦】借惡緣作為往生淨土的增上緣

我們如果修行念佛法門,奉行淨業三福,但為世間的塵勞...

最近常做惡夢,是否提醒厄運要來了

問: 我最近總夢到爸爸死了,難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運...

世間有兩個字始終無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說,想出家當和尚,其實很早就有...

【佛教詞典】錫拉圖召

位於綏遠歸綏城內之喇嘛寺。寺,蒙古語稱作「召」或「...

【佛教詞典】太極浮散

【太極浮散】 p0388 瑜伽二十二卷八頁云:云何名為太極...

【視頻】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皇后的鑽石戒指

皇后的鑽石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