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太虛大師  2011/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法則,這個法則從自然界到社會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緣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長和存在,必有種子的因和水土、人工、日光等緣,才能生長出來,這是自然界的植物,其他動物、礦物、如化學上由水而化成氫氧氣,水就氫氧氣等因緣的所生法;就是物質分析到最細的原子,也還是由電子所構成功的。從此分析下去,就是電子也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大而至地球或太陽系,乃至星雲星海,佛學上之大千世界,華藏世界,無不都是因緣所生法。近而觀察人生,亦是因緣所生法;凡動物的生命,都是因緣相續,生命的因遇到父母的緣才可生起;生後由天地間各種的培植方能長成。這都是因果法,離開了因果法是沒有存在的。科學上研究明白的,也只是因果法中一部分,由科學所研究到的各部分,終合起來,追尋他的根本,因此便進一步而成為哲學;在一切存在變化的因緣關係上研究他的原理,便是哲學。於這兩種的研究而外,還有各種宗教,然而各宗教或立一種神,或立多種神,而產生宇宙萬有的一切,這是幻想,我們宇宙萬有外是不必要有另一個創造神的。

佛法是科學的哲學,哲學的宗教,與其他帶迷信之宗教不同。佛法的出發點是現實的無量眾生世界,這都是科學上所研究到的事實,故佛法完全是現實的科學。科學與佛法雖同以現實世界眾生為對像,而科學只研究到一部分的現象,而佛法是作一個總的觀察,普遍的覺悟,所以佛法不但有科學,而且是科學的哲學。

佛法教人了解一切普遍的因果法則都不是固定的。從因的上面可予以種種改變,使人類進而改善;明白這一改善的方法,如是可以達到最善、最純潔、最高尚、最圓滿光明、最妙的境界,如是名為佛。從實踐實行上,求改善求進步而達到這種最高尚最完善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佛的大慈悲心,是要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的得到安樂,故把他所覺悟的境界,及達到覺悟的方法指示他人,這就是先覺後覺的意思。所以佛法是科學而不只是科學,是哲學而不只是哲學,佛法是科學哲學的宗教。佛是最徹底的覺悟者,所覺悟的因果法,不是另外有一個神,他是把覺悟的都指示出來,使大家都能覺悟而同到達完美微妙的境界,這就是佛教,亦可名為佛學,佛法。

由此談到做人,且就最小範圍的地球人類上說,在佛法原理上地球上的人類是眾生中較為重要的;在眾生中雖有比人類更高妙的種類,但是人因活動的創造的力量大,因此佛法中看世界中之人類,是能夠達到與佛一樣的覺悟的;故佛說「人生難得」,而人生是有很深意義很大價值的;如此了解人生價值,才成立一種有意義的人生觀。宇宙間能變化的力量是眾生心,此外沒有造世界的神,由眾生心的力量變現一切宇宙間的因果變化。例如一個國家之興衰,是全國民的心理關係,如能將人心改善振作,國家便強;反之,國家便衰弱。雖不無其他原因,但此實為原因之主要點。如清季之襄,襄在人心頹唐;現在民國之轉強,亦強在孫先生之改善人心;以新的各種因緣條件而造成新的民治國家,進而能領導世界,我們每一個人亦復如是。

眾生心力是相續的,不是新起的,也不會斷滅的,偶爾變化亦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我們若了解人生宇宙原理,則所起一種思想,一種動作,可以改變人生宇宙一切。故勤作善事能令人類眾生完善,否則亦能令一切眾生墮落。如殺害他人而想利益自己,是違背因果的,實際上還是自害,例如日本之侵略我國,而現在將漸次滅亡了,故知一切都有因果。

第一、一切須以眾生之利益為前題,如此方可造成完美的人生。故在佛法的原則上,須要供獻自己所有的,使一切人類進步改善,使一切人類都無侵略爭奪之事,乃達到世界永久和平。尤其現在交通發達,倘若一個地方發生戰爭,很容易波動到全國或全世界,故若不急求世界永久和平,則今後人生將永淪在戰爭的殘酷中。再如前次世界戰爭與此次大戰相較,其破壞力量遠勝過去,故現在世界永久和平,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現在有一種人完全是為個人的利益著想,他的才智完全作了自私自利的工具,是整個以身家利益為前題的。這種人小而能造成目前資產勞動階級不平等的社會,大而能造成國際間的優劣,故我們要做到完善的人生,必須互利互惠。因此,要明白這因果法則,把個人的力量獻給大眾的利益上,而達到自他兩利。

復次,應有尊卑長幼有次序的社會人生,這是第三種人生。

第四是要有誠信,使社會能精誠團結,向上發達,由這因緣所生法上的真理去實踐實行,合到道德行為理性生活,這是覺悟人生的開始,這就是佛法上說的五戒十善的人生。

再進一步,就是大乘菩薩所行的六波羅密行,使一切眾生都做到這種人生道德最高尚微妙完善的菩薩行為,方是最完善最美好的人生。

大乘佛法是為大眾謀幸福的。例如車子,人力車只容一人,汽車可容少數人,喻如小乘;若火車則能容大量的人,絕不是為那一個人的,故喻大乘。大乘佛法是絕不為己,而為一切眾生謀利益的,要想從人類更進步的去修菩薩六度萬行,完成最高人,生改良人類社會,這是佛法指示做人的最高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太虛大師文章列表

人生三十年

在警衛森嚴、陰風淒淒的閻王殿上,閻羅王威武地高坐在...

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佛陀滅度九百年以後,在西元五世紀的時候,北印度有一...

破除大乘無相的邪知見

【原文】 問曰:或有人言,大乘無相,勿念彼此,若願生...

心地功夫

幽深的石窟裡,一位出家人正在精進地禪坐,他用心地在...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佛法修學的目的,主要是使令我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

學佛要從做人開始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

諸佛為何選擇在人間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過一則公案帝釋天供養釋尊時,...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8妙招化解怒火

解決心情,才能解決事情。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

生命感悟法語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們,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

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發貼,訴說在念誦《地藏菩薩本願...

調適四大,除眾病的方法

有師言: 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

靜波法師《輪迴與解脫》

關於輪迴與解脫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淨土得遇之難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

【推薦】六根攀緣的種種境界都不是真實的

緣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識,能夠緣種種影像。緣就是靠六...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

一休曬經

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正念不足,內心就會生起邪念

世間上有邪與正兩種力量,若邪不勝正,為什麼我們內心...

【佛教詞典】意識

為八識中之第六識,是依第七識末那為根(意根)生起。...

【佛教詞典】馮夢禎

(1548~1595)明代秀水(浙江嘉興)人。字開之。崇尚...

【視頻】口業果報案例8則

口業果報案例8則

【視頻】大安法師《做佛事最好念佛》

大安法師《做佛事最好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