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律法師:給孩子創造一個向善的環境

心律法師  2011/08/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央視有一檔「猜猜看」欄目,有期節目中出了這樣一個題目:沖著門口的電梯間的壁上,有一面鏡子,是做什麼用的?全體嘉賓及現場觀眾竟然沒有一個答對的!更絕的是,他們的答案驚人地一致:是為乘客整容用的。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為了坐輪椅的殘疾人出電梯時,不用轉身就能知道身後的情況。因為在西方國家,生產電梯有一項強制性標準,必須有這面鏡子。

答案出來後,現場寂靜了好一會兒,沒有掌聲,沒有笑聲,人們的臉上有些許的尷尬。

為什麼大家都是從自身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沒有想到還有一些需要給予特殊關照的朋友呢?這個,很大程度上和環境有關。是我們從小沒有被培養起這個意識,是我們做家長的沒有將向善的思想傳承給我們的孩子。

人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有理性、有同情心。一個不知道關心人、同情人的人會生出陰暗的心理,心靈不會健全。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愛心,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靈中撒下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具有愛己愛人之心。只有擁有善良的同情心,長大之後,才有仁慈的品質,才能成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人。

現在很常見的一個詞「啃老族」,說的是子女過分依賴父母,已成年了卻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存能力,而選擇依靠父母或親戚來養活自己, 「長大不成人」是這些人及社會面臨的共同尷尬。

其實,父母對子女傾注了全部的愛和關懷,同樣也希望從子女那裡得到愛的回報。然而,這種願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說起來好像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卻還在於父母的教養方式。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愛的孩子,長大又怎麼能去愛別人,又怎麼能適應社會生活呢?

雖然說,不是所有不肖子女的父母都是自作自受,但在我們感嘆如今那麼多孩子啃老或不孝時,也要深刻反思,自我檢討。

試想一下,那些在家裡接受賄賂、算計別人、辱罵別人的家長們,他們有沒有背著孩子?如果沒有,他們的孩子看見了會怎麼想?會怎麼重建他們的價值觀?會怎麼看待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而且是不是也會從父母那兒學會這些伎倆?

「忠孝傳家」是句老話,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孝道觀念,並且在生活中、在對長輩的態度上,也身體力行地表現出這個價值觀來,子女自然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怎麼孝順自己的父母。

心律開示:父母不僅要愛孩子,還要給孩子一個愛的環境,讓他們從小學會如何去愛,長大後才會愛父母,愛別人,愛那些需要愛的人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

有一位研究力學的教授常常跟學生講述一個道理高空物體...

教育子女應當從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培養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為一名兒科中醫師,每天接診眾多患兒,其中發病根源...

讓孩子樂觀一些

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工廠曾經失火,近百萬美元的設備化為...

婆羅門尋子記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年邁得子。對於這位獨生子,婆...

小孩念佛可以消災解難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記住別人的好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 對我們...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

禪淨二宗的區別

我佛說法,契理契機,因群機不等,故施設有殊,雖方便...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嗎

在佛門裡,袈裟是代表佛陀的傳承,佛法的正傳。所以沒...

善用你心靈廣大的力量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曾經出...

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如何進行調配

如何養成圓頓種性?只有一個方法──多聞熏習,如理思...

看虛雲老和尚如何演繹輕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腳步很輕,說話聲音很柔軟、很...

解脫者的風骨

一個真實修行的人,畢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碼他...

蓮池大師《三難淨土》略解

第一難:娑婆未變淨土難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

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

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大安法師: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在我們青少年的時候,...

三聖都指歸淨土

淨土宗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他有一個奇特的經歷,就是...

印光大師教「攝耳諦聽」念佛

印光大師認為,世間人不論從事什麼職業,如能諦聽自己...

突遭不測,這種情況還能往生嗎

問: 頂禮法師!弟子突然想,雖然平時也發願念佛求生淨...

妄想最怕時間的考驗

我們不是利根人,怎麼辦呢?先從不動下手,不要動。一...

【佛教詞典】一行居集

(書名)八卷,清彭紹升著,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別號...

【佛教詞典】三際

1、指過去、現在、未來三時。   2、指內、外、中間三...

【視頻】大安法師《三種迴向》

大安法師《三種迴向》

【視頻】悟公上人《楊歧寺開示》

悟公上人《楊歧寺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