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明賢法師  2019/1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入之初。如大集經云。佛告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飢渴困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饑虛。從是寤已。還復飢渴。

是人因此即自思惟。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如人以寶倚琉璃上。影現其中。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無有是骨。是意作耳。

又大方等大集經云。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尸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

又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見者清淨。欲見佛。即見佛。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

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

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為。設有其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是名佛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這是一個大安樂處啊

禪宗有一個雪峰禪師,他在福建的一個道場做方丈。福建...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平自己心裡的這塊地

這位持地菩薩,就是在《楞嚴經》所說的持地菩薩。這位...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

用平常心來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無知又喜貪求,於是就會產生,無...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於輕昏覺照不明,出現種種虛幻現...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一切苦因緣,全由妄動取

凡聖之判,如隔雲霄,其間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佛法微...

懺雲法師《修行法語·淨土篇》

○勸修淨土 餘少聞輪迴往返之說,輒自悲流浪五濁,悵...

欲除煩惱,當行正念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說我也是願意滅除煩惱,怎...

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

洪水讓路、烏鴉遮陽,虛雲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兩個人問我:你那時候在虛老那裡出家,虛老他...

人心旁鶩不定,應從三毒中解脫出來

僧珈邏仕達是舍衛城的一位長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兒子...

勝利之道

從前,有一個青年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客棧。由於青...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彌陀佛的...

生孩子難產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訴你拜佛跟拜神,實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徹...

忍辱法門有五種

第一、生忍。 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迴避,無法抵...

矜哀三界,出興於世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眾生,徹見本來真...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

究竟堅固的「首楞嚴」

首楞嚴經,意思就是說此經所講的道理,就是究竟堅固。...

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這個無我觀蕅益大師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離彼前...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

【佛教詞典】紫甲

(雜名)袈娑中之甲為紫地。其緣色不定,比之衲袈裟儀...

【佛教詞典】常計非常見

【常計非常見】 p1012 大毗婆沙論八卷十三頁云:若常非...

【視頻】道證法師《唯一結婚快樂的人》

道證法師《唯一結婚快樂的人》

【視頻】大安法師《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皆是罪》

大安法師《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皆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