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衍慈法師:從商的智慧

衍慈法師  2011/04/17  大字體  護眼色

你看過「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嗎?此書帶給人們智慧的啟示。略說有如下幾點:

營商之道有三個原則,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考慮的三個重要問題:

(一)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賺錢。

(二)我們應該能夠享用賺到的金錢。

(三)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事業時,可以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營是有意義的。

要賺錢是社會人普遍性存在的觀念,有人會問:佛教對錢怎樣看法?其實在佛教之教義裡,金錢本身沒有罪過,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用乾淨、誠實的心去賺錢,又有沒有用健康的態度來看待自己所擁有的金錢。其實,賺錢與修行絕對沒有衝突,它更可以成為修行的一部分。

創造財富的過程不應該讓身心俱疲,以致無法享受財富,為了做生意而忽視自己的健康,這完全失去了經商之目的。許多人為了賺取金錢,付出莫大代價,失去了身心的健康和快樂,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充滿智慧的《金剛經》,用緣起性空的道理來說明、舉證、指引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商場,覓得喜悅和快樂,它的秘訣在於我們時刻不忘植入八識田中,良好之銘印,即善種子。如何去培養優良之銘印?可總結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為了事業飛黃騰達,財源廣進,你必須保持慷慨、大量的心態,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優質之銘印(這是六度所講的布施)。

(二)為了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快樂的世界,你必須遵循倫理道德的生活態度,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之銘印(六度所講的持戒)。

(三)為了身體強壯,充滿吸引力,你必須避免憤怒,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之銘印(六度所講的忍辱)。

(四)為了在私人生活和工作場所擔任領導人物,你必須樂於幫助他人,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之銘印(六度所講的精進)。

(五)為了心思專注,你必須進行深度禪修,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之銘印(六度所講的禪定)。

(六)為了心想事成,你必須瞭解潛能和心理銘印的原則,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之銘印(六度所講的智慧)。

(七)為了看見自己和他人事事如意,你必須培養慈悲心,以便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佛教所講之慈悲)。

關心他人的種子,若能在你的意識層面成熟茁壯,其結果就是你的健康得到改善,這個種子產生的結果,需要時間的栽培,為了自身的健康,你對公司員工福祉的關心,自然必須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

當你面臨一個嚴重困境時,能拒絕發怒或避免任何負面情緒,用更理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你的健康與快樂會隨之增長,如果你的身體健康,心越清明,事業也將蒸蒸日上,便能超越一般商機的限制。不要忘記,要給自己特別的一天,到閑處靜坐或森林中散步,這將會為工作帶來新構想、新創意、新活力,補足你丟下的一天工作。最後若能培養出嚴謹、專注、誠信等特質作為支柱,即是自我訓練成功致富的鑰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衍慈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佛經格言集萃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

1、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於佛號,心心念念不離佛號,四...

讓自己成為快樂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快樂,缺少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不...

賣的就是良心

劉洪安學的是會計,這個專業聽起來不錯,找工作卻不容...

工作最偉大,服務最神聖

英國格拉斯哥市的一家書店門口總放著一箱舊書,有一個...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該如何修

問: 您剛才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麼說法。...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識」

現在來看第三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是說我們要依三...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勤修戒定慧。要斷這個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貪著...

布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布施的...

以和為貴有什麼好處呢

「和」是一個極富正能量的字眼。有關「和」的詞彙非常...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執滯之著不可有,執持之著不可無

【原文】 人恆病執著,然亦不可概論。良由學以好成,好...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老師對待學生一般,但是佛陀...

隨處皆妙藥

當今社會風氣浮動不安,問題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耀一法師:初學佛應讀的幾部經

一、 《地藏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

淨土法門,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普被...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氣決定財氣,會做人才能賺錢 1.吃虧是福,...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迦葉佛時,有兩兄弟一起出家求道。兄長誦經、持...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天耳通

從前,有一個叫耆婆的老先生,他會一種很特別的功夫,...

【佛教詞典】大佛頂首楞嚴經

凡十卷。又作大佛頂經、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

【佛教詞典】狀

【狀】 p0832   瑜伽十三卷三頁云:何等為狀?謂於諸...

【視頻】顯明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MP3

顯明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MP3

【視頻】華嚴字母(靈鷲山僧眾唱誦)

華嚴字母(靈鷲山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