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綢包破氈

聖法法師  2010/06/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世間有些人外表不揚,而內心即滿肚子學問和智識。有人即外面一派紳士,而肚子裡面一點的墨水和智識都沒有。有人道德人格都高尚,而謙虛和客氣,有人即空腹高心。總而世間愛面子和裝外面好看的人多,而重內心重實力的人少。

從前有一個人,平常不務正業,常常愛佔人家的便宜。因為他善於掩飾,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為人。有一天他看中了一戶富有的人家,他認為這一家必定有許多珠寶和珍貴寶物,若能佔有一些即能享用不盡,於是打定了主意,千方百計的央託人家介紹,欲混入這一家做佣人。後來經一位地方人士介紹才在這富人家做花園的管理員。

初初還是很用心的修剪花木、種植花草。因為工作很認真漸漸得到主人的信任,也沒有防範他的行為。待他摸熟了家裡一切環境後,有一天乘午夜時候,摸進了主人的房子,摸索了半天才摸到一個藏寶箱,箱子裡面蓋著一件破爛的氈子。這個人一件的寶物都沒有拿,只從自己帶來的綢布!包著那破氈子就跑了。明天主人看到佣人不在,檢驗了全部屋內都沒有丟了什麼,只失了那一件破氈子!也就不在意了。

可是這人卻得意洋洋的,從這高貴的綢布包氈子顯耀於人。表示他很富有,以為綢布必包很貴重的東西,實則一塊破爛的氈子而已。千方百計才混進了富家,又花了許多工夫給人家做工,又摸熟了一切環境,才偷了一塊破爛的氈子,還得意洋洋的顯耀於人,實在傻瓜得很可憐!

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才對佛法起了信心,走進了佛教的大門。最初還是虔誠的用功修行,以及做善事積功德,但是時間一久慢慢的懈怠下來了,而且慾念蠢動,被世間名利迷惑,或貪著生活的舒適,只裝著表面的學佛,而不肯刻苦修行,不是和那笨賊用綢布包破爛的氈子一樣嗎?

有人外表西裝革裹,一派紳士的樣子,心裡卻沒有一點墨水,或無智識無才能。請客即上大飯店,一花三萬五萬,平時生活即東借西借,拜拜時殺豬殺羊,招來許多客人,把一年的收入積蓄都花光,平時即鹼酸苦澀。何苦來哉!

現在社會大家都拚命的賺錢,而不擇手段。也拚命的花錢,不惜生命!賺的時候斤斤計較,不怕犯法,也不惜道德違背良心。爭奪計較如大英雄!花錢的時候如大慈善家,不計多少,只怕沒有面子。這就是人生?假使賺的時候厚道一點,花的時候節省一點,做社會的事業,豈不是天下太平,大家都平安快樂。

賺錢時爭奪計較,結冤結仇,生前不能安安樂樂好好過日子,死後又六道輪迴,互償互還、業債、情債、命債、恩債、怨債,永無了期,都是因為愛一點面子而起因,如綢包破氈子一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驢毀磁器

一座高樓大廈,不但要花許多的物資,也經工人經年累月...

隱密暴露

世間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隱密,而隱密也有善的也有惡...

聞過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愛面子的動物。就算一個癡癡呆...

效醫鞭傷

人生一切的苦難,大都是行為的錯誤而來的業報。反過來...

估客駝尸

世間萬事有緩急輕重之別,遇到災難危急之時應取重捨輕...

偷來的享受

宇宙間各類的眾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人有富貴...

源斷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沒...

愚婦詐死

從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這位青年對妻...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佛視病人如親子

佛住在舍衛國時,有一位長者,請佛及眾僧去受供養。那...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裡?

波斯匿王向佛請問: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見迦旃...

公雞與蟲兒

有個兒童,才七歲,但常常找無德禪師,和他東南西北亂...

六根與六塵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庵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

明末高僧蓮池大師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給大家說說眾所周知的蓮...

天界的果報

這個天界的果報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在進入正題之前,...

以法寶為對境修恭敬

所謂的法寶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記錄佛菩薩、祖師大德...

癌症父親得觀音菩薩加持的故事

關於佛力加持的神奇感應,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是發生...

懶惰讓你跟財富無緣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很是貧窮,半間草房,...

再沒有比這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

有煩惱是因為沒有學會放下

勇於捨棄並且敢於放下人生舶種種包袱,才能夠輕裝前行...

靜波法師:轉變觀念與臨終關懷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應該說在佛光寺舉辦的第三屆佛教常...

佛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受苦眾生

針對我們這些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

順情而化,導入彌陀的大悲

我們都知道,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有很多的鳥,都是阿...

【佛教詞典】病比丘衣缽問法

亦名:問病比丘衣缽法 子題:面王比丘 行事鈔·瞻病送...

【佛教詞典】陀羅驃

(術語)Dravya,勝論所立六諦之一。譯曰主諦,所依諦...

【視頻】淨土之光2012版

淨土之光2012版

【視頻】《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

《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