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看第一個示相。什麼是苦呢?我們先知道,這個苦的定義就是逼迫。三界的果報產生的逼迫,來自三個方向:
一個是苦苦。苦苦指的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跟五陰熾盛,就是這八種痛苦的感受,本身就是逼迫性。這個大家可以理解了,你痛苦的感受出現的時候,你感到一種不自在的壓力。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壞苦。就是我們過去造了一些善業,當善業果報出現的時候,是一種快樂的感受,但是佛法說這種是壞苦,因為這種快樂它有一個問題,它會變化。而我們對快樂的訴求必須要穩定,所以這種不穩定的狀態它本身就是痛苦。
比如你小時候很快樂,然後你長大以後發生了重大事故,你身體出現重大的毛病,結果你從此以後快樂失掉,因為那個快樂跟身體健康有關係的。
所以,當一個因緣變化的時候,你快樂就從此消失了,這個快樂是無常敗壞的。佛法說快樂也是逼迫性,是因為,對望著未來它是不安穩的。
第三個,是講行苦。這個行苦就微細了,就是說,我們的身心世界,它不是一個寂靜的狀態,它會剎那剎那生滅遷流,就像水,它會流動的。這種遷流我們一般凡夫感受不到,要有禪定的人才知道。我們的五陰身心是生滅遷流之苦,叫行苦。
這是第一個,佛陀把痛苦的形相講出來,苦苦、壞苦、行苦,都是逼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