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的四錯謬與四正道

妙境法師  2025/01/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菩薩的四錯謬與四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謬。

菩薩以利益眾生為本,到了心調柔順,成就法器,就更重於教化眾生了。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機而發生錯謬,所以接著說菩薩的所行正確,與所行錯謬。先說「菩薩有四錯謬」,四種是:

一、「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譯文不明。依其他譯本來看,不可信人,是對三寶沒有成就信心的人。對這種人,應為他說法,啟發增進他的信心。如菩薩作與其他淨信的同樣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給他說法,以啟發信心,那是菩薩的錯謬。

二、「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法器。雖菩薩要化導一切眾生成佛,但也要適應機宜。如對非大乘器而說大乘深法,對聽者並沒有利益,或者會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體過分虛弱,給與高度的滋補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說醍醐成毒藥。這樣,為小機說大法,顯然是錯謬的了。

三、「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愛好大乘的根性,如為他讚揚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錯謬。因為,聽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對小乘法有著深厚熏習,可能因此會退失大心。即使是純大乘的根性,為他說小乘,也該有個分寸,不應該過分的讚揚。

四、「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這裡的行施,通財施與法施二類;供養也通財供養與法供養。如法行施時,應平等的教化;對過失重的,應特別的憐憫才對。如只供養持戒的善人,而不供養破戒的惡人,這與菩薩平等普濟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錯謬的。

菩薩的四種錯謬,問題在不能適應根機,與不能平等而有所偏愛。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於諸眾生,平等說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上面說的邪行,重在不契機;現在來說「菩薩有四正道」,著重於平等。四正道到底是什麼呢?

一、「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菩薩發心,是為了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住平等心。所以對未信的眾生,如有因緣的話,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長淨信。不會輕忽的,以為可能已信了,而不為他說法。

二、「普化眾生,等以佛慧」:這如《法華經》說的‘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見。菩薩以平等心,本著不二的平等大慧來化導一切;在這一原則下,應機說法。就是說二乘法,也還是菩薩道,還是引入佛慧的方便。這樣的教化,施設無量方便,才是菩薩教化眾生成佛的正道。並非不問根機的是否適應,一味的以深法來教化,才算是普化眾生同成佛道。

三、「於諸眾生,平等說法」:對小機而引令向大,要說大乘法;大乘行者普學一切法門,也應該開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說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但在現實的適應上,先後差別,也還是不同的。

四、「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菩薩如供養持戒善人,不供養破戒惡人,生分別心,那善惡眾生,就會明顯的分化,距離越來越遠,惡人會自卑而自棄於佛法。試問:菩薩這樣的教化,不以財法供養惡人,怎能教化惡人?所以菩薩的平等佈施,才能普化眾生,使同樣的安住於正行中。

菩薩的發心平等,教化的目標平等,說法平等,使眾生同住正行平等。菩薩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薩的正道了。

《寶積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明瞭因果和輪迴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

念大悲咒應具有這十種心

有弟子問什麼時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可...

究竟什麼是「我」

當我們迷失覺悟本體之後,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系列的錯誤...

鍥而不捨地堅持不忍聖教衰

問: 頂禮法師!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學院讀書。學習...

文殊菩薩善巧度化外道

在說法會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向舍利弗說道:我曾經見...

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呢

如果說佛法的學修、傳承依賴於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揚...

何謂佛度「有緣人」

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就是聞、思、修佛法機緣已經成熟...

佛陀為什麼要施設種種方便法門

佛陀的說法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先說明說法的內容;再...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

福報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會回到業障深重

知一切法當體即空,非滅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這個空...

影響健康的四種根本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物質的原因 現在我們的社會污染太大,我們...

善導大師的三不問

善導大師有三不問。我們念佛人經常問這樣那樣的問題,...

印光大師嘉言錄--讚淨土超勝

●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無量壽經》的五種原譯本

一、《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 譯 二、《大寶積經無...

觀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觀音菩薩是佛教裡眾多大菩薩中的一員,但是觀世音菩薩...

病苦是對治我們貪慾的良藥

對於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總是希望永遠沒有病苦。 身體...

二十四節氣食療方

《立春養生法》 膽氣足則百病無,多敲膽經最舒服。名春...

只能觀善知識的功德,不要去觀他的過失

我們現在來去親近善知識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麼講呢...

人生四個等級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

障礙我們學佛修道的五住煩惱

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

把心找回來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究...

十八隻狐狸吃葡萄(十八種心態,十八種結果)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

【佛教詞典】廣弘明集

(書名)三十卷,唐釋道宣撰。其書續梁僧祐弘明集而體...

【佛教詞典】生起

(術語)能生為生,以名因。所生為起,以名果。法華玄...

【視頻】八大宗派是哪八宗

八大宗派是哪八宗

【視頻】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印光大師)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印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