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大悲咒應具有這十種心

心道法師  2022/11/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大悲咒應具有這十種心

有弟子問什麼時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可以。「大悲咒」是觀音菩薩與過去無量無數諸佛所護持,是諸佛共通的願力所成就的咒。我們現在能因持誦咒語的功德力,分享觀音菩薩的智慧與福祉,增長善法、滿一切願、遠離恐怖,加上行善能夠避開災難,能夠去幫助別人,所以我們更需要好好地修持觀音菩薩的法門,讓我們今生來世皆具足福氣、善緣。

我們持「大悲咒」,需具有十種相貌,與觀音菩薩相應:

第一、大慈悲心:要有廣大、願一切眾生成佛的慈悲心,也就是菩提心。

第二、平等心: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一樣慈悲,對一切眾生要有愛心,具足平等慈悲。

第三、無為心:就是不做作,沒有任何假相,也就是誠懇直心、沒有做作。

第四、無染著心:指行持菩薩道時,對一切沒有染著心,只有清淨心。染著心是煩惱心、牽掛心、執著的心;不染著一切色相、沒有分別心,就是無染著心。

第五、空觀心:空觀就是了知因緣變化,一切所擁有都是短暫的,珍貴的生命也是稍縱即逝。就是知道一切無常,知道一切相是幻有不可得,知道因緣變化,懂得因緣法,這就是空觀心。

第六、恭敬心:一切眾生都會成佛,大家都是未來佛,供養未來佛,我們就能成佛,所以我們對任何人都要有恭敬心。只要有恭敬心,就有善緣,對四週每一個緣都要恭敬,甚至對花草樹木都要恭敬,對一切柔軟體貼,我們的內心就會柔軟舒服。

第七、卑下心:就是常常向別人學習,向一切眾生學習,常常謙卑才不會有敵人、才會討喜。

第八、無雜亂心:做任何事要專心,專心就是禪定,例如專心持念「大悲咒」也是禪定,持咒也是種享受,當我們專心持咒,苦的事就不見。沒有雜亂心就是純潔的心,專心做事無雜亂就是修行。

第九、無見取心:見相取相就是分別心,有分別心就有計較心,就會有取捨心,進而產生煩惱,所以我們見到好好壞壞時不要見相取相,才不會增加煩惱。

第十、無上菩提心:持咒就是為了要自利利他,學佛不想成佛,那就找不到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裡。學佛發菩提心,就像有了生命的鑽石,發亮發光,讓一切眾生獲得利益,這就是無上菩提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不能離開善知識

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為什麼我們天天來念佛,模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知...

宣化上人:淫慾火滅邪心除

天天至誠懇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慾心就消滅了...

八種治心的方法

佛教經典處處都在說我們的心,以及如何解決或者說安慰...

修行重在斷除貪瞋癡三毒

貪、嗔、癡是三毒,能毒害我們的法身,殺害我們的慧命...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這個經書或這個論藏啊等等,都是...

經典告訴你學佛後為什麼倒霉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慾...

初學佛,不離名言;真見道,不帶名言

我們剛開始去學習佛法的時候,是要從語言文字,離開語...

大妄語的罪很重的,甚至影響到佛教的興衰

我們再看大妄語戒。這個地方講出妄語的兩個項目,先看...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眾和在家眾,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在修行開悟這一點...

孝養父母,功德無量;背逆父母,獲罪無邊

(一)孝養父母,福德之基。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

佛也要受前世的業報

佛教認為,即使是佛也難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報。 《...

佛法的興衰取決於我們知見的正邪

我們反思、反省,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做...

為何「富不過三代」

天定勝人,人定亦能勝天。這句話是千古不變的事實。自...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

給別人一點掌聲

一個在巴黎旅遊的外國人,在車站附近遇到一個街頭賣藝...

把幸福當成一種習慣

清晨,在列車臥鋪的洗手間,我們幾個男士正在洗漱。此...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誰願作阿修羅呢

佛教把貪、嗔、癡名為三毒,三毒於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慧律禪師禪語精選

1、 觸目所及,與萬物為敵,是謂之凡夫。   2、 當...

【佛教詞典】地動三因

大地震動的三種原因。般泥洹經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

【佛教詞典】娛樂

(一)印度:佛世以來,比丘教團須遵守離歌舞觀聽戒,禁...

【視頻】夢參老和尚《斷了煩惱才能度化他人》

夢參老和尚《斷了煩惱才能度化他人》

【視頻】妙境法師《為何常來我家乞食》

妙境法師《為何常來我家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