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四個等級的境界

2014/11/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生四個等級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謀,自以為做人很成功,但實際上,他不一定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貧樂道,利他忘我,盡管沒有撈到一官半職,但也不一定是境界很低的人。境界於權勢無涉,於財富無涉,要達到較高的境界,只能依靠做人的品格和畢生的修為。

哲學家馮友蘭把人生境界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在人的生物本能範疇內求解人生的意義,功利境界是在物質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義。這兩個境界是低層次的。較高的是道德境界,它是在利他的原則下求解人生的意義。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它是在宇宙的範疇內求解人生的意義。

馮先生常用「楚王遺弓」的故事詮釋他的「境界」說。相傳楚王把弓弄丟了,他手下的人急著去找。楚王說,別找了,這把弓丟在楚國境內,楚國任何人撿到了,也就不算丟。有人認為楚王這樣做體現了很高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卻對楚王的做法提出了批評:楚王的弓丟了,不僅楚國人撿到了不算丟,天下人撿到了都不算丟,這樣做境界就更高了。但是馮先生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丟失在宇宙中的弓,即使沒有一個人找到,也不能算丟,從宇宙的觀點看,只要是一種存在,就無所謂「丟失」。由此可見,對於「楚王遺弓」這件事,楚王手下是功利境界,楚王本人和孔子是道德境界,馮先生的解釋則是天地境界。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境界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境界可以生而擁有,有的境界則需經過努力才能達到,有的甚至需要人們畢其一生的光陰去追求,去修為。儒家把人生的使命歸納為修齊治平,第一位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之根,修身是做事之本,修身是處世之基。人生境界就好像一座高山。境界低下的人停留在山腳下,一部分人努力攀登,來到半山腰。而能達到山頂欣賞無限風光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低的境界易於達到,而高的境界不易實現。王安石說:「夫夷亦近,則游者眾,險亦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錢鐘書先生說得好:做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事業上取得成就,還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我們都應該向最高的境界攀登,雖不能之,但至少要心想往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你事業會成功嗎

母親對我談起小時候的情形:過年時家中都備有糖果,你...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平實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實了,煮出來的飯,才會香美可口;木實了,做出來的...

「永保初心」的意義

問: 在聽您開示的時候有句話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動...

佛說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擁有了嗎

人活著,總希望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有些人觀念、...

「人生三很」及出路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的題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與大家分...

人生中,有很多東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優雅並非訓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後的坦...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略談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推薦】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

勸持五戒詩

戒殺生 同是娑婆淪落人,歷劫互結恩怨緣。 亦曾多生為...

心淨則國土淨,為何還要跑到極樂世界

多少人自以為是,說心淨則國土淨,當下就是淨土啊,何...

將冤親作父母孝,作諸佛敬

參禪人,首知瞋怒,為傷身害命之淵府,並不費大事。見...

【佛學漫畫】降魔

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

聖嚴法師《念佛法門的層次》

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

不淨觀如何修

問: 不淨觀是對治什麼煩惱?如何修? 惠敏法師答:...

佛法為人生之必要

論到佛法大意,本來頭頭彰顯,不待言說,言說不及。若...

學會面對失去,才能從失去中獲得

在巴勒斯坦有兩個湖,相同的是:這兩個湖的水源是來自...

讓願力強過業力

神通力雖不敵業力,可是業力不敵願力,往生極樂的念佛...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

聖嚴法師《翻出如來佛的掌心》

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問: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答: 諸佛菩薩教化眾生...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

【佛教詞典】肉身菩薩

(菩薩)猶言生身菩薩。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薩深位之...

【佛教詞典】器界說

(雜語)如來以不思議之神力,能使草木國土說法。如華...

【視頻】惟賢長老《藥師佛十二大願的根本精神》

惟賢長老《藥師佛十二大願的根本精神》

【視頻】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