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淨界法師  2024/06/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活動勢力很強大,一天當中,幾乎都在分別變,讓這些境界產生變化,已經不完全是個人的業力,而是有你個人的思想、名言在裡面了。老實厚道一點的人,會把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處處不滿意。

事實上,這世間的確有這種人,明明他的情況已經很不錯了,還是老是覺得不滿意、老是覺得很苦惱。如果把他個人的名言、分別心去掉之後,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經很好,過去的業力善業很強大,但是他覺得很苦惱,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分別心」有問題,因為你老是往刻薄、缺點的角度去觀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觀察別人的優點、讚歎別人,即使過去的業力稍微差一點,善的分別,也能彌補過去的惡業,他厚道。

我們說「萬法唯識」,第八識所變現的是原原本本的業力─本質相分,但是第六意識會再變化一次;第六意識的重點,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你是厚道、還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會不同。當然,以佛法的角度來說,剛開始最好什麼名言都沒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內心是無分別的,就像一面鏡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讚歎我,一切法是如;他譭謗我,也是如,因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講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們去改變環境;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各種環境,只能隨緣盡份,要改變的是我們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變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剛開始應該「從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統統不要,慢慢的內心跟空性的無我、無我所相應之後,再生起另外一種名言,才會是好的名言。

在《四十二章經》中也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剛開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別名言、過去的習氣。如果我們對人能夠厚道包容,雖然有人我的對立、善惡的名言,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以佛法來說,應該要有更深的體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將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後再大活,那就是一種大悲心的活動,都是好的名言。

簡單說,佛法對於「分別變」的態度一開始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一開始把所有的名言去掉,修空觀一段世間以後你再來建立名言,那就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發動名言,是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來發動名言,這個時候看一切事情,心境就會完全不一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這才是究竟的快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

經常這樣修行,就能解脫生死業力

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

淨土法門兩個重要的原則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這個唯識學的教理跟淨土...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面

月稱論師舉過一個例子。譬如有一個杯子,裝滿了一杯液...

【推薦】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好,我們看下...

色法的由來

色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質礙,質是具有質量、重量,礙...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真如緣起的三種問難

《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特別是在唐朝有三種問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消費與惜福

消費這個詞裡的消有滅的意思,費有福的意思。人們每時...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強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試著搬動一塊巨石的壯...

【推薦】往生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頭菩薩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譯) 世尊我一心,歸命...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

【推薦】淨業的十種信心

徹悟禪師的淨業十種信心,是從信心上講的,這十種信心...

於出入息中,精勤思維死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佛告誡...

兩個人同時布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這個是...

心量有多大,獲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俗人的諷刺與...

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

突發腦溢血,念藥師佛化險為夷

藥師法門,又叫延壽法門。當有人死相現前,神識出竅之...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

依他淨土與諸方淨土

我要告訴大家,《莫到老來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連續...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剛滿19歲,大學還沒有畢業的美國青年戴...

淨土法門是沒有中陰身的

這裡就提出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信眾提出的中陰身問題。...

【佛教詞典】迷悟因果

迷與悟的因果。以四諦來說,迷妄的因是集諦,共果是苦...

【佛教詞典】初地斷二愚及彼粗重

【初地斷二愚及彼粗重】 p0684   成唯識論九卷十八頁...

【視頻】《辯意長者子經》女聲讀誦

《辯意長者子經》女聲讀誦

【視頻】齋天法會(靈鷲山)

齋天法會(靈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