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淨界法師  2021/07/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學,他要以心的調柔跟輕安性做基礎。你內心要先破除欲界的昏沉跟掉舉,就是近分定要以欲界定做基礎,這個心調柔心輕安性就是欲界定的相貌,心調柔心輕安生性起以後,慢慢的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

是怎麼個來入法呢?這以下講出兩個內涵,先講身輕安,再講心輕安。 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這個風,就是在我們身體當中有一個氣息,它會遍全身轉,它令你的色身特別的調暢,這個氣血的調暢,使令你這個色身的粗重性皆得遠離。

我們這個平常人,要是心是散亂的,就算你沒有生病,你這個色身還是一種粗重,你這個身體五十公斤或者是六十公斤,這一塊肉重重的壓在你這一念心上,你感到你這個色身在活動的時候,有一種粗重的感覺。這個時候,未到地定的人,他的色身若有若無,他那個粗重的感覺消失了,能對治品身輕安性,能對治粗重的那種功能生起了。

能對治品的意思就是說,他這種粗重性不是偶然出現的,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對治的力量,有輕安的力量現前,把他的粗重性給消滅了,這個是身輕安,主要是風大引起的。

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這時候色身有殊勝的三昧樂,這種快樂跟世間的欲樂還不同。世間的欲樂是局部的,這種三昧樂是週遍整個身體,從頭部到腳部,全身的快樂,這個時候是極大的快樂。

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也是有一種輕安的感覺。因為我們無始劫來,內心當中感到非常大的負擔,心中有種種的壓力。怎麼有壓力呢?就是昏沉掉舉。

就是一個人呢,擔著兩擔很重很重的東西放下來。我們過去的心情,總是覺得,打打妄想,沒事打打妄想很快樂,這個時候你會覺得,哦,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內心很輕鬆,沒有負擔,這個時候內心有輕安樂。

最後做個總結: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這個作意就是禪定。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所攝少分作意。這個少分作意,就是初禪的少分的功德少分的禪定。

欲界定的相貌是明瞭跟寂靜兩種功德,他對治昏沉也對治著掉舉,可是身心的粗重性還沒有消滅。這個未到地定的功德有三個,明瞭、寂靜還有輕安樂,有樂受,他有對治粗生的相貌的力量。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以正念的心態來執持彌陀名號

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是被阿彌陀佛的願力光明之海托起來的...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

懂得取捨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先找到根本,才有資格修學

我們看現瑞許說: 即時如來從胸卐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

制心一處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師引用艷喜,...

地藏菩薩晨朝入定度眾生

【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淺議如何集中精神

現代人在生活中,時常感覺無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學習...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修行是細水長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覲見一位老和尚。到那裡的時候,恰好...

吃狗肉會投胎成狗嗎

偶讀《來果禪師語錄》,看到一樁動人的公案:坐香一枝...

如瑞法師追憶夢參老和尚:老和尚是為眾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經香港,入住賓館即問:此房一夜何價...

弘一大師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盡量少喝八種茶

不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為...

羅剎女的故事

佛陀時代中的羅剎女,專門喜歡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

念佛法門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散載與很多的論中。...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

為什麼有些人一修行就犯睏

【如是發迴向願已。復往餘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

冒失的檀膩觭

從前有個人,名叫檀膩觭。家境清寒,經常食不果腹,衣...

臨終正念靠平時點滴栽培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勸說我們: 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

問: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當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

【佛學漫畫】風塵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預知時至回極樂

生為女人,其業障已重。為女人而又墮入風塵,業障尤其...

【佛教詞典】疑城胎宮

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有一座以七寶所莊嚴的宮殿,凡...

【佛教詞典】有法差別相違因

(術語)四相違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辭,差別者,...

【視頻】雨天晴天都好天(妙蓮老和尚講故事)

雨天晴天都好天(妙蓮老和尚講故事)

【視頻】拯救加拿大海豹

拯救加拿大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