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恆伽達利他得安樂

2010/12/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世尊在王舍城竹園精舍時,國內有一輔相雖然非常富足,但因沒有子嗣而深感遺憾。有一天,恆河邊舉行摩尼跋羅天的祭祀,輔相前往祭拜並祈求說:‘聽聞天神大慈大悲,能救護所有的人民,並滿足大眾的願望,功德實在無可限量。今天來到此地,天神如能滿我心願,賜我一兒,必當以金銀等寶裝飾天神聖像,用上等名貴的香來當供品;若不能滿我此願,將毀壞這座廟宇,併用污穢不堪的糞便塗在天神像上。’

廟神一聽,心想:‘此人豪富、權力廣大,非等閑之輩,但我的功德力還不能滿其所願,此廟必會被他所毀。’於是,廟神便向摩尼跋羅天神報告。然而,摩尼跋羅天神也無計可施,便再往上跟毗沙門天王報告。毗沙門天王聽了也是搖搖頭說:‘我也無法阻止此事,只有天帝有這個能力。’於是毗沙門王即向天帝釋提桓因報告,天帝聽完後,則說:‘這件事有點困難,要看看有沒有因緣。’

這時,有一天人五衰現前,天壽即將終了。天帝問他:‘願不願意投生輔相之家?’天人回答:‘我希望將來能出家修行,持戒清淨。若生尊貴之家,想要離俗修行可能很難,所以願生在一般平凡百姓之家,滿我出家志願。’帝釋對他說:‘如果你願意投身在輔相家,將來想要出家修行時,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地幫助你。’天人命終之後,受胎至輔相家,相貌端正。輔相即請相師前來為兒子命名。相師問輔相:‘你在何處求得貴子呢?’輔相回答:‘是在恆河邊向天神祈求而來。’相師即以此因緣命其名為恆伽達。

恆伽達長大後,志在修行,便告知父母出家修道的願望。父母回答他:‘我們家業眾多,而且只有你這一個孩子,希望你能繁衍子嗣,好光耀門楣。’父母終不答應恆伽達的心願。自此以後,恆伽達深自惆悵,心想:‘如果捨此報身,再投胎至尋常百姓家,將來出家修行,障礙應該不會這麼多吧!’

於是,恆伽達偷偷地跑了出去,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不管是自高岩上跳下、或投入水中、或吞食毒藥,皆毫髮未傷。後來,他又想到一個辦法:‘如果冒犯王法,應該會被大王砍頭吧!’這時,皇后和婇女們剛好出宮至園池洗浴,脫下的衣服則放在樹林間。恆伽達小心翼翼地潛入林中,偷偷地拿起衣服轉身就跑。門監看到後,馬上稟報阿闍世王。大為震怒的國王立刻拿著弓箭朝恆伽達方向射去。但,神奇的事發生了!當箭射出去之後都反向射回,連射三次都是如此。大王生起大恐怖之心,問恆伽達說:‘你是天龍鬼神嗎?’恆伽達說:‘如果大王能滿我一願,我即據實回答。’大王答應了他。恆伽達說:‘我不是天人也不是龍鬼,我是王捨國輔相的兒子。我想要出家,但父母不答應,便想自殺再投生至別人家。但事與願違,用盡各種方法都不能如願,於是我故意觸犯王法,希望能死於此地。但奇怪的是,大王也不能取我性命,這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希望大王能憐憫我,成全我出家求道。’

大王聽了恆伽達誠懇的回答之後,立即允可他出家修習聖道的請求,並一同前往竹園精舍求見世尊。世尊知道恆伽達的心願後,慈悲應允:‘袈裟自著,鬚髮自脫。’恆伽達即現比丘身。接著,世尊為其開示法要,恆伽達心開意解,最後證得阿羅漢果,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阿闍世王恭敬地請示世尊:‘恆伽達過去世種何善根,能投山不死、墮水不溺、食毒無苦、箭射無傷,並且能值遇世尊度其解脫生死?’佛說:‘過去無數世前,有一大國名波羅奈,國王梵摩達與宮女們在林中遊樂唱歌時,林外有一人也跟著大聲唱和。國王聽到他的聲音心起嗔妒,便召喚隨侍將他抓住,準備處死。這時,有一位大臣從外邊進來,見有一人被囚,即詢問事情來由。聽完士兵的敘述後,便交代暫時不要將他殺害,待向國王報告之後,再決定如何處置。

大臣面見國王時,稟白說:「此人罪不至死,雖在旁和婇女之聲,但並沒做姦淫之事,懇請國王慈憫,饒其一命。」這個人死裡逃生後,感念大臣救命之恩,於是自願留在大臣家中當僕役。許多年過後,這個人獨自思惟:「淫慾傷人甚於刀劍,我現在會在這裡當僕役,便是被淫慾之心所害。」思惟至此,即向大臣報告他的感受,請求大臣答應他出家修道。大臣答應了他的請求,並希望他將來成就道業後,能夠有機會再見。

此人來到深山,精進用功,思惟苦空無常之理,最後證得辟支佛果。他信守承諾,回來造訪大臣。大臣非常歡喜,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這時,辟支佛於虛空中現神通變化,放大光明,大臣看了歡喜無比,便發廣大誓願,希望將來生生世世富貴長壽,比聖者的神通變化更加殊勝千倍,智慧和福德無與倫比。’

佛陀告訴國王:‘那位助人得道的大臣,就是現在的恆伽達。以此因緣,不但所生之處命不夭折,今生還能隨佛出家,乃至成就道果。’佛說完後,與會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一》

省思

佛法有云:‘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本著歡喜心幫助他人,令眾生歡喜,自心亦捨離了慳貪的煩惱,是故心常喜樂。在利益他人時,亦能廣結善緣,人們自然歡喜親近,現世能得善名遠播、為人尊重之果報,未來更感無量福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

【推薦】施三寶福田,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

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

祭拜的食物誰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這樣去布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布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修何善行能令眾生歡喜供養衣服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尊帶著侍...

施比受更快樂

施比受更快樂!我們辦公室的龐老師說過不止一次,因為...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從前舍衛國中,有一豪貴梵志,財富無數,其人也很聰慧...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尋寶

一處山城裡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輕的太太,併生...

【推薦】人生難免摔跟頭

在孩子將要大學畢業的前一天,父親把孩子帶到一堵牆前...

求神應先求己

過去,有一位貧窮的人起了一個念頭:我應當到天神廟去...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保胎之要重在節欲

作父母的誰都希望子女健康、聰明。要作到這一點,除後...

地藏菩薩的弘誓大願

長者子為相好莊嚴發願 地藏菩薩在久遠不可說劫之前,轉...

六和敬的意義

「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信念的強大力量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種子。人這一生關鍵...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解釋

只有長壽而沒有富貴,日子也是很難挨過的。為什麼有人...

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嗎

問: 現在有人說《弟子規》就是佛的戒律,不學《弟子...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優曇花 梵文優曇波羅(Udumbara),亦作優曇婆羅、烏曇...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

祭祖時可以燒紙錢元寶嗎

問: 法師,我們佛弟子在祭祖的時候,還可以燒紙錢元...

破灶墮和尚

有一個靈性附在一個破灶上,以灶為身,使灶顯靈。於...

【佛教詞典】能閑居

【能閑居】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能閑居者...

【佛教詞典】三輪世界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

【視頻】淨界法師《謂貪淫慾即菩提道,貪慾魔入心》

淨界法師《謂貪淫慾即菩提道,貪慾魔入心》

【視頻】湛空法師《高學歷的人為何會想到出家》

湛空法師《高學歷的人為何會想到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