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的生命動力是否都來自於慾望

惠空法師  2023/06/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的生命動力是否都來自於慾望

昨天有位居士問我:「人是不是活在慾望之中,靠著慾望來支持生命?」他說:「因為看到父親退休後,整天沒事幹,無精打采像生病一樣;但一有人找他打牌,便精神百倍,什麼病都沒有了。」我告訴他:「若就這點來看,你說的話是有那麼點道理,可是不能因此就說一個人所有的生命動力都來自慾望。」他話一轉又問:「修行是不是也是一種慾望?」

廣義而言,修行是「想要」成佛、「想要」解脫,似乎可說是一種慾望。前幾天我在課堂上提到:自已在辦完這次的兩岸禪學會之後,人就覺得鬆垮垮的,沒勁。這種經驗大家都有,可見人確實是需要某種動力來支持,但這種動力不見得就是慾望。佛法裡有所謂的「善法欲」,雖然某些特質跟慾望相似,但其實是不同的。比如求生西方淨土,其實已善巧轉化人性深層的慾望成為一種願力(世俗人叫理想)。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超越的、遠大的理想,很容易被世俗的慾望牽引而迷失,因此建立願心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覺得我這人很堅持、心發得很大,其實是我懂得去取這個巧妙。經典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對於佛法的興亡盛衰有很大的責任感,並因此發心護持,這種人會得大福報。我對佛教的願心,都是從佛經上學來的,當然,這跟宿世的因緣有關。我從十八歲上大學接觸佛教開始至今,在這方面的心是非常強烈的;雖然那時自己還只是一個學生,但對佛法弘揚就有很深的使命感,我之所以會想辦高中生學佛營,也是因為看到基督教的校園團契太厲害了。

願心的建立要跟信念、思想結合,亦即願心的背後除了要有正見的指引,還需思想架構的支持。所以我常提醒大家要建立好的而且不同層次的理念。比如說:解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或多生累劫修行菩薩道等,都是很遠大的理想,在這些最高的目標下,還要有遠程(十年、八年)或近程(五年、四年)的目標。然後把這些多生多劫的、今生的、十年八年的、五年四年的,甚至五個月、四個月的目標都密切地串聯起來生活。在這樣的理想願力之下,生活就會有方向、有動力;而不至於糊裡糊塗地,今天看這高興就往這邊走,明天看那歡喜就往那邊走。因為當一個人心裡沒有主張的時候,外面的事物很容易牽引他的心,然後他就會隨波逐流。

反之,如果你的心裡有很堅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就不會輕易動搖,因為根本沒那麼多心思去旁騖其他枝枝末末的事。就像身為三、四個小孩的母親,她唯一的心念只有「怎樣把孩子照顧好」,因為母親的責任壓得她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

總而言之,大家既然有心修行,就要發大願心,以佛法興衰為己任,把理想定得高遠些,並粗略規劃不同階段的目標,再長時間、慢慢地把它調整得非常精緻,然後專注地讓自已的生活在這個軌道上堅定地、精進不懈地走下去。這樣修行的路走起來會比較穩健,比較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你的生活會顯得有活力、有方向感,而不會落入彷徨虛無的狀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人生三百歲

最近常有信徒對我關心,他們有兩種問候方式,一種是:...

什麼是成功呢

什麼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來,封侯拜相,加官晉爵,都...

布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

人格不成,佛格怎麼能成呢

能為世間賢人善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只有按照佛陀...

命運多舛、諸多不順的原因是什麼

導語:今生,為何有人善良厚道卻諸事不順,正直謙虛卻...

人生在世那叫業力的釋放

一個人,落入因緣法的時候,會產生我、法二執。我、法...

野百合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歡憨豆先生,該片票房在歐洲突破1億美元...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105歲方丈的一天:身體硬朗,關心時政大事

在深圳仙湖弘法寺的方丈室裡,每天都有不少信眾前來結...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

飭終須知

眾生心性 與佛同儔 由迷背故 輪迴不休 如來慈悲 ...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

一心專念預知時至

丁菉馨,浙江嵊縣人,從事教育學生的工作,屢次參加科...

多聞佛法的重要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

人一生所要讀的書

有人說,人生要讀三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

【推薦】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談他學佛的感受時,說他本以為學佛就是多做善...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

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能圓伏圓斷...

古代名士專修淨土的事蹟

中國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專修淨土法門。他們有的先由修...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

不要惱亂修行者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

【推薦】圓因老法師《放生問答》

1、問:什麼叫做放生? 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異類...

讓這四種觀念常存你心

佛經有指示我們應該怎麼修,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四念...

【佛教詞典】華[衤*戒]

又作花[衤*戒]。為盛花之器具。印度供養高貴之人時所捧...

【佛教詞典】力莊嚴三昧經

(經名)三卷,隋那連提耶舍譯。佛由力莊嚴三昧出,說...

【視頻】惟賢法師《十善業道經講記》

惟賢法師《十善業道經講記》

【視頻】千年菩提路-上海報國寺

千年菩提路-上海報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