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淨界法師  2025/03/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然,所謂的真如,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我們一念心性能夠受染淨諸法的熏習而顯現十法界的差別果報,所謂的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我們一念心性在受熏的過程當中有兩個地方的差別:第一個,約它的體性來說,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一部分是不變的,它不隨過去、現在、未來而改變。但是約著作用來說,它在不變當中有隨緣的作用。這個因緣法,我們講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即假」,就是在講這個隨緣的作用。這個「即假」的因緣變化,從本經上來看,有兩個因素會主導我們生命的升沉:

第一個就是你的思想。我們經常生起一個如理作意的觀照,那麼我們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一種正氣,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是往上超升的。你看,遇境逢緣的時候你經常用理智來觀照,你的身心世界就是輕飄的,臨終的時候是往上飄的。相反地,如果我們遇境逢緣的時候是用一種對五蘊身心的情執,這個情執在本經上說是一種貪愛之水,你就會累積很多這種水。這個水是怎麼樣?水是往低處流,往下降。所以本經認為,影響我們生命升沉的第一個因素就是你思想的迷悟。這個是影響你整個三界的總報。

你看本經講得很清楚:完全是純情的,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情想均等就做人。當然人也各式各樣,你是怎麼樣的執著,你就做什麼樣的人。如果是純想,你是一種理智非常高的人,臨命終直接生到天上去。所以它完全是用內心的迷悟來決定你整個三界的總報。這第一個,我們講親因緣,或者是主要的因緣。

第二個,再考慮你的善惡業力,這個影響到你的別報。你作為一個人,人當中也有快樂也有痛苦,這個因素就是由業力的熏習來影響。

所以,本經是以思想的迷悟為一個主要的因素,以善惡業力的熏習當作次要因素。也就是說,以思想決定我們的總報,以業力來影響我們的別報。

在《六祖壇經》也有這樣的觀念。《六祖壇經》中六祖大師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說你修的福報很大,但是你內心當中是顛倒的,你這個福報不能在人天當中得果報。你可能變成一隻畜生,或者變成一個餓鬼,在那個卑賤的果報當中去享受你的福報。因為你思想是顛倒的,顛倒的思想是下沉的,所以,「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福報救不了你。

你把這樣的思想抓住了,你再看本經的緣起,你就知道,它的主因素是以思想的迷悟來判定整個七趣的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

汝年已衰老,當斷愛慾了生脫死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問: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 凡夫從...

修行有了目標有什麼好處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來到人世間,我們的目的不...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

人生三百歲

最近常有信徒對我關心,他們有兩種問候方式,一種是:...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問題是人類的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從產生以來就一...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風險太大

為何而來 作為凡夫的我們,在這樣一個普遍都向下沉淪的...

邪淫念頭的報應

對於邪淫的意樂,有人會覺得:心裡想一想沒有罪吧!實...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說調心。這個心就是當下這一念,我們在堂中用功辦道...

大慧宗杲禪師禮觀音文

清淨三業,一心五體投地,皈依南無十方慈父、廣大靈感...

怎樣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聲念: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

學佛多年還是怕鬼,該如何對治

問: 請問師父,弟子雖然學佛多年,然而還是怕鬼,甚...

佛說不敬、非議或辱罵老師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

【推薦】肺癌晚期的父親念佛往生

我的父親,一位慈愛祥和、意志堅強、博學多才、倍受家...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實

善導大師特別開示: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不能表面上...

可以睡在床上默念佛號嗎

問: 晚上難入睡,或半夜醒了,睡在床上默念佛號,這合...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

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最終證得眼識圓通

《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願速成

問: 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麼方法使我...

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

蓮藕的14種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

溫馨漫畫:母愛千千變

母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佛教詞典】天趣

【天趣】 p0369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二卷十三頁云:云何...

【佛教詞典】三階佛法

(流派)信行禪師,於教乘立二階,就根機立三階。教乘...

【視頻】妙境法師《舍利弗與人蟒》

妙境法師《舍利弗與人蟒》

【視頻】野狐之王

野狐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