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足常樂,忍耐則心安

界詮法師  2024/0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知足常樂,忍耐則心安

人生來的是那麼的偶然,父母沒有與其商量就把人帶到這苦難的世界。其實並不偶然,一切皆有業因業緣,隨著業力的繫縛而選擇了父母。

人生去之又是那麼必然,人總想活著。但無常不由自己,終歸要死的,古往今來誰也免不了。

人生活著順其自然,出生何處,自己無法選擇。有身以來,父母以自身,想盡辦法擺脫困境,尋找好的活法。有的人往往一生在追求,幸福未至生命卻結束了,帶著百般無奈和遺憾走了。

每個人的福德因緣不同,生存求活的方式各異。順其自然,悠然地活著,能有一分泰然則可也。

當遇到不可迴避無法逃脫時,能笑而面對。所謂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意外、想不到……其實這就是眾生啊!

人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計劃,往往未能達到卻生命已經到了。因為人的慾望沒有窮盡。有限的人生如何滿足無限的需求?所以知足常樂。無奈忍耐則心安。

多給自己留點時間,靜下心來,問問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是誰?為何在這裡?

再給自己留點空間,放鬆一下,盤起腿子,看看心,心在想什麼?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未到,當下能做些什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歲月靜靜流過,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應...

把位置放低

有一個青年人,他對生活的不滿和內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時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時,我請問大家:你們在這短暫的...

濟群法師:人心與人生

各位學佛的時間和程度都有一定差距。有些人已學佛多年...

布袋和尚笑癡度世歌

無心話兒無心來,癡癡呆呆看世態, 是非曲直無須分,...

人生是苦

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無論你身處何時、何地,也無論...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為何世人多把關公作為財神來供奉

問: 請問法師,關公是護法,為何世人多把他作為財神來...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裡的最後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認為我們的生命一直處於倒記時中,...

境無好壞,好壞起於心

境緣無好壞,好壞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讓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

到極樂世界能得壽命無量,修行永不退轉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捨」時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

還有明天

話說有一天閻羅王召開地獄的幹部會議,商討如何才能讓...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只要能夠運用佛法轉變凡夫的生...

淨界法師:聞法儀軌

(第一講)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

怎樣對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經常要注意的兩個問題,就是昏沉和妄想。整個修行...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

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聰明睿智的人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講究道德的人...

合掌與養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禮節,也是一種修養與和平的含...

聖嚴法師: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當我們觀察週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

慾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

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

【佛教詞典】明病發相

明病發相者,略出不過二種:   一、四大增損病相  ...

【佛教詞典】無為解脫

【無為解脫】 p1064 集異門論三卷四頁云:無為解脫者:...

【視頻】金剛經的故事

金剛經的故事

【視頻】成為一棵大樹的五個條件

成為一棵大樹的五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