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淨界法師  2021/1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4講

大家請打開講義,第六面。乙六,佈施平等覺。本經的修學宗旨就是以八個法門來成就菩薩的覺悟。叫做《八大人覺經》。這八個法門在藕益大師的註解當中,分成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

第一覺知的無常無我叫做甚深見,培養我們的觀照力。後面的七個覺知是依止觀照所產生的行動力。你所觀照的結果付諸行動。身為一個菩薩,行動力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斷惡,第二個是修善,第三個是度眾生。就是我們的生命有三件事要做的了。這一科當中,在斷惡方面,本經所強調的是少欲知足來調伏我們的貪慾。在修善方面,是精進智慧跟佈施。

這個精進主要是破障。就是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要把你的心力加強。你能夠破除障礙,你絕對靠精進。因為你一怯弱,障礙的勢力就加強。所以,我們能夠克服障礙,就是仰仗著我們決不放棄的一個勇悍的體性。我們深信三寶的功德是真實的,煩惱障,業障,報障是一種虛妄的境界,它是無明所變現,無明的體性是虛妄。我們修行是順著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真實能夠破除虛妄。所以,在破障的過程當中,一個人成功失敗,就看你是不是容易放棄了,這是關鍵的地方。

那麼破障以後,我們要廣學多聞,加強自己的觀照力。知道什麼樣的因緣是功德相,會創造安樂,什麼樣的因緣是過失相,會帶給我們痛苦,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產生正確的抉擇。接下來佈施平等覺就是成就福報力的。看經文。

乙六、佈施平等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在修善的過程當中,有兩種的莊嚴要成就,一個是智慧的莊嚴,一個是福德的莊嚴。前面是講智慧,這裡是講福德。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這段經文,佛陀先說明,菩薩為什麼要廣修福德的因素。也就是說你身為一個菩薩,你不應該使令你自己墮落到貧苦當中,就是你不要福報太薄。為什麼呢?這裡講出兩個理由。

因為一個菩薩,福報太薄,你的生命在貧苦當中,當然,你無所謂,因為你有空觀的智慧,你能夠無住,心跟貧苦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不會被貧苦所干擾。但是,外在的因素會有障礙:

第一、貧苦多怨:從人的方面來說,你因為貧苦,就召感眾生對你有很多的怨恨。這裡行菩薩道就有問題,別人看到你,不歡喜。

第二、橫結惡緣:在事情上,【橫結惡緣。】就是做什麼事都障礙重重。前面是噎人,這邊是噎事。這樣子在行菩薩道,你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廣渡眾生,這個地方就有困難。所以,身為菩薩,你盡量不要墮落到這種貧苦的環境。當然,我們要遠離貧苦,這當中要有方法。怎麼樣遠離貧苦呢?這以下說明它的方法。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那麼,遠離貧苦,唯一的方法就是佈施。佈施就是一種分享。把我們的資具,除了我們生命當中必用的以外,多餘的物品跟一切有情分享。佈施的心態很重要。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同樣的佈施,有些人功德大,有些人功德小。這個關鍵不在於你用什麼佈施。我們很多人都學過唯識學,知道業是由心來主導。心為業主。你今天要任何通過佈施來成就廣大的福德資糧,重點就是你的心要平等。因為你的心平等,才能跟清淨的法性相應。

這個地方,我們要平等,就有困難。什麼困難呢?我們跟眾生結的緣,有親屬,有怨家,有中庸的境界。我們看到我們的親屬,過去生結好的因緣,你看到我很歡喜,我看到你也很歡喜,這種所緣境,你要對他佈施,很容易。菩薩對親愛的境界,很容易對他做財施,法施,無畏施。但是,我們這一念心跟怨家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要對他修佈施就有困難。有困難,菩薩的福德就不圓滿。

怎麼辦呢?這以下告訴我們一個破除我們對怨家的一個障礙,就是你應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舊惡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你跟他曾經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出現,你不要去計較。一個修菩薩行的人,這些如夢如幻的因緣,你就悄悄的走過去就好,不要停留在那個地方。不憎惡人,是針對報惡的人,我們也應該不要憎恨。

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怎麼能夠不憎恨呢?就是說平等心,平等心的修法就是觀察緣生性空。就是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很多的親屬。他為什麼變成你的親屬,你看到他為什麼歡喜呢。那是在某一種因緣而安立的,而出現他是你的親屬。他不是有自性,而是在某一種因緣的具足之下,他表現出來的是一個親屬的相貌。我們也遇到很多怨家,這個怨家,他也不是有自性的,他是在某一種因緣的情況之下具足了,他出來了怨家的相貌。換句話說,假設你今天,沒有自性就是說它可以改變。就是說,即使他是你的怨家,你也可以透過釋放你的善意來加以改造。你創造一個善良的因緣,這個惡因緣也會被消滅,也會被取代。

我們以前的自性總認為怨家永遠是怨家,親屬永遠是親屬。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這樣的思想,你就很難對你的怨家釋放善意。因為他是有自性,有自性就是你不管怎麼努力,他還是怨家。這樣的思想是顛倒的。怨家是因緣所生法,他是在某一種因緣之下才變成怨家的。換句話說,你也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它。所以,透過這樣的想法,我們知道任何因緣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改造。這樣子,菩薩在佈施的時候,遇到了如夢如幻的親屬,遇到如夢如幻的怨家,都能夠平等的釋放善意。因為這兩個都可以改變,都是無自性的。

當然,你今天對怨家釋放善意,他不一定領情,但是重點是你今天平等心,你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重點在這個地方。我們先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圓滿,先不要要求外界的圓滿。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以平等心來佈施,能夠成就最大的功德。講到佈施,在菩薩戒上說,菩薩依止善知識,要善知抉擇,不能平等。你修什麼法門,你有你相應的善知識。善知識,要有所抉擇。但是,你佈施,一定要平等。你不能說到一個僧團,你有一千塊,我只供養有持午的比丘。你這樣子供養的福報是非常淺薄的。你以平等心,觀一切的比丘都是清淨僧,平等心跟你的真如法性相應。你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所以,親近善知識,要有所抉擇。菩薩佈施,一定要平等。不管他有修行,沒有修行,一律平等。你才能夠在你的有限生命當中,成就廣大的果報。所以,你要善用其心,往往你的生命會起很大的變化。

我前幾年到美國去,美國的華盛頓特區,它的郊外有很多百萬豪宅,非常的莊嚴。你看到它的草坪整理的漂漂亮亮,你幾乎眼睛所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他的地方。他有遊艇,有直升機,有房子。當然,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功德,但是我們看到這個果報會想,你因地是修什麼樣的善業, 才有這種境界啊。但是,我發覺,有時候是跟他的,他會善用其心有關係。為什麼我們生命中很難創造這麼大的善業,他有辦法創造這麼大的善業。這個就是他的心有平等。你同樣的佈施一百塊,他也佈施一百塊,他今天的福報是這麼廣大,我們這麼狹隘。當然,一切法因緣生。肯定有他因緣的差別。這不是有人在安排的。

那麼,在本經當中,佛陀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樣的佈施對我們有絕大的好處。你會讓你佈施的功德,變得更加的廣大。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佈施平等覺。當然,佈施這個地方的著眼點,你說從自受用的角度,菩薩不喜歡貧窮,也可以這樣講,你如果要行菩薩道,你不能太過貧窮。我有這種感覺。你太過貧窮,你容易有偏激的思想。你要對眾生釋放善意會有困難。當然,你太有錢,可能也有困難。

我發覺一個人能夠行菩薩道,中等的,就是他不是很有錢,也不是很沒錢,容易行菩薩道。太有錢的,容易對錢產生執著。越有錢的,越執著。但是太貧窮,可能也會有困難,當然,也有的例外,但是一般來說,太過貧窮的人,他會過度的保護自己。所以,從自利的角度,你今天不墮入貧苦,容易生起對眾生的關懷。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今天福報廣大,你攝受眾生就有攝受力了。你看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叫阿育王,出世。阿育王他做王子的時候,這個人就有過人的聰明和個人的理想。他父親是孔雀王朝第二代的國王。中印度的孔雀王朝。他父親本來不想把王位傳給他的,是傳給他的哥哥了。但是他那個時候很有勢力,他的父親為了要折損他的勢力,那個時候,邊疆有叛軍,他父親就派他去討伐叛軍。給他很少的軍隊,希望他能夠趁這個機會就此陣亡。沒想到他的智慧過人,他以微小的軍隊就把叛軍平定了。結果他的聲望更高。最後,他的父親也沒辦法,死了以後就把王位傳給阿育王。

阿育王是一個有理想,有謀略的人,他當然不可能只是在中印度安住了,他就把古印度,東西南北中,全部都統一了。當然,統一不是靠談判,是靠征戰。多年的征戰造了很多的殺業。一個人有罪業,使得他內心躁動不安。雖然,他受用廣大的福報,但是你心中攝受的罪業使令他寢食難安。後來,他因為過去有善根,有一個阿羅漢顯神通度化了他。

阿育王平常忙於公務,晚上的時候,就請他的師父來為他講經典。阿育王在聽經的時候,他突然間聽到一段經文,才知道原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預言在中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在一百年後出世,就是阿育王。阿育王聽了很感動,原來佛陀對我就有所授記。他聽聞佛法的受益,再加上佛陀對他特別的念眷,他就希望能夠供養佛陀的舍利子。佛陀雖然滅度了,但是他遺留的身骸還存在。

他就跟他的文武百官說,你們給我查一查,佛陀滅度以後,舍利子跑哪裡去了。大臣找資料,大部分都到龍宮去了。這個時候,阿育王就帶著廣大的軍隊到大海去,吶喊,龍王,你趕快出來見我。講了幾次,龍王也沒有出來。這個時候,阿育王就很生氣,他說我是轉輪聖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我所管轄的,大海也是我管轄的,他請龍王出來,龍王不見,這個時候他也沒辦法,他也不能跳到大海去。他就去請示他的師父。

阿羅漢他一入定就知道,他說,大王,這個龍王跟一般的龍王不一樣。這個龍王以前很喜歡修福報,修福報本來是可以到天上去,他的資糧可以使他到天上去。但是他這個人個性嗔心,慢心特別重,所以他變成龍王,所以他福報比你大。你跟他講話,他根本不甩你。但是,阿育王他很急迫的要去供養佛陀的舍利子,他就問他的師父說,那我怎麼辦呢?我想供養佛陀舍利。在佛教裡面,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我急速的集聚福報。阿羅漢說,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持戒,修十善業。第二個,以平等心供養大眾師,修福。

這個時候,阿羅漢尊者就要求阿育王,你拿兩個同樣是一公斤的黃金,一個打成阿育王的相貌,一個打成龍王的相貌,放在天平上。同樣一公斤,龍王的相貌比較重。他說,等到這個天平,你比較重的時候,你就可以去找這個龍王。一個人有目標以後,他的修行就主動,積極了。他就廣泛的使勁修福。終於有一天,天平是相平。後來,他再努力,他的重量已經超過龍王的相狀了。這個時候,阿羅漢說,你不用帶軍隊去了,你帶一個侍者去就好了。阿育王帶了一個侍者到大海去,三彈指,說,仁者,仁者,仁者。講三句話,龍王就馬上現身了。他說,大王,你有什麼樣的交待。他說我想供養佛陀的舍利子。你可不可以分一部分給我。龍王說行,就馬上把他的舍利子分一半來供養阿育王。

這個地方意思是說,阿育王剛開始對龍王下命令的時候,那個聲音裡面,沒有善業力的攝受,沒有攝受力。當阿育王廣泛的持戒修福以後,他講仁者這兩個字的時候,跟以前就不一樣了。那個持戒修福的善業力一下子就能夠攝受了。所以,他能容易使人家聽從。就是說,當你已經成就了智慧。我個人是覺得,你還沒有智慧的時候,你的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要是起邪見,你福報越大造罪越重。但是,當你有正見的時候,那你福報越大越好。因為你有智慧的主導,你的福報會用來利益眾生。

當一個菩薩成就智慧以後,下一個,佛陀告訴你趕快修福報。因為你已經有智慧了,你眼睛打開以後,福報會加持你的智慧。讓你的智慧從內心的自受用,而開始去他受用。你可以用你的福報來幫助你的智慧來攝受眾生。所以,佛陀勸勉我們,當我們成就智慧以後,你要有了菩提心以後,一個菩薩,你不要墮落到貧苦的狀態,因為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這件事情應該避免。這個地方是講到修善。包括精進,包括智慧。包括福報。這三個善應該要去修行。後面的兩科是度眾生。

我們先看第七個,出家梵行覺。大家請合掌。

乙七、出家梵行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好。這一科是屬於成就度化眾生,前面的是屬於修善。當然,度眾生主要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必須以出離心做基礎。所以,佛陀勸我們,當我們有智慧福報之後,應該修出離心。為什麼要修出離心呢,佛陀先講出一個理由。「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當然,出離是對五欲境界的出離。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厭惡痛苦,好耀安樂,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佛陀希望我們在追求安樂的感受的時候,你應該善知抉擇。

就是說,我們在財色名食睡的境界,我們這念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樂受。比如說你今天吃飯,吃某一個東西,你的心跟這個東西接觸的時候,會產生樂受。所以,你會繼續的吃它。其實你的重點還不在於吃它,你是希望那個樂受。怎麼知道呢?因為當你吃多的時候,它給你痛苦的感受,你就厭惡了。所以,我們真正不在乎是接觸什麼東西。我們在乎的是那個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有兩種,一種是五欲的樂受,一種是聖道的樂受。假設我們今天選擇追求五欲的樂受,就會帶給你很多的過患。雖然它會給你短暫的樂受,但是後患無窮。

怎麼知道呢?佛陀在經典上比喻說,如果你今天追求樂受。你的所緣境是在五欲。這種情況比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則有割舌之患。比喻說刀鋒上有一些蜂蜜,刀鋒上的蜂蜜不會太多了,不足一餐之美,你也吃不飽,但是你用舌頭去舔這個蜂蜜的時候呢,雖然得到了一點點的甜味,但是你的舌頭卻深深的被這個刀割傷了。你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是說,我們總是覺得,好像追求快樂一定要五欲不可。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五欲的快樂,後遺症很多。會帶動你的煩惱,會帶動你的罪業。這樣的快樂會帶給你來生痛苦。

那麼怎麼辦呢?其實你應該追求大乘法樂。就是你在佛堂拜佛的時候,你剛開始拜佛的時候,會有一些排斥。但是你強迫你自己,不能拜,要它拜。你拜一段時間以後去靜坐。你身心世界也會出現樂受。但是,你在修行中產生的樂受是沒有過失的。這個樂受消失了以後,留在你內心的痕跡是一種功德,而你在五欲當中產生的樂受,這種生滅的樂受消失了以後,留下的是後患無窮。所以,我們今天追求樂受,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善知抉擇。到底你要追求的是五欲的樂受,或者是聖道的樂受。因為,你追求的是五欲的樂受,你在受用這個樂受的時候,對我們未來的生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佛陀勸勉我們,一個菩薩,應該觀察五欲的過患,不要貪染世俗的樂受。

不能貪染世俗的樂受,那怎麼辦呢?這以下說明我們應該在追求樂受的方向上,稍微調整一下。【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這個是色身的出家。內心當中好樂這種三衣,三衣當然就是衣服了,缽是吃飯的工具。我們對於僧眾的清淨的幢相,生起好樂,因為這種幢相,雖然他是凡夫,但是他穿上了三衣,執持瓦缽,就等同三世諸佛的形象。因為三世諸佛在人世間的出世,沒有一尊佛是現在家相的。歷代的佛陀,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都是現出三衣,瓦缽的出家相。所以在身相上,即使我們不能出家,也應該好樂,經常的憶念這種清淨的幢相,生起一種希望之想。這個是講外表的出家。

內心呢,【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安住在我們內心的道。這個道可能是止觀,或者是念佛,或是持咒。總之,你的內心當中要有個道來引導你的內心。使令你的內心清白梵行,一方面以善巧來度化眾生。當然,這個地方也不是說一定要出家。它的重點就是你要經常的憶念這種出家的功德。與其說是出家的功德,倒不如說我們應該培養出離心。就是出離五欲,好樂大乘的寂靜的安樂。

你要追求快樂,你要想一想,哪一種快樂是你值得追求的。如果你追求五欲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成美味,終成大患。它是一個甜美的食物,但是裡面有毒藥。你把這個甜美的食物吃下去,你也把毒藥吃下去了。你享受了快樂的感受,你也創造了煩惱和罪業。所以,我們應該盡量的追求聖道的樂受。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培養出離心。

第八,大心普濟覺。前面的追求安樂是偏重在自身的安樂,這個地方是,身為菩薩,我們也應該關心其他的眾生是不是離苦得樂。應該有這樣的大悲心。我們看經文。

乙八、大心普濟覺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好。前面的出離心,我們是觀察五欲的過失而加以出離。前面是觀察自身的苦,這個地方觀察眾生的苦。身為一個菩薩,你應該觀察眾生在三界生死當中流轉,而每一個生命的受生都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眾生因為愚癡,這種生死的流轉是不可能停止的。他不是今生有痛苦,假設他不明白道理,他以後還有一次一次的痛苦在等待這個眾生。這個時候,菩薩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當然,這個菩薩,通過前面的懺悔業障,破除障礙。廣學多聞,成就智慧。你內心當中已經有光明的智慧,知道你的來生要如何的規劃,何去何從。但是,這有個問題。你自己的生命是有把握了,但是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的大海中漂泊,這些眾生怎麼辦呢?他還搞不清楚東西南北。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把自己追求自身安樂的心,把它提升,來普濟一切。廣泛的平等來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也希望眾生能像我們一樣,明白道理,離苦得樂。有這樣的大悲心以後,進一步要發願。發什麼願呢,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由大悲心引申度化眾生的願。

這個地方的經文,我們要說明一下,菩薩會經常發願,來代眾生受苦。但是這樣子講,好像跟因果有點衝突。佛法是認為因果是自作自受,菩薩怎麼能夠代眾生受苦。這個經文,我找了很多古德的註解,我得到兩個答案。第一個是說,菩薩在因地,假設不發這個願,你就不能圓滿,你就不可能成佛。先不要管是不是能夠代眾生苦,就是假設你不能夠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你的我愛執就是沒有消失。就是你願意保護自己。這個就是無明的體現。你能夠發心代眾生受苦,表示你能夠空掉自我。所以,你發這個願,是表示菩薩內心的平靜平等的功德,是依菩薩的內心安立的。就是說,先不要談眾生是不是離苦得樂,你不發這個心,你就不能成就。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因緣上觀察,當然說我代你受這個業,我代你受這個苦,這個地方的問題,我要代啊,我們要先知道痛苦是怎麼生起的。如果痛苦是外來的,別人送給你的,那可以送來送去,你把痛苦送給我,我把安樂送給你,那可以。問題是,痛苦是由業力而來的,這個業力是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深處。你這個心去造業,這個業還是回到你的心中。既從心起,還從心滅。這個業是你以心造做的,那就不能取代了。因為你的痛苦是由你自己自己的心創造的。它從內心生起的,那只有靠你自己的心中光明打開,自己去消滅。

既然是眾生只有自己覺悟,才能消滅自己的痛苦,那麼為什麼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古德說,菩薩他內心當中雖然有善根,但他還是有罪業。菩薩以他的自在力,他可以以他的智慧抉擇,趨吉避凶,他可以選擇不去碰觸罪業。如果他自己有選擇的因緣,他可以不去碰觸。但是,他有利他的因緣,他非得要去碰觸,他會選擇去碰觸這個罪業,讓自己折損壽命,去利益眾生。就是說,這個罪業他本來可以躲的過去的,但是有利他的因緣,他會去做,損己利人。但是,這個罪業還是菩薩本身的罪業。也可以說是他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因為他本來是可以逃過去的。這個就是我們依止大悲心所發的願。

大悲心是整個菩薩道的功德。嚴格來說,你所修的善業,沒有大悲心的攝受,就是人天福報了,不能講大乘的功德。但大悲心的栽培從本經上來看,從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都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以利他心為究竟。就是你要修大悲心,第一個,要培養出離心。第二個,培養利他的心。

利他的心怎麼生起,我們凡夫內心當中有自我意識,在一個清淨平等的明瞭心中,捏造一個自我,有自我,就有對方。有我相,就有人相,就產生對立。所以,我們在很多事情選擇當中,我們會寧可選擇愛護自己,保護自己,而犧牲別人。現在,佛陀要我們思考,我們不但離苦得樂,我們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把這種愛著自己的心,普濟到一切眾生。這當中,你就必須跟眾生建立一個關係。所以宗大師說你要觀察一切有情都曾經做過你的母親。知母,你才能憶念她的恩惠,然後產生一種報恩的心,才希望他離苦得樂。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今生,你的親屬有限。但是如果我們從今生的因緣跳脫出來,我們觀察我們曾經有很多很多生命,而每一個生命的受生都一定要有一個母親來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所以,我們從這樣的了解,我們可以確認,每一個眾生,不管是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他做我母親的時候,就跟我今生的母親一樣,對我們進行種種的呵護。雖然,他現在已經現出一個我不認識的形狀,但是他曾經做我的母親,給我的恩惠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在對眾生釋放善意的時候,你要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

所以說,你要修慈悲心,慈悲心最大的障礙就是漠不關心。我跟你沒有關係,你跟我也沒有關係。那你是不是離苦得樂,跟我沒有關係。那我們很難對眾生釋放善意。但是,這樣的沒有關心的思想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在流轉當中,我們跟眾生有密切的關係。就是母子的關係。當我們想到我們跟眾生有這樣母子的密切關係,我們就很希望的把自己的功德跟眾生一起分享。

所以,我們修出離心的時候,就進一步的修大悲心。大悲心的立足點在利他。利他心的立足點是你要在你跟眾生之間找到相互的關係。這種關係,最好的關係,就是母子。這個就是大心普濟覺。我們希望我們所修的功德,跟一切眾生共同分享。這個就是我們菩薩在通過無常無我的,空假中三觀的觀照以後,產生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誓願。

最後,我們看甲三的結嘆。大家請合掌。

甲三、結嘆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好。在這個結嘆當中,佛陀把這八種菩薩道的法門,它的傳承,做出一個說明。佛陀以過去的菩薩,現在的菩薩,跟未來的菩薩,所謂的三世的菩薩,來做一個證明。先看過去的菩薩,他是怎麼修行的。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過去的菩薩也是通過這八種法門而產生的覺悟。就是「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已經在這個地方成就了。就是說,這個法門是一個真實的道。所謂的道就是,它有到彼岸的能力。我們今天修一個法門不能夠說,你今天打妄想,想出一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不是離苦得樂,也沒人知道。那你只好去try。但是,佛法不是要我們去try,因為這個失敗的話,這個太嚴重。所以,這個法門,過去的菩薩已經成就了,這個地方已經有人走過了。這個地方就是講,過去的菩薩已經因為這八種法門的修學,而達到了覺悟的功德。

來看第二段。現在的菩薩是怎麼修學呢?【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現在的菩薩,他在自利的功德上,也是精進的修學這八種的聖道。一方面修習智慧,一方面修習大悲,內心當中,安住法身船,當然佛法的法身是講智慧了。至涅槃岸。以智慧的觀照來引導我們修福修慧。這個是講到菩薩成就內心的自受用的功德。當然,菩薩自受用只是一部份,他還有他受用的功德。復還生死,度脫眾生。菩薩有大悲心,來到眾生的塵勞世界,也是以這八種法門來開導一切眾生。使令眾生覺悟生死的痛苦,捨離五欲,修習聖道。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覺生死苦。

我們一個人那,果報體,是先業所感,過去的業所感,一定會有很多痛苦。但是,這個痛苦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這個叫做痛苦。那這個,連佛陀都害怕了。你根本就不想出離。那這樣子,佛法就對你沒有辦法了。因為,你還不知道怕。當然,你不知道怕,就是你不知道真實相,你才不知道怕。所以,藕益大師說,你真實的研究佛法,明白生命的真相。「曠觀無始輪迴",過去,你曾經在三惡道受很多痛苦,假設你不解脫生死,你以後也很可能到,未來的生命很多的痛苦等著你。藕益大師說,你一定會產生進步。你如果學習佛法,你一定會怕。當然,這個怕就是你想要進步的動力。

如果一個人不想改變自己,我做個生死凡夫也很好,佛法對你的幫助就有限。就是說,你一定覺得你現在的生命所不足。你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命。你有一個追求安樂的希望。這個時候,佛法對你就有幫助了。當然,覺生死苦,你才能夠安心的修心聖道。你才會在你的生命當中,不管你有多忙碌,你會強迫自己撥出一點空閑的時間,來修習聖道。就是說,你自己要有生命的規劃。

看未來的菩薩。【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能夠經常的來受持,憶念這八個法門,我們能夠滅除很多很多的生死重罪,能成就菩提的功德,就很快的成就無上的菩提,永斷生死,常住快樂。這八個法門,的確能讓我們離苦得樂,是真實不虛的。

這個《八大人覺經》,我們可以這樣子講,一個修淨土的人,你一定要研究阿彌陀經。因為阿彌陀經把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因地的修行,簡單扼要地做了說明,文簡意賅,詞約理富。我們也可以這樣講,你修聖道門的,《八大人覺經》你是必讀的。你可以在八個法門當中,先建立整個菩薩道的架構。

所以,《八大人覺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地位,就好像阿彌陀經,在淨土宗的地位一樣。你可以在非常短暫的時間,掌控它的綱要。當然,對我們末法眾生,境緣粗惡,善根淺薄,就特別的契機了。好,我們今天跟大家研究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達照法師:覺悟要在身心功夫上點滴做起

所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大家正因為知道了以後,...

心的覺悟

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

釋迦佛抬頭悟道悟的是什麼

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

看破,放下,覺悟

俗云:「無事天地寬, 有事天地窄。」這句話是說,如...

和黑王的醒悟

《大乘方便經》上卷中,載有一則和黑王因母親生病而受...

你們是最快樂的人

至於宇宙,則是每一個宗教都會談到的。釋迦牟尼佛在經...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

三十歲後始覺悟

在人生最底層也不要放棄飛翔的夢想 我的人生幾乎是從最...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做事不執著,並不是隨隨便便做

問: 師父教我們不執著,但如不執著,事情如何能辦好...

泰國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開示

★切記!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禪坐,而是為了捨棄。我們不...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

【推薦】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

如何理解極樂世界的方位

釋迦牟尼佛說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執著...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國師與皇帝

清朝順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國師入宮,請示佛法,順...

【佛學漫畫】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曆計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完全...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玫瑰與刺

在為玫瑰剪枝的時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滲出拇...

離欲解脫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一位...

惡口傷人的果報

惡語傷人時人們一般會拿直爽作擋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來修學

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要掌握一個原則,站在佛...

知識份子來學佛有幫助嗎

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

彌勒笑什麼

大凡走進漢傳佛教寺廟第一山門,都會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佛教詞典】任持差別

任持差別者,謂滿大劫阿僧企耶,福智資糧圓滿故。...

【佛教詞典】勝果道

指趣向勝果之道,即望勝上之果而欲趣求之道。又稱勝勝...

【視頻】文殊菩薩發願記

文殊菩薩發願記

【視頻】聖嚴法師《面對困境 克服障礙》

聖嚴法師《面對困境 克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