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達照法師:覺悟要在身心功夫上點滴做起

達照法師  2011/04/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所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大家正因為知道了以後,對所知道的東西非常注意,對知道的這個本身卻忘記掉了,所以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走丟了,把自己給丟了,真正安詳自在找不到了;因為在保持知的狀態下,對於善惡苦樂你會有直接的反應能力,如果你保持了這種覺知,不隨自己的念頭轉像達摩祖師說:「內不隨心轉,外不被境遷,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心像牆壁一樣就是內沒有動搖,內心無喘,喘就是喘氣、喘息、揣摩,內心不動,外所有的緣都停止了,腦子裡面沒有任何的概念、沒有想法,能不能找到感覺?內沒有動搖、外沒有概念,其實也不是什麼玄妙的事情,就是簡單地把想法放到一邊去,只要你把這些想法往邊上一放,你自然是最殊勝的。

天地萬物與我同根,其實這個宇宙法界之所以有相、有生滅、有輪迴、有成住壞空,都是由這一念無明的根而顯性出來的。那我們現在讓大家把所有的念頭都放下來以後,能夠體會一下它這個非常奇妙。你沒有想法,確實腦子裡面也沒有想、也沒有概念,但是我講的每一句話你都聽得特別清楚,眼前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動作,我看得也特別清楚。你不需要注意哪一個人,所有的人同時動起來你都能看到,因為我們就有這個功能,像鏡子一樣一下全照到。所以只有在這種狀態下,雖然還沒有見道、還沒有開悟成佛,但是你已經到了道的邊緣;雖然還沒有了生死,已經到了生死的關頭,這個關一破出去本參就破掉了。那麼如果大家專門想了生死的、想修行的,在這種狀態下時間越久,對於現實輪迴的種種現象、種種因果緣起,你會看得越來越清楚;對自己曾經遭受的苦難,或者內心的貪瞋癡帶來的一些負面的情緒和報應也會越來越清楚,雖然沒有了生死,智慧和定力在這地方已經開始培養起來了。

所以佛法雖然深廣無涯,三藏十二部經典汗牛充棟,但是我們如果把它拿來用,完全不離開我們的身心。因為凡夫著相,所以佛菩薩就非常慈悲,通過我們行為戒律這些教育,讓我們身體先規範起來,當你身體規範起來以後,真正需要解決的是我們的心理問題。所以戒是基礎、定是方法、慧是目的,開智慧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真正目的,只有開無漏智慧才能夠了生死,才能夠度眾生,大智慧、大定力的培養,就是在我們這兩個階段:一個是你從外面向外的著相,著壞相變成好相、不守規矩變成守規矩;內在的就是你看住你的妄想,來來去去到處是什麼規律、什麼是慣性?煩惱也是煩惱的慣性,生氣也是生氣的慣性,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再進一步,看你內在的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心時候的安寧。

有些人說,師父講的時候我能夠體會一下,一講完了我就不行了,在這裡還行出去就不行了。事實上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是你對這個不重視,你還是覺得在那裡打妄想更重要,在那裡流浪生死更重要,沒有感覺到可以從妄想生死這個狀態下轉換過來。佛法的範圍很廣很廣大,你哪怕在寺廟裡面舉一個手、點一下頭、甚至在寺廟外面看到寺廟一想到這裡面有佛這都是種下善根,但這些善根要一直到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種你想修行的力量,這個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金剛經》裡面說:能夠聽聞《金剛經》的人,能夠知道無我、性空,聽到這個法的人都是不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是從無量百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

佛度眾生的範圍是很廣的,從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那麼我們大家對照自己,從人生的這種健康、福報來對照自己,如果我們具足了五福,昨天講的就是長壽、富貴、康寧、有德、善終這叫五福;如果我們不俱備五福,那就是短命、貧窮下賤、心不安寧、缺德、不得好死,沒有五福的人他的結果就是這樣。所以從現實的角度,我們一定要把握這個法界的總原則它是一種業力,就你可以觀察這種業力、這種行為的習慣確實在我們的生命中,乃至所有的眾生的生命中貫穿始終的就是這種慣性。想自覺的人要從自己的慣性中開始改善,想覺他的、想改造社會使國家社會眾生更加幸福安康的,你也要從自己內心中開始改善。世俗的偉人他是降服別人,但是降服不了自己的,我們大家有沒有想降服別人,但自己的煩惱生起來了降服不了的經歷?很偉大的人,聖人是靠降服自己來感動別人的,當我們自己心的問題解決掉了,你的心完全沒有問題了,你這個心無論到什麼地方是一個寶,一定會放光的,跟你有緣的眾生一定只能得到你的好處,不會得到你的壞處,因為你從你內心中、清淨的心中散發出來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智慧的和慈悲的。

所以我們要親近三寶,要對佛菩薩非常的感恩,要憶念三寶、憶念佛菩薩,因為我們想到佛菩薩,佛菩薩給我們的信息絕對一點點負面的東西都沒有。但是凡夫眾生就不一樣了,他給你好處的同時希望你給他好處,所以從自己改造的核心是我們心情的改造,心情改造的核心是你要把握自己沒有妄想的狀態、寧靜的狀態。比如說你身體要保健該做什麼?需要吃營養、需要地水火風調節自己,現實正常進行的總開關就抓在自己的心裡,所以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學習佛法的總綱領、總的鑰匙已經在你手上了,你隨時想把自己的心打開就可以打開,想把自己的智慧開發出來隨時都可以開發出來。心的力量可以把整個世界毀壞掉,也可以把整個世界創造起來,十方世界都是由這顆心的力量創造起來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浪費這麼強大的力量,不管是哪一道的眾生,不管你現在的身份、地位、知識,或者你的大腦思維如何,只要你能夠看到你心的力量是超過一切的,覺悟就是自覺從自己開始。一層一層地看到自己的心,然後看到心以後自然煩惱斷掉,那自然後面生起來的一些慈悲心就是覺他了。按照這個原則我們生生世世地努力下去,跟你有緣的眾生都契入在覺悟的路上,那叫圓滿成佛了。當然我們如果觀察自己的心要成佛,好像感覺雖然有一定的方向感,但是比較難,所以我們還需要有一些榜樣,就是看看佛菩薩、祖師大德,了解他們怎麼一步一步從哪些方法去覺悟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用覺悟奉獻來提升我們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們相聚洗心禪寺,這是緣...

佛陀從他的娶妻生子當中悟到了什麼

這一科講到教主略史,就是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一生簡略...

背娑婆而向極樂

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宏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

羅狀元醒世詩

一 富貴從來未許求 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 不...

為什麼要移民到極樂淨土

我們了解淨土總要,首先要了解淨土是怎麼生起來的,穢...

星雲大師:覺悟的生活

我們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裡糊塗的過一生,有的人卻...

覺悟不能代替

臨濟禪師將圓寂時,曾開示弟子道:我入滅後,你們不可...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達照法師:人生的現象

每一個人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上,都能體會到人生百態。縱...

達照法師:得定的過程

初禪得定,需經過粗住、細住、欲界定(明鏡暗鏡)、未...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念藥師佛夢佛治癒癌症

如果我們的身體有任何不舒服、包括各種各樣的病痛,我...

我們不僅是極樂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念自性佛是不是也是念阿彌陀佛

每個人都有佛性。念自性佛,問題是我們雖然有自性天真...

別人影響不了自己的光

剛工作不久的徒弟滿腹委屈地回到師傅身邊,抱怨道:公...

念佛就是無與倫比極為深妙的禪

禪這個詞含義很廣泛,有世間的禪,有出世間的禪,有祖...

一位開火鍋店女老闆的懺悔

我開火鍋店開了十幾年,沒學習傳統文化之前,不知道珍...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實實,不要去惑眾騙人

『方便妄語』:就是種種顯異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

拜佛姿勢圖解

第一.站立姿勢.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併攏,手肘自然彎...

是否適合做夫妻的10個標準

現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來越低,離婚率高居不下。...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

原文: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

【推薦】邪淫極大損害人的福報

很多戒色文章都會講到邪淫會影響一個人的運氣,手淫也...

這放不下,那丟不開,哪會相應啊

這人吶!在佛法中就怕沒有一點染,沒有一點信心,那就...

下品三生分別要住胎多久才見佛

問: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別要住胎多久才見佛? 大安法...

【佛教詞典】三色

(一)指五根、五境、無表色等三種色法。(一)五根,即眼...

【佛教詞典】五心縛

【五心縛】 p0257 集異門論十二卷七頁云:五心縛者:雲...

【視頻】一代高僧明暘法師

一代高僧明暘法師

【視頻】大安法師《迴向的利益》

大安法師《迴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