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應用

淨界法師  2021/11/13  大字體  護眼色

第3講

我們昨天講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佛教徒對人生的看法,就是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會出現,背後是有它的因緣的,我們說是事出必有因。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會碰到什麼事,這跟過去生的因緣是有關係的。諸法因緣生,到底什麼是因緣,這是一個關鍵。因為誰掌握了因緣,誰就能夠掌握解脫,因為生命是由因緣來掌控的。所以我們把握了一個清淨的因緣,當然會出現清淨的功德。那麼所謂的因緣,從大乘的思想來說,就是你當下的一念心。所以,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心一動,這個就是一個因緣。可能是一個染污的因緣,使令你繼續流轉生死;它也可能是一個清淨的因緣,讓你往生淨土。所以我們的內心其實是在不斷地創造一種來生的因緣。所以,我們了解內心乃至於去改變我們的內心,這件事就變成非常重要了。

在本經當中是把我們的內心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一種雜染的心,一個是清淨的心。雜染的心跟清淨的心最大的一個判定方法,本經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內外來判斷。只要你這個心是向外的,不管你是有多好的理由,只要這個心是向外攀緣的,它就把它判定這個是雜染心,攀緣心。即便你是佈施、即便你是持戒,只要你心是向外境去攀緣的,通通是生死的根本。那麼我們遇到外境的時候,我們心是向內安住的,這個就是清淨心,涅槃安樂的根本。所以,本經很簡單,就是從內外判定你的整個生命的因緣。也就是說你的一生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時間都是向外攀緣的,只有在做功課的時候少數時間是向內安住的,就表示你的生死業力強過往生的業力,不管你是造善、造惡。因為你那個根本是生死,它的結果一定是生死。如果你是造善,那只是一個安樂的生死果報,如此而已。所以,我們在本經當中,本經的重點就是把一個好人怎麼樣轉成一個道人。

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的聖像,所以我們皈依三寶,我們攀緣苦惱眾生,所以我們生起慈悲心來佈施放生。剛開始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初學者一定是攀緣外境,阿難尊者他的示現就是這樣,先攀緣外境。但是攀緣外境產生的一個善良的心有什麼缺點呢?本經講到有兩個缺點。第一個,它是不安穩性的。因為你的心向外攀緣,外境是變來變去的,而且你做不了主的。所以你看我們一個初學者就覺得弟子心不安,因為外境動得太厲害了,而且它要怎麼變你也沒辦法控制。所以你要覺得心不安,那表示你心住在外境,你開始在產生攀緣心,因為攀緣心的特點第一個是不安穩性。其次,攀緣心最大的過失是輪迴性,它會啟動你生死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的力量。

什麼叫輪迴性呢?印光大師開示得很清楚,他說,我們依止善念來修習佈施持戒,這種善業是夾雜惡念的。他說我們在造善的時候假設攀緣外面的人事,我們在造善的時候我們心中是貪愛來生的果報。說你為什麼願意佈施呢、你為什麼願意持戒呢?因為我希望透過佈施持戒去創造來生的安樂。所以,我們隱隱約約在造善的過程當中對來生的果報是一種愛取的煩惱,所以我們造善的過程當中是夾雜惡念,這個在《楞嚴經》上說是善中有惡。那麼這會有什麼結果呢?因地是善中雜惡,到得果報時候,安樂果報現前的時候,因為你過去生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想法嘛,所以你安樂的果報現前的時候,大富貴的福報現前,你肯定放逸。因為你因地的時候就把這個因種種下去,你當初為什麼佈施持戒?你就是為了這個嘛。所以你的理想、抱負現前以後,你心中念念就是不忘這個大國王的果報、大富長者的果報,一現前,你就開始放逸。放逸的時候就會帶動我們的煩惱跟罪業,第三世就墮落了。

印光大師說叫作三世冤。第一生生起有漏的善念,第二生產生有漏的果報,第三生正式墮落到地獄去了。那麼這個地獄的果報基本上來說,表面上是第二世的放逸造成的,但是從遠上來推,其實你第一生的時候,你在造善的時候對人天安樂果報的的愛取,其實以印光大師的標準,你已經把第三生的地獄給種下去了,就是善中有惡。但是到了地獄以後呢,你遇到了痛苦,你就起慚愧心,慚愧心慢慢增長了,痛苦到極限的時候,惡中有善,我們在起放逸的時候有慚愧心,所以得果報、痛苦果報、刀山油鍋出現的時候,又刺激我們的慚愧心,我們又開始起善念,所以三惡道果報結束以後,又報到人天去了。

所以,這個輪迴性就是說,當我們是以攀緣心在起善念的時候夾雜著惡念,把安樂果報享完以後,變成地獄的果報出來,從地獄果報痛苦結束以後,因為慚愧心的力量增長了,又變成人天,就構成我們生命的輪迴性。善中有惡,然後善到極限,善極生惡,然後惡極生善,就構成我們生命的一種上下的輪迴。所以假設我們不修《楞嚴經》,我們的生命大概就是這樣子,安樂、安樂、安樂,然後就痛苦、痛苦、痛苦,痛苦久了起慚愧心,又開始安樂、安樂、安樂,安樂久了又起放逸,又開始痛苦、痛苦、痛苦。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個好人轉成道人的原因。因為你是一個好人,你離不開輪迴的力量,你所起的每一個善念就夾雜著愛取的惡念,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怎麼辦呢?關鍵就是你向外攀緣。善業沒有錯,我們今天講,佈施沒有錯,持戒也沒有錯,這都是佛陀所製定的法門,錯在我們錯用心了,我們不應該用這個心態來修佈施,不應該用這個心態來持戒。是心態有問題,不是法門有問題。

所以,《楞嚴經》希望我們一個修學人從一個善良的心要提升到一個清淨心。就是怎麼做呢?把心帶回家。你不要在外面攀緣,你要能夠向一念的清淨心安住,以一念清淨心的角度、以不生滅心的角度來行佈施、來持戒、忍辱,你所造的善業就不是輪迴的安樂,而是一個出世間的功德,而是一個淨土的莊嚴。所以當我們心態改變的時候,我們來生的生命也就改變了。你本來來生是做一個大國王的,誒,轉成淨土的莊嚴。因為什麼?因為你生命的因緣改變了嘛。我們由於過去的因緣創造了今生,我們也就認命了,事到如今後悔無益。但是我們不希望來生繼續如此,所以我們今生必須做一些改變。你今生的心態改變,你來生就能夠改變。《楞嚴經》就是從今開始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時候你來生的生命才能夠徹底地改變。

那麼應該怎麼改變呢?本經它有它的方法。我們看經文就很清楚。我們看講義。改變我們的心態,在本經的開示當中是兩個重點。第一個,從假入空以明安住。本經當中是以阿難尊者為主角,阿難的示現就代表我們凡夫的一個相貌。那麼,第一個是先修空觀,讓你的心安住下來,不再隨順妄想而轉。第二個是修假觀,重新再建立一個新的想像。第一個是遠離我們過去的想像,空觀就是破妄,破除妄想;假觀又創造一個新的妄想,比方說念佛的妄想,比方說菩提心的妄想,比方說六波羅蜜的妄想。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又生起一個假觀的妄想,又去創造來生。所以,空觀是安住當下,假觀是創造未來。所以在本經當中,整個心態的改變就是空觀跟假觀的應用。到了經文我們會詳細地說明。大方向就是:菩薩以空觀為住,以假觀來做一個調整、一個調伏。

我們先看第一段,丙一、從假入空以明安住。

菩薩第一件事情先修空觀,先破除心中的顛倒想,把心安住下來。這個地方有三段,丁一、達妄本空,丁二、知真本有,丁三、結示法要。在修空觀的時候,我們要觀想妄想的本質是空寂的。妄想它只是一個你的根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根境的碰撞產生一個想像,這個想像它只是一個暫時的相狀,它沒有實體的。為什麼沒有實體,到經文,佛陀會詳細地開示。達妄本空就是你要改變妄想第一件事情,因為你要不曉得妄想是空的,你很難改變它。這裡面有五段,戊一、征起緣心,戊二、喻明調伏,戊三、牒其內執,戊四、正破非內,戊五、結示本無。先看第一段,佛陀先用阿難尊者他的一段過程來解釋攀緣心的相貌。我們先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舍生死。」

這段經文是怎麼回事呢?是說,阿難尊者示現是凡夫,標準的生死凡夫。阿難尊者他出家以後是做佛的侍者,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出家已經十二年。有一天,阿難尊者在結夏安居的時候他出去托缽,他一個人出去托砵,那麼他托缽的時候遇到摩登伽女,摩登伽女是一個淫女——就是賣淫的女眾。他跟摩登伽女過去是五百世的夫妻的因緣。我們都知道我們很難擺脫過去的因緣。摩登伽女一看到阿難尊者的時候,因為她過去生是跟阿難尊者有恩愛的想像,所以她那個恩愛的種子還在嘛,所以她的眼根看到阿難尊者的時候,她那個沉睡的種子就醒過來了,就對阿難尊者產生一個愛取的妄想。

從經文來看,阿難尊者應該也動了念頭,他對摩登伽女也動了一個愛取的妄想。兩個妄想就產生感應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已經墮入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淫躬撫摩,將毀戒體」。但是阿難尊者畢竟是出家十二年的一個出家眾,所以在緊要關頭他的戒體產生了力量,他這個時候內心產生另外一個抗拒的力量——不可以!我已經出了家,我已經受了戒。所以這個時候這個戒體開始在觸動阿難尊者的善根,但是他的妄想的勢力很重,那麼這個時候,妄想跟戒體兩個真妄交攻,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就憶念佛陀,「世尊慈悲,寧不救護?」我這個時候需要你幫忙,你可不可以幫我一下呢?我們知道,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諸佛有應。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憶念佛陀,佛陀那個時候正在吃午餐,佛陀草草地吃完,立馬叫文殊師利菩薩拿著楞嚴咒「將咒往護」,去救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出事情了,趕快去救他。文殊菩薩以神通力到了現場,持楞嚴神咒。阿難尊者當時他為什麼被迷惑?某種程度是因為摩登伽女用大梵天咒去迷惑他、去刺激他的妄想。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到現場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是持楞嚴咒,破障,把那個咒的邪惡力量破掉。阿難尊者從妄想中醒過來,摩登伽女也醒過來,文殊菩薩把兩個都帶回來。

帶回來以後,阿難尊者看到佛陀,非常地悲痛。出家十二年,「一向多聞,未全道力」,落到這個份上,所以他請佛陀開示,我到底是哪裡出了毛病?為什麼我出家十二年,我每一堂功課該怎麼做還怎麼做,該修四念處我也修四念處,為什麼遇到摩登伽女的刺激,我還是做不了主呢?「身雖出家,心不入道」。那麼這個時候請佛陀開示。

佛陀這個時候並沒有馬上開示修學的法門,他先把病根找出來,你為什麼會這樣?事出必有因嘛,佛陀先找原因,你看經文。前段的序分我剛剛介紹過了,那麼到正宗分的時候,佛陀就問阿難尊者一個問題。他說,我今問汝,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當初發心要出家,你阿難尊者是王子嘛,你願意舍棄世間的五欲,跟隨佛陀出家,過清苦的生活,那你當初你說是攀緣佛陀的相好,你為什麼出家呢?你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嘛。你說,哎呀,我要出家的話,我沒準也像佛陀一樣長得這麼莊嚴。那麼你依止佛的相好而出家,你當初是將何所見?誰為愛樂?你那個能見的心是誰?那個愛樂的心是誰?把見跟愛樂,見是一種感受,愛樂是一個想像,佛陀先按定這兩個病根,就是說,你當初的感受在哪裡,你當初的想像又在哪裡?阿難就白佛言說,他就很誠懇、很坦白地說,其實我當初見三十二相產生愛樂,是用我的心跟目,用我的眼根接觸佛的三十二相產生一個美好的感受,然後用我的第六意識又產生很多很多的想像,由於這兩個美好的感受跟想像呢,來刺激我願意舍離世間五欲的快樂而修學聖道、了生死。

那麼這段經文,蕅益大師說,佛陀在治病之前,先找出病根。阿難尊者的病根在哪裡?生病是有病根的嘛。你看我鼻子過敏,病根在肺部。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根,那麼煩惱也是有它的根。那麼我們為什麼好端端會起煩惱呢?你為什麼會犯罪呢?它有它的根。根就是感受嘛。他遇到境界的時候,他產生美好的感受、產生顛倒的想像,然後就住在感受、住在想像,他肯定要造業的嘛!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說,心想事成,對不對?心跟想有沒有一樣?不一樣。心是不生滅的,眾生本具的,但是心跟外境沒有關係,你不管外境有沒有刺激我,我心就是心,那個明瞭的心性、現前一念心性叫作心。想像它是要外境刺激的。外境刺激你,你才會「乓」,產生一個想像出來。本經上說什麼叫心呢?平靜的大海叫作心。什麼叫妄想呢?境界風一吹,大海當中產生一個水泡,就是妄想。心是一個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明瞭性。本來我們應該安住在一念心的。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喜歡活在妄想,我們喜歡住在水泡。這個地方是道出了一切眾生的病根。打妄想是可以理解的,有情眾生哪一個不打妄想?因為你前生打很多妄想,它肯定有等流性嘛。但是我們不應該住在妄想裡面。

所以本經它沒有告訴你不打妄想,因為不打妄想是強人所難嘛。你第一念根境接觸的時候打了一個妄想,但是你馬上迴光返照——它是因緣和合的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上去你就完,你就造成了:第一個、你身心不安穩,第二個、啟動了生死的力量,造成輪迴性。所以在這個地方,佛陀先把眾生、阿難尊者的病根找出來,說你當初發心出家,你見我的相好,你是用什麼來見、用什麼來愛樂呢?就是你的感受跟想像這兩個是生死的病根,因為我們住在上面,就帶動了輪迴的力量。

看第二段,戊二、喻明調伏。前面把病根找出來,這個地方講如何調伏。看經文: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士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我為什麼要問你這樣一個問題呢?說為什麼今天我已經起顛倒了,我已經產生愛取煩惱了,你就告訴我怎麼對治就好了,你為什麼還要問我說,你當初是發什麼心呢?佛陀就解釋說,正如你所說的,因為你用這種感受而產生一種想像,而這樣的感受跟想像就是你的心跟六根的結合。這個「目」它是一個六根的直覺的感受,第六意識的分別產生很多的想像,這兩個是你的問題點吶。你今天是要調伏它、要消滅它,你不知道你的感受跟想像的處所,你就很難去調伏它了。為什麼這樣講呢?比方說一個國王,他有很多的珍寶,但是不幸的是他的珍寶都被盜賊侵奪了,這個國王受不了了,他發兵討伐盜賊。那你要討伐盜賊你是不是應該知道盜賊在哪裡呢?我們今天了生死,那你得知道為什麼你有生死呢,生死的病根在哪裡呀?你不是說,我從現在開始我不吃飯、我不睡覺,就了生死。吃飯跟睡覺跟了生死是兩碼事,這沒有關係的。你說我從今天開始我就不躺著睡覺,我就坐在這裡,那也沒關係的,這跟生死沒有關係的,你躺著睡覺跟坐著睡覺,這跟生死也沒關係的。所以,關鍵在哪裡?就是說生死是有原因的。我們講,每一件事的的出現,春天為什麼百花開?秋天為什麼黃葉落?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生死輪迴亦復如是。

我們看生死輪迴的原因在哪裡,看下一段,會使令我們眾生一次一次在三界流轉的關鍵在於——心目為咎,道出了我們無始劫的病根。心是想像,目是感受。我們的內心的感受跟想像是生死的根本。

我們大概都知道文昌帝君的故事啦,對不對?文昌帝君他十七世是個好人,是個士大夫嘛。他前面的十七世,他做官的時候是為國為民,想的就是怎麼為國家謀福利、怎麼為老百姓謀福利。所以他積聚很多的善業,善念跟善業的結合,所以他生生世世產生一個好的循環,都投身在一個富貴的家庭,投身在一個做官的家庭。到了第十八世產生了變化。十八世的時候他投身在漢高祖的家族。漢高祖他有一個正式的妻子是呂后,他有一個愛妃叫作戚夫人,戚是於我心有慼慼焉的戚,戚夫人。漢高祖晚年是寵愛戚夫人的,那呂后就不高興啊。但是漢高祖還在,呂后也不能有所行動。漢高祖一死了以後,呂后就掌權,就把戚夫人抓了以後,砍掉雙手、砍掉雙腳,鼻子削掉,耳朵也削掉,丟到糞坑裡面去了。那麼這個時候,文昌帝君他因為十七世的善業跟善念的力量,他是做一個趙王如意,他封為趙王。因為漢高祖知道他死了以後,恐怕戚夫人母子有問題,就把趙國封給他,但是趙國封給他也沒用,呂后用計謀把趙王如意把他騙回來,把趙王給殺死。但是趙王如意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十七世的善業力,福報特大。所以他死的時候,他就起邪願,他說,我今天跟你無冤無仇,你這樣子陷害我們母子,我來生肯定報仇,我放不過你的。他一念的嗔心,打了這個嗔心的妄想,當然他也住在這個妄想,所以他來生變成一隻大毒龍。這個故事很多,我們就不詳說了,總而言之,這條毒龍後來就是害死了三千多人,一念的嗔心的刺激之下害死了三千多人。後來他失去了神通、也失去了福報,落在熱沙當中,身上長滿了毒蟲咬他。後來釋迦牟尼佛跟他有緣,因為他在十七世當中有一生,他曾經為了佛像的事情向國王勸諫,說這個佛像,這個印度來的佛像,這是個聖人,我們不能把它隨便放,要蓋個佛塔去供養它。他因為有這樣的因緣,跟釋迦牟尼佛結了一個善緣。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他障礙的時候現前,為他開示,把他的嗔心、妄想給化解掉,後來脫離的毒蛇身,又變為人道。所以我們看文昌帝君他十七世的流轉,完全是一種善念的力量在流轉,到了第十八世,產生惡念。

所以我們常說,流轉三世中,是誰在流轉?我在流轉——不對!哪有我呢?其實,經典上說,就是那一念妄想在流轉。怎麼知道妄想在流轉呢?諸位想想看,你來三界的時候,你是怎麼來的?你帶來一件衣服嗎?沒有嘛。你是一念的妄想而來嘛,一念的妄想而投胎嘛,你的妄想跟父母的父精母血結合,色心結合來投胎,所以你是一念妄想來的。那你走的時候帶走什麼嗎?也沒有啊,你也是一念妄想走嘛!那麼徹悟禪師就說,你剛開始是一念妄想而來,走的時候也是一念妄想而走,那你中間是什麼?當然也是妄想嘛!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考考大家對因緣觀的功力到什麼程度。你們覺得善念比較重要還是善業比較重要?對你來生的影響,善業比較重要還是善念?哎,對了,不錯!教理基礎不錯!善念是主要因素,善業是一個助緣。就像你今天種蘋果,你一定拿蘋果的種子嘛,你拿葡萄種得出蘋果嗎?不可能,因為你這個親因緣是種子;善業是助緣,是陽光、水分,是讓這個水果長得更漂亮、更大而已嘛。你來生往生到哪一道,跟你的善業沒有直接關係啦。所以,在戒律裡面講一個觀念說,一個人如果不斷做慈善事業,他看到眾生苦惱,花錢佈施,做很多慈善事業,但他經常起惡念,他老是想的都是殺盜淫妄的惡念,諸位知道這個人來生會去哪裡,諸位知道嗎?戒律上說,他會往生到畜生道,然後他在畜生道享用他安樂的果報。這個狗啊,別人對他特別寵愛,他有他專人的人照顧他,他有他專人的醫生,他吃東西有人照顧他的,因為他的善念是關鍵。所以你不要以為你造善業來生就到人天道,不是!到人天是要有善念的。天台宗講種姓,你要有這種善的種姓,你才可以往生到人天。所以,一個人經常起惡念,雖做善法,他是墮落到畜生道去享安樂的果報。所以你的思想、你的善念是整個三界的一個主導者,而善業是一個助緣。我們應該是這樣講,佈施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但這個安樂的果報不一定表現在人天當中,不一定,也可能表現在畜生道。你看有些畜生道福報比我們福報還大。你看美國那些人對寵物的照顧,福報大過我們,但是它是一個畜生,它不能修學佛法,障礙。

所以這個地方講,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六道輪迴的關鍵在於你心中的想像。你開始有妄想的時候,你就產生六道輪迴。生死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你開始打妄想的時候,你就有生死。所以這個地方先找出問題點。

所以說,我們今天講破妄想。破妄想不是把它的相狀破掉,因為相狀是破不掉的,妄想還是妄想,但是破它的根——覓之了不可得,就是妄想是沒有根的。佛陀是找它的根,因為你把根破壞,它根本沒有實體,它只就是一個,什麼叫妄想呢?哦,你的眼睛看到這朵花,突然間打一個妄想。就是根境和合,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妄想基本上,你不管它,它會自然消失掉。問題是我們多事,我們根境碰撞的時候產生一個妄想,然後我們就住在妄想當中,就使令這個妄想的勢力開始有生命力,開始活躍起來,就開始造業了,就為來生開始在累積來生的力量。所以,當你知道達妄本空——妄想是本空的時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住在妄想,因為你消滅不了妄想。你一消滅它、你一抗拒它,它反抗力更強。所以要知道,不要抗拒妄想,你不是它的對手,我們都不是它的對手。

《楞嚴經》把妄想分成兩類,第一個是表層妄想,這個是很簡單對治的,比如今天吃飽了沒有、吃什麼東西,這是表層嘛。但是它有一種深層的妄想叫堅固妄想,這個妄想你很難對治的,你只能夠無住。你知道它起來,你只能夠保持覺照,我不隨你轉。堅固妄想你一抗拒它,你就糟糕了,你肯定被它吃掉了。我們遇到弱的敵人,可以把它調伏;遇到強大的敵人,你要閃。《楞嚴經》的思想是這樣,不能去抗拒。那我們現在不住妄想,關鍵就是說,你要先了解它到底是不是有實體。看這段,那麼這以下就開始破妄想了,它是沒有根的,它只就是一個根境和合的一種虛妄的假相。

好,我們看第三段,戊三、牒其內執,佛陀就正式地牒示內在的執取,就是說,妄想到底有沒有根呢?看他正式地牒示妄想的相貌。看經文: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我們把這個文消釋一下,先看佛陀的問,再看阿難尊者的回答。佛陀說,我現在問你,你心中的想像跟你心中的感受到底在哪裡呢?你那麼在乎你的感受、那麼在乎你的想像,你一有這個東西,你就一定要住上去。那我問你,它真的是有真實的體性的東西嗎?如果它有真實的體性,它一定有一個處所。你可不可以把它的處所找出來?阿難尊者說,這個很簡單啊,一切的眾生都是把心中的想像是在身體裡面嘛。想像力在哪裡呢?住在身體裡面嘛。阿難解釋說,你看,如來的眼睛就在佛陀的臉上嘛,那我的眼睛也在我的臉上,那我的想像呢就在身體之內。這個地方,阿難尊者的回答有兩個回答。第一個,他認為,眼睛在臉部,這個佛陀是同意的,那是一個色法。但是,我們的妄想是活在身體之內,佛陀是不同意,破這個妄想,它不是在身體之內。

我們看下一段,佛陀先舉出一個例子,再正式地破,說為什麼我們的妄想不是在身體之內。看經文:

佛告阿難:「如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園林。」「阿難!汝矚園林,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佛陀先要破除這個妄想沒有實體,他先講出一個譬喻,他說,比方說我們大家現在坐在一個如來講堂,這個講堂在祇陀林。祇陀林是一個很多樹林構成的一個地方,在樹林的中間蓋了一個精舍叫作講堂,所以這個講堂就在樹林當中。那麼這個祇陀林,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這個祇陀林在哪裡呢?阿難尊者回答說,這個講堂,這個廣大的樓閣這個講堂就在這個給孤獨園這個祇陀林的中間的地方,所以這個祇陀林是在講堂之外。就是佛陀講《楞嚴經》的地方是在講堂,外面很多的樹林就叫祇陀林。佛陀就說了,在講堂當中,你從講堂望出去,你先看到什麼呢?阿難尊者說,我先看到講堂的佛陀嘛,再看到講堂裡面的大眾,然後再往外面看,再看到外面的樹林嘛!那麼佛陀就說,阿難,那你看到樹林是用什麼方式來見呢?用什麼因緣來見呢?世尊,我在這個講堂當中,有很多的大門、很多窗戶都是打開的啦,我透過這個窗戶、透過大門,我看到講堂外的樹林。

那麼這段經文所要表達就是說,佛陀讓阿難尊者確認,我們一個人的眼睛的明瞭性、就是心的明瞭性是什麼?先見到近的地方,再見到遠的地方,對不對?你在講堂,你一定是先見到講堂裡面的人,然後再透過窗戶再看到講堂以外的東西。好!那既然阿難尊者認為,妄想的心是在身體之內,那應該先看到身體裡面的東西,再看到身體以外的東西,這樣才合理,對不對?你在講堂當中,你一定先看到裡面的人,再看到外面的東西,對不對?先看到近處,再看到遠處。這個合理吧?合理。好,那假設妄想是在我們身體之內,那它是不是應該先看到身體裡面的東西,再看到身體以外的東西,這樣才合理,對不對?好,看經文。

看第四段,戊四、正破非內。佛陀這個時候就正式破除我們的妄想是不在身體之內的,為什麼呢?他舉出一個例子。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瞻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佛陀就跟阿難尊者說,這個道理亦復如是。你在講堂當中,你先看到講堂裡面的人,透過窗戶、再透過大門,你再看到這個講堂以外的樹林。那佛陀就反問,是不是有一個人,「亦有」就是一種疑問,是不是有一個人,他在講堂當中,他竟然看不到近處的佛陀,卻看到遠處的樹林,有沒有這種人呢?阿難尊者回答說,不可能啊!他近處的佛陀都沒看到,他怎麼可能看到遠處的林泉呢?這個是不合道理的。哦,阿難尊者自己這樣講了,那佛陀就正式破斥了。看最後一段,正破。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瞭,若汝現前所明瞭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瞭,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好,我們看佛陀正式的破斥。那麼這個時候佛陀就跟阿難尊者說,正如你所說的道理,我們一念心它本身是有明瞭性的。假設你說你的妄想是住在你的身體之內,那你應該先看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才看到身體以外的東西,這樣才合理呀。那麼你縱然見不到心肝脾胃,你說,心肝脾胃離我太近了,我們看東西要有一點距離的,好,這個近距離的心肝脾胃看不到,那個遠距離的爪生髮長,你的手爪、毛髮的生長情況、你筋脈運轉的情況,你應該看得到才對呀!為什麼你竟然看不到身體裡面的筋脈的運轉,而你卻看到外面的東西?所以,從這個地方來判定——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既然看不到身體裡面而卻看到身體之外的東西,所以這個能明瞭的心在身體之內,是不合道理的。我們不可能先看到遠處、而看不到近處的,所以,妄想住在身體之內,是不合道理的。那麼到底妄想在哪裡?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

依此法門,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銷我億劫顛倒想

《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生死凡夫有資格學楞嚴經嗎

問: 我們生死凡夫有資格學《楞嚴》嗎? 淨界法師答:...

我們要遠離魔境,只有一個方法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三萬二...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要謙虛、勿驕傲

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薩、有羅漢、有天人。 我們人,...

幸福家庭必備的五個基本要素

一、溝通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到了...

起瞋怒心會引起的三種過患

第一是心遠離安樂。一個經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識...

古人論富貴貧賤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論語...

枉受輪迴之苦,難道不悲哀嗎

文鈔原文: 迨至眾生機盡,如來應息,而大悲利生,終無...

培養第二念的覺悟

我們一生當中你的造善造惡,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了。當它...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

下半場的人生需要做一些減法

天有黑白,月有圓缺,就人的健康和體力精力而言,人生...

貧女變皇后

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

悉達多太子的成道

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時,一日,取地上槁...

修習淨土的人常犯兩個毛病

整個淨土成敗的關鍵,就是在發願。我們心中都有很多的...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你為什麼不快樂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幸福不...

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

獲得快樂的三個要點

福新年有很多好聽的話,其中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佛教詞典】諦聽

梵語 ?ravana。受持經典之十種法行之一。即從心中明白...

【佛教詞典】非得

梵語 aprāpti。即不使法成就,稱為非得。為「得」之對...

【視頻】長春般若寺成剛法師安詳示寂紀實

長春般若寺成剛法師安詳示寂紀實

【視頻】妙境法師《阿育王與小沙彌》

妙境法師《阿育王與小沙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