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常懷生死之心,方有解脫之機

靜波法師  2019/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常懷生死之心,方有解脫之機

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是要執著現實,所以徒增煩惱!如果我們有抵抗和消化能力,那麼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就比如看電視,如果眼睛看直了,看完之後又胡思亂想,做夢都是電視裡的畫面,那麼就不要去看!

如果我們要歷事煉心,那麼就應當可以!觀想畫面假而不實,且不斷地變化,不斷地過去……如果能不執著,不罣礙,不在乎,那麼我們就是解脫者!此時即是真諦!不住世俗諦!

只是,我們在真諦上的歷煉,其實是離不開世俗諦的!離開了沒有著力點!所以請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人身,所面對的因緣!如果沒有人身,我們又如何去學佛呢!

如果沒有對生死切切的危機感,那麼又怎麼可能需要解脫呢?這就如同手心和手背一樣!只看到手心,沒有看到手背;或者只看到手背,沒有看到手心,這些都是錯誤的!所以佛法是真諦上的證悟!因為中道圓融,所以它離不開世俗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

不為富貴貧賤而轉移

歷代禪師寫詩者為數不少,往往禪境頗高,超凡入聖,成...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們的信心和願力,心清清淨淨地念,是要把心...

星雲大師《無常的可貴》

人是宗教的動物,人生只要有生死問題,就一定要信仰宗...

夢參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講講什麼呢?了生死。 我...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們解決不了見惑思惑的問題。沒有遇到出...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世間的事務,永遠了不了

修行要務,立願為先,建立大願為當務之急。菩薩又向眾弟...

佛教徒不可欺騙蒙蔽共同財產

所謂欺罔共財,就是欺騙蒙蔽共同的財產。比如兩人合夥...

積蓄的終會散失,享受的就此沒有

我們布施給別人:別人正是需要的,我們來幫助他;我們...

如是因如是果,還要去問誰啊

佛法中關於宿命通的一些看法,應該說,這是所有佛教徒...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

「膽識」是人生必備的重要條件

人在世間應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領,「膽識」就是必備的...

風水對後代子孫有沒有影響

常常有人問我,有沒有風水啊?我說有啊,絕對有道理,...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過去生中為長者子,正值燃燈佛住世,聽聞...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

世間人講公平,事實上並不究竟圓滿

中國傳統思想講到,做人處事要謙讓。謙,就是把自己的...

縱欲是以消耗福報為代價

當慾望的享樂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時,一些在傳統道...

常律法師:修持藥師法門的感應實例

藥師經云: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強功效

草莓又叫紅莓、楊莓、地莓等,是薔薇科草莓屬植物的泛...

如何理解極樂世界的方位

釋迦牟尼佛說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執著...

出家出什麼

如何才能培養解脫能力?應當從出離心開始。 其實,出家...

【佛教詞典】自業自得

謂無論善行、惡行,凡自身之所行,必由自身承受所造成...

【佛教詞典】作者

梵語 kāraka。指外道以我為天地萬物之創造、能造者。...

【視頻】佛說百佛名經(女聲讀誦)

佛說百佛名經(女聲讀誦)

【視頻】大安法師《2021年冬季佛七開示》(音頻)

大安法師《2021年冬季佛七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