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智圓法師  2021/08/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淨土法門有理有跡。理是內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於這一念心。跡是外在所現的修行。說到淨土妙理,就在日常起用中,從沒有離開,也就是前篇所說的「心淨、語淨、身淨就是淨自土」。從早到晚,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中的一切善根都迴向往生,就都成為淨土資糧。誤犯過失,誠心懺悔,迴向西方,也成為淨土資糧。

說到它的表現,早晨喝一杯茶的功夫,就能做淨土修持,不必整天固定在一種方式上,就是所謂的十念法門。此法是宋朝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忙、無暇修持的人設立的。今天事務繁忙的在家人,也可依之修持。

方法是每天早晨盥漱完畢,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最後念發願偈迴向。念完之後,禮佛三拜而退。沒有佛像,就向西問訊。

為什麼盡一口氣念?因為眾生心思散亂,又無時間專門念佛,盡一口氣念就是借氣攝心,心自然不散亂。但須隨氣長短,不能勉強多念,勉強了會傷氣。念佛聲音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適中,如此念十口氣,連續不斷。而且,只可念十口氣,不可念二十、三十口氣,多了也傷氣。

這樣做的原因:以散亂心念佛,難得往生,而此法能使心歸於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很大。(出於《印光大師文鈔》)修持法門有從低至高的九種品類,人人可以修持。即使罪惡之人,佛也不捨棄,只要迴心向善,就成為善人。所以,十念法門,人人都可以修。就像一間黑暗室,千年沒有光照,一燈照耀,頓時明亮。所以,即使殺牛宰馬的人,放下屠刀,也能修持,也能往生。

比如唐朝張善和,一生以殺牛為業。臨終看見群牛說著人話來討命。他驚恐萬丈,叫妻子說:「快請僧人為我懺悔。」不久,僧人到了,對他說:「《觀經》裡講,臨終惡相現前時,至心念佛,就能往生。」張善和說:「地獄相現了,太緊急,來不及取香爐!」他就左手舉火,右手拈香,面西懇切念佛,還沒念到十聲,就說:「佛來接我。」由此往生。

所以修持並不難,也不妨礙做一切世間事。做官不妨公職,讀書不妨求學,經商不妨販賣,務農不妨耕種,在公門不妨承事上級,出家不妨參禪。凡一切作為,都不妨礙。因此說:其修持工夫只在早晨喝一杯茶的時間上,就可以成為萬萬劫不失壞的資糧。人為什麼不修呢?

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就在「不離世法,能行出世法」。誰都能念六字名號,念得純熟,可以工作而不離修持。比如,掃地,可以邊掃邊念;走路,可以邊走邊念;洗碗,可以邊洗邊念……,以至於做一切不用心的事,都可以念。

比如,宋朝湖南人黃打鐵,原先是個軍人,後來以打鐵為生。每次打鐵時,邊打邊念阿彌陀佛,從不間斷。有一天,他托鄰居代他寫一首偈,廣勸人念佛。偈語為:「日夜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說完即安詳往生。

清朝有個木匠叫沈承先,七十多歲時,持齋念佛,專修淨土。手中斧頭不停,口裡念佛不斷。康熙十年三月,他預知時至,三天前即告別所有的親友說:「我要生西方了,以後不再見面。」又告訴兒媳:「明天是十五,我要往生。」第二天一早,他沐浴更衣,向西端坐,燒好香,趺坐而化。

以上兩位居士都把淨土的修持貫徹到了工作、生活中,用幾年功夫就修成了。

阿彌陀佛發下的宏願,是要普度法界一切有情。依仗願力,具縛凡夫即生就能往生淨土,這是體現了阿彌陀佛的方便力已達極點。沒有這樣方便至極的法,具縛凡夫怎麼能一生就超出輪迴呢?尤其當今時代,染緣熾盛,世間人每天從早到晚地工作,種種業緣牽纏一身,單憑自力,有幾人能得解脫?而淨土法,人人能修,人人有望成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大安法師:臨終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問: 總想去東林寺閉關,一直也沒有去成。幾年來經常...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師...

受持法華經,得往生淨土之益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慧律法師《你儂我儂,障礙修行》

我們之所以會在六道輪迴、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推薦】念佛越念越沒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聲,今年變成二千聲,明...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

對淨土法門要具足這十種信心

《莫道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九,修持...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身體隨著佛號節奏打拍子,這樣有利於攝心專注嗎

問:在坐念的時候,有些人的身體會隨佛號節奏而快速的...

曠劫以來,無一時一刻不在夢中

【原文】 古云:處世若大夢。經云:卻來觀世間,猶如夢...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則佛墮妄語矣

海陽禪人,遠參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請益...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遠離無益的苦行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

懺悔業障每天都要去做嗎

問: 請問師父,懺悔業障是否在向佛表達所做的業障之...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未必往生

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世間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

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

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

不要小看這五分鐘、十分鐘,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在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出一個觀念,它說初學者修學...

改過修行,終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

面對生死,捨身就能歡喜解脫嗎

最近,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家庭錄像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沒...

佛教常用讚偈

1.晨鐘偈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

惟賢長老《論「香光莊嚴」》

我這次經過廣德寺,很歡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動。因為本...

碰到緊急關頭要記得佛號

念頭一起來就是佛號,碰到緊急關頭也是這個佛號。這個...

【佛教詞典】無色界中有三勝生

【無色界中有三勝生】 p1090 瑜伽九卷十一頁云:又無色...

【佛教詞典】三科揀境

即天台宗論觀心之境,於圓頓止觀十境中之第一種陰入界...

【視頻】慧律法師《修行有沒有最快的》

慧律法師《修行有沒有最快的》

【視頻】智海法師《達摩禪的安心法》

智海法師《達摩禪的安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