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

宏正法師  2015/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師公印海上人曾經說過,他的老師印順導師對此有一個很好的總結。印老總結有三點:求生淨土是上升而非墮落,是平等而非階級,是進修而非完成。

所謂「求生淨土是上升而非墮落」:是因為淨土已經脫離了六道輪迴的束縛,而天堂仍在六道輪迴之中。到了淨土就不會再回到六道輪迴中受生死的痛苦了,除非是乘願再來。因為他們已經「花開見佛悟無生」,證得不退轉位了,所以他們可以在生死中來去自如而不受六道輪迴的束縛。

我們讀到很多祖師大德的故事,他們都是來去自如,因肩負的使命而隨時來去。升天堂卻不一樣,升天堂是依眾生在此娑婆世界修五戒十善所感之果;好像努力工作攢了一筆錢,就可以買好房買好車開始享受。升天堂的眾生在世間修五戒十善而累積不少功德,升天後開始享受天人的褔報而沒有機會培褔;如同攢了一筆錢後,就不工作開始坐吃山空,等到錢用完了又變成一個窮光蛋,說不定還因為借錢享受而欠債累累。

升到天堂的人也同樣,因為只在享受而沒有培褔,一旦褔報享受盡就會從天堂墮落下來,可能落到畜生道中。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天主釋提桓因,在天褔將盡、天壽將到之時,五衰相現而心生恐懼,後因佛為之開示懺悔,使其歸依三寶,而得以延年益壽。因此求生淨土是真正脫離六道生死束縛,沒有墮落之擔憂;而求升天堂還是在六道中輪迴,沒能脫離生死的束縛,一旦褔壽享盡,還要墮落。所以,淨土與天堂的勝劣應該很清楚明瞭。

第二「求生淨土是平等而非階級」:依經所講,生到淨土後還是在聽法修行,而且是沒有干擾一心一意的修學,因為這裡沒有三惡道的名字,沒有三毒的因緣,聽聞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音,無需擔心什麼逆緣來影響修學,能夠證到不退轉位,再繼續修福德智慧,直至圓滿成佛。這裡可以看出,生到淨土是去修學成佛,證得跟阿彌陀佛同等階位的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去做阿彌陀佛的羔羊或子民。阿彌陀佛只是提供淨土讓我們修學以及指導我們如何修學的老師,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跟他一樣的老師,他不是主宰者和統治者,他是引路人。每個往生淨土的人最終都是要成佛的,因此在淨土之中是沒有階級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升天就不一樣了,天主或上帝只有一個,任何升天的人都不能超越他,只能是天主的羔羊或子民,更不可能變成天主或上帝;而且萬一不小心得罪了天主或上帝,說不定就要受到什麼懲罰。

最後「求生淨土是進修而非完成」:誠如前面談到的,淨土只是阿彌陀佛為了度化我們眾生而施設的變化土,就像一所進修學校。我們在普通情況下,無法安心學習來提升自己,因為有家庭的責任、工作的壓力以及很多煩瑣的生活細節。但是當我們到了進修學校就不一樣了,可以暫時拋開家庭、生活和工作,專心致志學習提升自己,然後再出發,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淨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開辦的進修學校,我們可以在此用功辦道,證到不退轉位,為我們去苦難的世界度化眾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淨土是不能成佛的,成佛還是要到娑婆世界來,娑婆世界是累積福德資糧的最好地方。正所謂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才是最磨練人的地方,也只有這些地方才最成就人。因此,千萬不要以為生到淨土就萬事大吉了,我們只是去進修。淨土不是終點,只是在成佛大道上的一個加油站和補充站。之所以生淨土,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生淨土和升天的差別,可以知道淨土的殊勝和升天的不圓滿了。作為一個念佛人,求生淨土是念佛的動力,只有正確體認和了解淨土的殊勝,才能保證求生淨土的信心不變,也才能保證必定往生淨土,並完成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到了極樂世界後,絕不可能再墮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

沒有文化的人,念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

現在信徒來皈依三寶的也很多,皈依三寶就是皈依過了之...

艱難的回歸路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個經...

念佛對治惡業障道

惡業障道發相,亦有三種:一沉昏闇蔽障、二惡念思惟障...

弘一大師《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予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信,為...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稱為極樂?我們一般談樂,都馬上...

如何為親人善巧助念

問: 若人瀕死或已命終,當地沒有助念團或居士,如果...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這世間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不淨觀頌

死想第一 (人死時心臟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狀可畏) 有...

惟賢長老《淨土教與莊嚴國土》

一、淨土教與淨土宗 淨土教的闡揚源自釋迦牟尼佛。根...

修福猶如炒股,看你往哪裡投

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

靜水流深,深水無聲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雷利曾經寫...

三種判定罪業消滅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我們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覺心神恬曠...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

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第一集 1、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眾生貪...

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

蕅益大師的時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們蓮宗的九祖,也...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問: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慧律法師答: 有兩種角度...

有哪些念頭會失去三皈依體呢

問: 我們有哪些念頭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後,...

受持五戒,修養道德都能得到昇華

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

聖嚴法師《辦公室哲學》

通常,一個辦公室裡總是有不同部門的人在一起工作,每...

不能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資生資具,地藏菩薩可以滿足你的願

【解脫寶所依。福海具精進。悲意樂聰敏。救苦諸有情。...

五種外道的錯誤邪見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

【佛教詞典】宿因

【宿因】 p1021 瑜伽二十八卷五頁云:云何宿因?謂先所...

【佛教詞典】喚鐘

佛堂六物之一。又稱半鐘、小鐘、飯鐘。形狀類似梵鐘而...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五)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五)

【視頻】慧律法師《十種傲慢》

慧律法師《十種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