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智者大師  2021/0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附:觀經融心解(並序)

一旦,學者稽首而言曰:「十六觀法,解脫之要津也。聞之有歲,究之粗勤,觀道未明,造修安寄?敢請開決,庶為準繩。」予曰:「疏釋顯然,夫何惑矣?倘有所壅,試為通之。」方隨問而伸,徵文以證。往覆既數,旨趣稍彰。恐來者未聞,故錄之以示,庶因此解,融諸滯心者也。時皇宋大中祥符七年歲在甲寅重陽日自敘。

學者問曰:《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法,於今家托事等三種觀門,為屬何耶?

答曰:既非借於事義立觀立境,不名托事;又非撮乎法相入心成觀,何關附法?韋提特請正受之門,善逝直談修證之法,雖托彼依彼正,皆了唯色唯心,以法界身入心想故,約行明矣。

又問曰:雖是約行,而初觀落日,中想佛身,後論三輩。為只想依正事境而成觀行,為即照三諦理耶?人共疑之,願為明判。

答曰:佛意雖顯,經語難知,須假四依,示其修法。何者?一經旨趣,搜在首題,故疏云:「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既以一心三觀釋觀,一體三身解佛,諸法實相為經正體,修心妙觀顯四淨土為宗,能除五逆即生九品為用,方等大乘圓頓為教相。五重既爾,豈可以唯想事境消經文耶?荊溪云:「首題既爾,題下別釋,理非容易。」又,《不二門》云:「覽別為總,符文可知。」是則題與經文總別相顯,不可輒異,故知十六皆圓三觀也。

又問曰:韋提希被惡子幽禁,遂哀請世尊示無憂惱處,至光照諸土,攝在金台,而云不樂餘方,志求極樂,況疏文總敘樂邦苦域,金寶泥沙,據此等文,唯在同居明矣。何故專據三觀四土之說耶?

答曰:教之欲興,何莫由於近事而漸耶?韋提雖欲捨茲穢土,求生淨邦,而佛示觀法,捨穢必盡,顯淨無遺。如月蓋為免捨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咒,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之果。諸教興由,其例多爾。故修一心三觀求生淨土者,即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淨土之果。故別惑盡,則寂光淨,究竟三諦也;此惑未盡,則實報淨,分證三諦也;通惑盡,則方便淨,相似三諦也;此惑存,則同居淨,觀行三諦也。非此諦觀,安令四土皆淨?尚非實報之穢,豈止同居之淨?荊溪云:「見思未破,故安樂行是同居淨土行之氣分也。」故疏云:「此經以修心妙觀為宗、實相為體。若不爾者,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此如儒家訓子衣食之方,即令讀書干祿,則富貴俱至,豈令耕稼商賈耶?」得此譬意,今經可解。

又問曰:若能圓修三觀深趣妙理,何不只在娑婆直出生死,豈須捨此求彼?又,自修三觀,何名淨土之行?

答曰:此經雖觀深理,以緣極樂依正為境修乎三觀,則異於直觀三道等觀,是故得名淨土之行。若不爾者,四種三昧如何分別?又為此土濁重,十信方出苦輪,彼土境勝,九品悉皆不退,故令托彼勝境修觀。縱理未顯,見愛俱存,捨報必生無退轉處,如此爭不捨此求彼?故《起信論》云:「初學大乘,其心怯弱,以住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有退失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求生彼土。若觀彼佛真如法身,畢定得生,住正定故。」(文畢)既懼此土闕緣信退,求生彼土,而令觀於彼佛真如法身,自非一心三觀,將何觀之?今家以三觀釋經,與馬鳴之意更無少異。故《十疑論》明往生正行,令想彌陀法身、報身光明相好及七寶莊嚴妙樂等,而雲備如《十六觀經》,常行念佛三昧,故知往生之行正在三觀想彼三身。今緣彼佛修三觀者,淨土之行、深觀妙理、捨此求彼、初心不退,其義皆成也。

又問曰:十六觀中既無推理之語,疏文隨釋不示三觀之言,是則三觀釋名,四土顯體,乃是開乎圓解而已。至於歷境修觀,且只想於事境,托乎繫念,生彼樂邦,既獲阿鞞,何患不至寂光、實報?一家制立,豈出乎解行二門?

答曰:理解釋題,事行消觀,未之可也。何則?題標觀佛,經說兼餘,主伴正依,具有十六,恐謂異轍,故先示云:「舉正報以收依果,言化主則包徒眾。」經既從要而明,疏乃就總而說。講者必須以總貫別,修者仍須以理融事,方得名實相稱,宗體無違。倘解行有差,總別相反,則題非此經之名,觀非此名所召。世之述作,若也背題,則不應式,況聖教乎?若謂無文,則成誣罔也。故經云:「諸佛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疏作感應道交釋、解入相應釋。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疏云:「佛法界體,無所不遍,念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中。」自非一心三止三昧,安與法界而論應入。是心作佛者,明即心變,全性成修;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此令行者隨觀一境,皆知心變,全體是心。既全是心,心豈見心?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傷。故《般舟》云:「我所念者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乃至云:「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則泥洹。」《止觀》約此而立中觀,中觀若立,任運即三也。《般舟》此文與今經廣略少殊,其旨不別。如來本恐著相觀佛,不成妙宗,故於真像之前示乎觀體,令依此法而觀佛身。倘不依此法,豈獨不成妙觀,抑亦不發勝相。智者得經妙旨,乃於首題預明觀體,令將此觀入十六門,則相相圓融,心心寂滅。故第九佛想,疏目為真法身觀。真縱對像,法如何消?與《法華》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云何異耶?須知小乘法身,義同生身;大乘生身,義同法身。故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八萬相海寧非法身?況非目擊,但是觀成。經文自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又云:「是心是佛。」豈可局在應身之身、有想之想耶?故韋提聞已,頓入分真,侍女聽之,便階相似,非圓觀境,安得當機證入如此?以結益驗觀法可知。

又問曰:上據是心是佛,此乃約佛。論中云何諸門皆論三觀?願聞委說,以息群疑。

答曰:若於初心即修中觀,必能雙照,任運成三。一觀既然,諸門皆爾。蓋圓人本信諸法圓融,今托勝緣,想乎諸相,即知諸相四性不生,法體本空,心境叵得(一)。雖知叵得,不礙緣生,全性起修,念之即見(二)。起是性起,空是性空,性非二邊,能所亦絕,唯心唯色,待對斯忘(三)。故《止觀》判《般舟》之文心佛叵得為空,夢事宛然為假,心不見心為中。說則三相歷然,修則一念備矣。經示諸相而令諦觀,圓人修之,非此不諦,故知十六,莫不皆三。而此三觀雖居一念,今觀依正各有功能。何者?心境叵得,故染可觀淨;不礙緣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當處顯現。人疑三觀妨想依正,今謂三觀能顯依正。三觀稍稍進,依正轉轉明,於一心中互資互發。又復應知,一心三觀,修有多門,若直於三道顯理,此如一行;若托觀佛顯理,此如《般舟》等;若兼持咒顯理,如《方等》等;若兼誦經顯理,如《法華》等;若於數息顯理,如《請觀音》;若於善惡無記顯理,如歷事覺意。今之三觀非直於三道顯理,乃緣淨土依正而修,雖緣於事,非散善惡及以無記。故知雖同全理起事,須分違順。違理之事照令泯絕,順理之事觀令成就。今之依正是佛妙用,與圓觀相應。此觀未成,則隨假想而進,故觀落日、堅冰也;此觀若著,則以實法為緣,故觀地、樹、佛身等也。故知用一心三觀,則依正易明;非一心三觀,依正難顯。

又問:法界入心,是心是佛,為妙觀體,識者不疑。其如經文居像觀首,此下諸觀既有體式,可即具三。此前諸門,佛既未示,以何為憑各修三觀?

答曰:佛鑒當機,示法前卻,其意難測。得經深趣,莫若四依。既以三觀三身釋乎總目,而雲十六言佛便周,豈可行人不遵此說?若其未解,當詢達人,慎勿抑經就情,以愚難智。況一家制立,其例蓋多,如《般舟》三觀之文,《普賢》六根之懺,並是定中見聖,始示其門,而智者教人,皆須預習,方入道場,何不疑之,而獨責此?況一家正受,味禪之外,六妙已上,無不具於無漏之想,豈方等頓教念佛三昧純觀事耶?願勿謗經,掇無間業。

又問曰:據義徵文,分明若是,其如修者,何以措心?既歷正歷依,若大若小,境相委曲,一一須觀。倘照真如,必須絕念,空有俱泯,境觀雙消。且觀相則違真,照理則乖事,既難並慮,必也無歸。願示用心,永為修法。

答曰:雖分事理,同在一念,既匪兩端,何須並慮?故知身土不離真如。能於初心不二而照,唯圓頓教,前三不能。故《華嚴》云:「娑竭龍王注車軸雨,唯海能受,非餘地堪。」般舟三昧觀四八相,一一識知,復於此時而修三觀,荊溪師立身相為境,空等為觀。今問為待身相觀成方修三觀,為復境觀俱時而修。若待觀成者,倘九十日相境未現,則三觀靡施,安成圓行?若入道場即修三觀,驗知觀相不礙照真。況復一家立茲圓行,不獨三觀,須論十乘,身要行旋,口仍稱誦,三業俱運,九旬不休,三昧可成,諸佛同現。故不可以局情自礙,必須以融懷造修。然非我圓宗,他莫能會。只如三觀,體雖無二,義且相違。空則一相不存,假則諸法皆立,中則性離二邊。別人初心雖信中道,不能即觀,要須析體空觀成後,必歷多劫遍學諸門。二觀均平,方修中觀。圓人發軫,即於一心頓觀三諦。故《仁王般若》云:「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又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自非先了性具諸法融妙而觀,孰能始心超彼積行?今之依正,體本難思,妙觀觀之,自然符契,那將染礙事想、斷滅之真為疑難耶?應知禪那翻為靜慮,即寂照之異名也。既寂中有照,圓人修之,豈照頑境而不照當處融妙耶?又,此觀法既類《般舟》,須論三力,謂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功德力,不可以己之情想議乎難思聖法也。

又問曰:觀法若然,誰堪修證?如其不修,何由生彼?是則往生路絕,徒仰當機,於今何益?

答曰:人之根性皆由宿熏,成熟不時,對至能發,己尚難測,他安可評?須信能修不專佛世,仍知昧旨豈獨今人?韋提請宣,本為來世;佛知有益,故使流通。爾自放逸不修,勿罔能修之者。然今論妙觀,是經本宗,須就上根克論正行,故如上說也。若論此經力用,則何機不攝,何行不收?倘有一機未能圓照,且隨事相,歷境而觀,以此係心,豈不生彼?故小乘行法,五八律儀,孝養所親,世間慈善,臨終迴向,皆得往生,以至破戒毀經、十惡五逆,臨終十念,亦得往生。故知但於此經盡力修行,一念隨喜,皆趣念佛之海,盡歸靈覺之源。如此攝物不遺、除惡至極者,皆由經詮圓觀,理極淵源,故使力用難思,與拔無際,安以滯想,局此深經?當遵智者之言,以會如來之意。而今而後,念茲在茲。於一念心,顯四淨土。

於是學者積疑既盡,得之於心,惟願奉行,兼示來者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智者大師文章列表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問: 眾生不信佛法,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顯示...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亂」的爭論

近來在淨土同仁間, 醞釀著一場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亂...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念佛欲得一心,鬚髮真實心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觀察此世界生命無常的狀況

一、總說 死期無定之因相有三種,第一、南瞻部洲人類壽...

惟賢法師:佛教不是脫離現實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

從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

學佛的人,一定要有寬恕的心

寬恕是一種美德。夫妻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夫妻的...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把工作環境當做修行的道場

我是一名護士,對這個稱號我曾很不喜歡。你可能會說,...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最為真實的幸福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躺在廣場上的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

【推薦】地藏菩薩四個大願

地藏菩薩的大願不多,四大願。 第一大願: 第一大願,...

【佛教詞典】麼攞

梵語 mālā。意譯為鬘或花鬘。又作麼羅。指用一帶子將...

【佛教詞典】非時漿

指比丘為療病,而於非時食之時間可以食用之漿類。為四...

【視頻】顯明法師《中國禪宗西來東度之傳承》

顯明法師《中國禪宗西來東度之傳承》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