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智者大師  2021/0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壬)三、觀行即。此中觀法,異常坐等直觀心性,故托他佛而為所緣。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其觀未成,為塵所動。始自圓聞觀佛妙境,至識次位,勤行五悔。若未發品,此等行人皆屬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長。今明對塵即成佛觀,其中念念覺知之心,名觀行佛。此自分二:(癸)初、示觀行;二、明即佛。初又二:(子)初、觀妙色即真法,以大小相皆悉週遍,故此色身即是真法;二、念三身以結示。初又二:(乙)初、約一佛;二、等諸佛。初又二:(丙)初、示始習即心觀相;二、明觀成稱性週遍。今初

【疏】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

【鈔】此是名字升進之位,不獨解名,能修觀故,但未入品,非觀行位。觀佛相者,若此經中八萬相好,非羸劣想而可系緣,故須初心先觀落日,漸觀地、樹及以座、像。觀既深著,方觀勝身。今依《般舟》,初心先觀千輻輪相,次第逆想至肉髻三十二種,是下品相。復從足起,可作始行繫心之境,不須更以落日為緣。若相若好,皆依於身,身唯金色,故云如鑄金像。此之色相,雖從心想,如在目前,故云與眼作對。言妙色者,即是不可思議色也。所以者何?由此行人已圓聞故,知色唯心,知心唯色。五根所對,尚體唯心,況想成色,豈在心外?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而能雙照色與非色。既離情想,故名妙色。非由三觀,莫見妙色;非由妙色,莫成三觀。境觀相資,塵念靡間,方能得入觀行位也。

(丙)二、明觀成稱性週遍

【疏】開眼閉目,若明若暗,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瀁瀁,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

【鈔】妙心作相,妙相發心。心心不休,成觀入品,塵緣莫動,佛常現前。閉目瞭然,開眼不失。在明見佛,處暗不忘。性無間然,佛豈暫闕?一一相海,莊嚴法身。相為大相,好為小相。觀大發小,名為流出。劫水雖大,止劑二禪;佛相遍周,稱於法界。且以分喻顯於週遍,觀行佛眼,名曰周眸。此眼所觀,何處非佛?

問:《金光明玄義》:「觀於三道,顯金光明。」似位尚雲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今觀三身,位在觀行,因何開閉俱得見耶?

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此理初住方任運見,故於似位猶論得失。今帶事定,托彼應色,觀於三身,以其應相,凡心可見,故理三身雖乃未顯,不妨應色先與定合。故令開閉,皆見佛身。如以三觀觀彼落日,三觀未成,而能開閉皆見於日。故雖事理一念同修,而理難事易。事易故先現,理難故後發。故般舟三昧以三十二相為事境,以即空假中為理觀。境觀雖乃同時而修,境必先成。托境進觀,藉觀顯境。更進更顯,從凡入聖。故知彼就趣真無住,對似愛頂墮,為開閉得失;此就應色,得成觀行,為開閉俱見。不知事理難易淺深,此相違文,何能銷釋?

(乙)二、等諸佛,分二:(丙)初、約一佛等諸佛;二、明諸佛同三法。今初

【疏】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

【鈔】為成觀故,不可散緣,故以彌陀一佛為境。雖觀一佛,何異十方?雖照現今,何殊過未?此彰一切不離彌陀。良以彌陀是無量之一,故能等於一中無量。

(丙)二、明諸佛同三法

【疏】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鈔】一佛等彼一切佛者,以由佛佛同得三法,身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十力四無所畏是解脫,亦是三身三涅槃等。身智言一者,顯於諸佛法報不別,應用亦同,故力無畏結雲亦然,同身智一也。菩薩因中分破無明,分同妙覺所證三法;無明破盡,則究竟同諸佛三法。諸佛三法既其不二,是故彌陀三法不少,一切諸佛三法不多,故言等也。

(子)二、念三身以結示

【疏】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

【鈔】色是應身,通於勝劣及他受用。法門是報身,以諸法門聚而為身,即八萬四千陀羅尼為發,第一義諦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四十不共為齒,二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等。此諸法門,若從所證,名為法身;今從能證,名為報身,自受用也。實相是法身,非不具於一切法門及諸色相,讓於能證及垂應故。今是所證及以能垂,但名實相。前論觀法文中,但言相好週遍,次文乃約三法論等,至今結示,雲念三身。應知法門及以實相不離色身,舉一即三,全三是一,法爾相即,非縱非橫。是故此經第九佛觀,經示相好,疏名真法。不知圓觀,此名莫消。若觀佛身,不涉後二,便同小外,何預妙宗?須知此文是結前觀,色相週遍,已具三身。

(癸)二、明即佛

【疏】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佛也。

【鈔】觀行位人,一切時處,念佛三觀,常得現前,故云無不念時。言念念皆覺者,示即佛義。雖是始覺,即同本覺。非全本覺,觀不名中。亦得義論始本一合,雖非究竟及真似合,而亦得是觀行合也。若論即字,《廣雅》訓合。荊溪云:「依訓乃成二物相合,於理猶疏。今以義求,其體不二,方名為即。」然其始覺與本覺合,雖名為合,非二物合,正是荊溪體不二義。良以始本覺體是一,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乃以逆修之覺與本覺合,五皆順覺與本覺合,六合無非體不二也。荊溪有時亦以合名明不二體,故《不二門》云:「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緣了是始,性豈非本?修性體一,復名為合。

(壬)四、相似即。今即釋佛,乃似本覺。良以此位始覺之功,尚伏無明,全未破故,非真本覺,唯得名為相似即佛。若四十一位分破無明,故得分分是真本覺,名分真佛。至極果位,無明既盡,本覺全彰,故得名為究竟是佛。即究竟本覺,亦究竟始覺,亦是究竟始本一合,亦是究竟始本俱忘。例前五即,皆有四義。

問:名字等五,以始對本,論合及忘四義稍可;唯初理即,既全在迷,豈有始覺及二義耶?

答:理雖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緣了二性,豈非本有修因始覺?果及果果二種佛性,豈非理中究竟始覺?理若不具此等始覺,名字等五,便須別修,復何得雲全修在性?但有即名,無即義也。自非山教,圓位徒施。今當相似位中四義。

文自分二:(癸)初、標釋;二、勸證。初又二:(子)初、約三身明即佛;二、約四喻明相似。今初

【疏】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實相身,得相似相應。

【鈔】前觀行位,常用三觀念佛三身。觀覺雖成,似覺未發。加功不已,今本覺三身相似而發,與始覺三觀相似相應。應是合義,合而不忘,非妙觀也。

問:於一本覺,約何要義,顯示三身,令人可見?

答:本覺諸法即空假中,覺諸法假,即相好身;覺諸法空,即法門身;覺諸法中,即實相身。如此論之,其義宛爾。更於一覺約寂照說,照而常寂,自在神通,即相好身;寂而常照,清淨智慧,即法門身;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即實相身。此之二三,皆非縱橫,不可思議,乃是寂覺、照覺、雙遮照覺,全本成始,即是相應及俱忘義。此位三身,即佛義顯,是故文中不特言覺,示於即佛。

(子)二、約四喻明相似

【疏】相似者,二物相類,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猶火先暖,涉海初平。

【鈔】行人本覺寂照及雙相似而發,成相似位三種之覺。此覺似真,若鍮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將至火,先覺暖氣,行欲近海,預睹平相,此之二事,喻於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約法論似,後二約位論似。

(癸)二、勸證,分二:(子)初、約事勸;二、引文證。今初

【疏】水性至冷,飲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

【鈔】本覺清涼,其猶冷水。似覺飲之,知消煩熱。名字之人,如熱渴者。須三觀功,掘無明地,方得真似清涼之水。徒聞此水,不施觀功,又無事行,取水具物,守渴而終,至極熱處。

(子)二、引文證

【疏】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六根清淨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鈔】相似相應功德之相,如彼《法華》六根清淨,文雖稍廣,其相顯然,行者易知,故得名要。六根同有五種似發,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耳、天耳、慧、法、佛耳,乃至意根亦有五相。此之六五,即三相應,肉、天、法六,即相好身相似相應;慧六佛六,即法門實相相似相應。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發故,可以對於圓三身也。行者能於三觀觀佛,六根三德不久相應。

(壬)五、分證即。即心觀佛,托境顯性,雖得相似,尚屬緣修。今則親證,屬於真修,分破無明。《起信論》中稱隨分覺,寂照雙融,本覺真佛,分分而顯。從所顯說,名為分真;從能顯言,名為分證。四十一位,皆受此名。自分二:(癸)初、明初住;次、況後位。一代教中,圓位顯者,唯《起信論》及《華嚴經》。經說三身,初住頓得;論明八相,初住能垂。若此位不論破無明惑,安得如此上冥下應?故知十向方伏無明,初住但能斷於見惑,此等經論是漸次教,不可與其《華嚴》《起信》頓修頓證菩薩一概。是故今立詮中道教,論次不次,分於別圓。今就彼經明分證佛。初文分二:(子)初、約發心明即佛;二、約被物明佛用。初又二:(丑)初、約三法明發;二、約三身明佛。今初

【疏】分證佛者: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

【鈔】就初住名,示即佛相。位名發心,發本覺心也。常寂常照,寂照雙融,是本圓覺。即一而三,不發而發,故成三發。皆言一切者,法界無外,攝法不遺。諸佛眾生色心依正同一覺體,全體為緣,全體為了,全體為正。緣因發故,了正亦發;了因發故,緣正亦發;正因發故,緣了亦發。蓋三法圓融,發則俱發。緣發名功德,能資成故;了發名智慧,能觀照故;正發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顯故。

問:三德既是一本覺性,由證顯發;今雲一是所顯境界,二名能顯功德智慧,若是能顯,二則是修,何得名證本覺三德?

答:其理如是,方不思議。所以者何?三雖性具,緣了是修;二雖是修,非適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則橫;二若非性,三法則縱。故《釋簽》明三點不縱橫云:「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雖二點在下,不同烈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文畢) 輒出其意。

別教法身為惑覆者,良由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是故染惡非二德也。故別惑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惑。是故但有法身本覺,隨於染緣,作上一切迷中之法,以是名曰為惑所覆。應知覆義,不同泥土覆彼頑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一切惡事非本所能,為惡人逼,令作眾惡,故說善人為惡所覆。應須還用隨染覺性,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別修空假緣了或中邊緣了種種二因。或初緣次了,或初了次緣,次第翻破一切迷法,顯於法身本覺之性。是故覆理成於縱義。圓人不爾,以知本覺具染惡性,體染惡修,即二佛性,故通別惑事業識等一切迷法,當處即是緣了佛性,豈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惡俱能,或同惡人作諸惡事,則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為緣了,顯發於正。緣了二德,體迷而得,義當所發;元是修德,復當能顯。雖分修性,皆本具故,義不成縱。

言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者,亦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言不相收者,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發,猶如三人各稱帝王,何能相攝?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橫。圓人不然,元知本覺具染惡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惡,當處即是緣了佛性。以此二修,顯於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攝於臣,臣歸於主。三德相收,亦復如是。今初住位所發三法,皆性具故,發則俱發,故云不前不後。以此三法,二為能顯,一是所顯,修性宛爾,故云亦不一時。不一時,故非橫;不前後,故非縱。不縱不橫,不思議發,是故名為初發心住。

(丑)二、約三身明佛

【疏】三智一心中得,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鈔】前以正助二修對性,明圓發相;今約報智,證法起應。報應二修,對法一性,論分證佛。從智證法,從法起應,即非一時。三身頓得,故非前後。不縱不橫,復見於此。從始圓修一心三觀,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證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體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鑒無情,形對像生,山毫靡間,名應一切。三身三德,體離縱橫,今始發明,名開秘藏。入理般若,名為住。此住無住,住秘藏中。

(子)二、約被物明佛用。初又二:(丑)初、總示三輪;次、別示十界。今初

【疏】以普現色身,作眾色像,一音隨類,報答諸聲,不動真際,群情等悅。

【鈔】色像即身輪,一音即口輪,等悅即意輪。身名神通輪,口名正教輪,意名記心輪,妙觀察智也。輪者,轉義,亦能摧碾。己心證法,轉入他心,能摧碾他一切業惑。此三業應有十界相,皆是初住分得佛用。

(丑)二、別示十界

【疏】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

【鈔】上明能用種種三業,不出十界,今分別之。先明佛三,況出九界。佛應三土,且說同居。化有始終,須彰八相。大機所見,八相難思;若應小乘,八種皆劣。大示出沒,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勝妙。小乘生滅,體是無常,如火燒薪,終歸灰斷。故兩八相,不分而分,勝劣宛爾。此等皆是果人法則,名佛威儀。初住能為,名之曰具。威儀屬身,音聲屬口,方便是意。應以佛界而得度者,即為現此三輪相也。佛相至高,尚能跡示,以佛況九,現之不難。既現九界,各具三業。然非直現十界而已,於一一身,復現十界,重重無盡,以得普現諸身三昧故也。

(癸)二、況後位

【疏】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佛也。

【鈔】初住始破一品無明,分證三身,垂形十界,其相尚爾,況二、三住,況第十住、行、向、登地,至於等覺,破惑轉深,德用轉廣,寧以心口而思說耶?良由位位始覺本覺一合俱忘,致使體用高廣若此。

(壬)六、究竟即。一切諸法,無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圓實教不順迷情,直示一切皆是佛法,世間相常,眾生是佛。不稟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聞此教,於名知是;若入五品,於觀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今登極果,究竟證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此自分二:(癸)初、據位直明;二、約喻稱嘆。今初

【疏】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

【鈔】等覺已名滿足方便地、菩薩究竟地。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泯,無以名焉,強稱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諸字功德,南嶽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雖一一位皆能遍具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極位,乃究竟具諸位功德,故引《法華》唯我釋迦與一切佛,乃能究盡諸法之權,實相之實,達無明底,到諸法邊,名邊際智,不思議權智也。今已究竟,故名為滿。於種種法,證本圓覺,不思議實智也。此覺極滿,名為頓圓。複用第七無上士號,顯智斷極。有惑可斷,名有上士,等覺位也;無惑可斷,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斷德究竟,名大涅槃。更有過者,名有上士,亦等覺也;更無過者,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智德究竟,名大菩提。

(癸)二、約喻稱嘆

【疏】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

【鈔】用彼《大經》月愛之喻。十五日月,對四十二圓因果位,皆智光增,惑暗減滅。故初之三日,對住、行、向三十位也;從初四日至十三日,對十地位;十四日,以對等覺;十五日,對妙覺位。此乃合前三十,開後十地。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對四十二位皆證常理。開前三十位,對三十天;合後十地,用對一天;等覺對一,妙覺極位,次對釋天。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一字,對於圓證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則前後俱開。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圓真因四十位者,前後俱合也。今十五日,月光既滿,即智德圓;暗無不盡,即斷德極。故大師云:此之增減,日日有之,此之智斷,位位有之,故不更用後十五日邪光減也。復以眾星對諸因人,月喻果佛。最上等言,皆是稱嘆究竟佛也。

(庚)二、以例諸號明難說

【疏】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舉一蔽諸,《華嚴》有十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淨名》三號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

【鈔】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以望真因,尚帶虛設,妄未盡故。七種方便,一切凡夫,悉是虛名,一無實義。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故。又復應知,非別有法名為究竟第一義諦,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是則世間及出世間二死五住,至鞞荔多,蠢動蜎蜚,五無間等,若因若果,無非圓極第一義諦。故此諸名皆實不虛,悉是究竟佛之異名,是故稱為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唯舉佛一名當之,故諸大乘明於佛號,或增或減,皆是四悉,赴彼物機。今於通號十名之中,舉第九佛也。《淨名經》云:「正遍知、如來及佛,此三句義,大千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以劫之壽不能盡受。」隨其宜樂,舉此三名,以少況多,功德無盡。

(己)二、釋說字,分二:(庚)初、牒釋;二、示相。今初

【疏】說者,悅所懷也。

【鈔】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

(庚)二、示相。據今之說,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預陳,故且通途明其說相。文為二:(辛)初、明所說法相;二、明能說善巧。今初

【疏】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

【鈔】十二部經,總明說相,謂或作長行說,或作重頌說,或作未曾有說,或作無問自說說等。若八萬法藏,乃具示所說種種法門,合雲四千,且舉大數。然應了知有多八萬,且約四諦示諸八萬。若言八萬法藏,即苦諦;八萬塵勞,即集諦;八萬對治門、八萬三昧門、八萬陀羅尼,皆道諦;八萬波羅蜜,即滅諦。今雖示一,義以兼三。以法藏名是蘊聚義,判屬苦諦;復由蘊義,兼得三諦。蓋四名言,不離陰故,如《俱舍》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是色行蘊攝。」故十二、八萬,俱通小衍。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則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六度四等雖在大乘,亦通三藏事度菩薩。然其名數,四教皆同。須就所詮真中二理定其權實,復論四種能趣觀行用簡偏圓,使寶渚化城,迂直不濫。

(辛)二、明能說善巧,分二:(壬)初、於一法一門明四悉;二、例諸法諸門示四悉。今初

【疏】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讚用受行,信戒進念而得開發,貪恚愚癡豁爾冰消,革凡成聖,入法水流,或三二一益。若都無益,則樂默然。

【鈔】上之所列八萬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滅八萬、無生八萬、無量八萬、無作八萬。如生滅八萬,趣舉一法,須開四門。四門假人,同皆叵得。若其實法,四義不同。約有門說,念念無常,如燈焰焰;約空門說,三假浮虛,猶如雲霧;雙亦門說,二相從容;雙非門說,二相俱舍。四中一門,機生熟故,四悉被之。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樂欲讚用受行。為已種者,用中二悉,善根未發,作為人說,令起宿善信戒進念;惡未破者,必對治說,令其三毒豁爾冰消。為已熟者,第一義說,令得契真,革凡成聖。佛智鑒機,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但生歡喜;若全無益,佛則不說。

(壬)二、例諸法諸門示四悉

【疏】若一機扣聖,於一門施四益者,餘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

【鈔】上明一門被機四悉,餘之三門被機亦爾。八萬中一四門四悉被機既爾,其餘諸法四門四悉被機亦然;一教八萬門悉既然,三教亦爾。八萬法藏例於塵勞及對治門三昧總持波羅蜜等,一一八萬,法法四教,教教四門,門門四悉。其十二部、六度四等,准此可知。以此略明佛說之相。

(己)三、釋觀字,即所說也。上十二部、八萬等法,豈非所說?然是泛舉顯於能說;下無量壽及今觀字,的是此經所說義也。釋觀分二:(庚)初、牒釋雙標;二、據教雙釋。今初

【疏】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

【鈔】牒起觀字,以觀釋之。乃用觀法觀於勝境,若非觀法,將何觀之?撮經所詮,立茲題目。經明十六,以為能觀;今釋題名,唯論三觀。經文是別,題是總名。總總於別,別別於總。若也立題,收文不盡,則不能應篇章之式。故知今立三觀釋觀,乃是經文十六觀體。若就十六,各各示於三觀相者,其文繁廣,故於釋題總而示之,令其修者,以茲觀法入十六門,則境境皆三,心心絕妙。四依被物,言簡意周。雙標次第及以一心二三觀者,此乃以次顯於不次,不融別觀,無以明圓。如《止觀》中,皆用思議顯不思議。

(庚)二、據教雙釋,分二:(辛)初、次第三觀;二、一心三觀。初又二:(壬)初、列名指經;二、釋相結果。今初

【疏】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瓔珞經》。

【鈔】所列諸名,釋中自見。

(壬)二、釋相結果,分三:(癸)初、空觀;次、假觀;三、中觀。今初

【疏】今釋其意,假是虛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

【鈔】依前列名,釋三觀相。第一、空觀,而有二名。假是等者,見思取境,無而謂有,虛假凡俗,知虛名諦;二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諦。不究俗虛,莫知真實,要須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從假入空。又,假是等者,迷世俗時,謂虛是實,則二俱不諦,若悟俗虛,必知真實,則二俱諦,故復得名二諦觀也。此觀等者,修觀名因,證智名果。《釋論》三智,為易解故,分屬三人。故以聲聞對一切智,即空觀果,當於別教十住位也。

(癸)二、假觀

【疏】從空入假觀者,若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

【鈔】第二、假觀,亦有二名。先斥住空,墮二乘地。若修假觀,能成佛法,能益眾生。觀空欲作入中方便,故於空智證而不住。三界惑著,須蕩令空;諸法因緣,須究本末。見思重數,如塵若沙,以大悲心遍觀遍學,名為知病;諸法諸門,破性破相,一一對治,無不諳練,是名識藥。隨惑淺深,知機生熟,神通駭動,智辯宣揚,四悉當宜,各令獲益,如此授藥,方肯服行。皆由證空,能入此假,故此觀名從空入假。而言等者,前除見愛,破假用空;今遣塵沙,破空用假。於空於假,各一破用,前後相望,至今均等,故復名為平等觀也。此觀等者,若依《釋論》,以菩薩人對道種智,即假觀果,位在十行。

(癸)三、中觀

【疏】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雙照二諦也。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

【鈔】二空下,第三、中觀。初雙標。初觀空生死者,別人初心,信今知覺本是常住中道佛性,從教道故,名為但中。唯善唯淨,不具染惡。雖無染惡,其性靈知。強覺忽生,境界斯現。分別境相,執著我人,不昧之知,邪思邪見。現前染惡既非性具,皆是隨緣變造而有。是變造故,非性本然。是故見思不即中道,定須破故,即義不成。故不得雲唯愛、唯見、唯色、唯香。設欲修中,能所不絕。故修空為正,中觀為傍。何者?心既著有,須別緣空,破茲愛見。所觀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別修。空非畢竟,是故空觀,但空生死。

次觀空涅槃者,生死之有雖已破除,心又著空,須別緣假,破此空著。假是建立,是菩薩法,非性具故,亦是別修。能蕩空著,名空涅槃。此之等者,前空生死,見思惑忘;次空涅槃,塵沙惑盡。二惑既盡,心無偏著,是故得為雙遮方便。

初觀等者,復因次第用於二觀,觀其二諦,是故得為雙照方便。方便立已,圓觀可修。於十向中,即以所顯中道佛性,而為能觀中道之觀。諦觀不二,惑智一如。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故得自然入薩婆若。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初地。

(辛)二、一心三觀。斯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蓋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脫,如伊字三點,三非孤立,一一圓具,舉一即三。乃以三德而為三諦,般若是真,解脫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縱不橫,諦乃絕思絕議。此是佛之所諦,今以此諦而為所觀。諦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故依妙諦以立觀門,即於一心而修三觀。此觀觀法,能所雙絕。況無量壽佛本修此觀成就三身,法報泯然,真應融即,非茲妙觀,寧顯妙身?化主若斯,徒眾亦爾。正報既妙,依報豈粗?故十六境皆須妙觀。此文為三:(壬)初、依《智論》釋;次、引《中論》證;三、約妙結示。初又二:(癸)初、釋相;二、結果。初又二:(子)初、約法釋;次、引類釋。今初

【疏】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

【鈔】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令易解故,分屬三人。克性圓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心,因豈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舉智後,即明三觀。

只一觀而三觀者,趣舉一觀,即具三觀。舉一空觀,假中亦空,三觀悉能蕩相著故;舉一假觀,中空亦假,三觀皆有立法義故;舉一中觀,空假亦中,三觀當處皆絕待故。若知三觀只在一心,則一一觀任運具三也。

觀於一諦而三諦者,諦觀名別,其體不殊;全諦發觀,觀還照諦。既無別體,以何義故,立諦立觀?若欲分別,就三因說。性三為諦,修三為觀。性了是真,性緣是俗,正是中諦。不是了因,非大真諦,俗中亦然。此之三諦,方與三觀體性不殊。頑空為真,與觀體別,俗中亦爾。三觀互具者,蓋性三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謂矣。

(子)二、引類釋

【疏】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

【鈔】以有為法類無為性。一剎那心,初生即滅,兩間名住,不無三相,而在一心。三相無常,尚居促念;三觀稱性,無作無生。具於一心,其義何爽?

(癸)二、結果

【疏】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種種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

【鈔】不明智果,觀法無歸,故示觀成。惑滅理顯,豁然妙證,三種智慧,實在一心。或具論三智,或從勝說,只但名為一切種智。寂滅等者,論自解釋。一切種智,雙寂二邊無明之相,雙照二諦種種行類。始自初心圓修三觀,妙觀中道,念念雙忘;而即二邊,念念雙照。一心三觀,法爾如然。今入分真,本智顯發,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壬)二、引《中論》證

【疏】《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釋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鈔】《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論通衍三,今證圓觀。觀所對法,豈有不從因緣生者?今修圓觀,必先解知能生因緣及所生法皆不思議,方於此境觀空假中。又須了知妙諦妙觀悉是能觀,因緣所生陰等諸境皆是所觀。前且直雲觀於一諦而三諦,須知於陰等境觀一諦等也。勿守略文,須尋觀義。又不可謂先解所觀不思議故,便不得言陰及無明。何者?本說因緣及所生法是不思議。若非無明,何名因緣?若非陰等,何名所生?有人見釋心法妙雲,「心法在因,約迷以說;佛法在果,約悟以說」,輒便難云:「心法稱妙,何得是迷?」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妙,方曰圓人。如論苦集,稱為無作及十二因緣名不思議,豈不得云不思議無明?人雖解妙,法體是迷。不知理即一向在迷,妙覺一向屬解,中間四位迷解共俱。名字即人,若不觀迷,何處用觀?等覺之位,若不破迷,寧登妙覺?以上上智,斷下下惑,惑非迷邪?人之多僻,其類實繁。《釋論》三智,已如前釋。

(壬)三、約妙結示

【疏】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

【鈔】初一句總嘆微妙,次二句約三一嘆妙。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釋論》以不決定解不可思議。次三句對十六嘆妙。上明一三融即,總一妙觀也。即此一觀,遍入諸門,名一觀一切觀;雖入諸門,只一妙觀,名一切觀一觀。觀若定一,莫入多門;觀若定多,不可為一。實不可以一多思議,故云非一非一切。後二句結示,雖非一多,能攝一切,是故十六,無非妙觀。

(己)四、釋無量壽。正示三觀所觀境也。前明三觀,且以三德及以三因而為諦境,蓋示所觀融即,用顯能觀絕妙。須知性中三德,體是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為我一心三觀。若不然者,則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圓宗絕待之觀?亦阿彌陀三身以為法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舉一具三,如新伊字。觀佛既爾,觀諸依正,理非異途。此意不明,非今觀佛。釋此為二:(庚)初、牒名從梵;二、從真出俗。今初

【疏】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

【鈔】無量壽者,已是華言,天竺梵語,稱阿彌陀。

(庚)二、從真出俗,分二:(辛)初、約本無三;二、隨世俱立。今初

【疏】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

【鈔】標無量壽,乃是無量而為其量,是則題中已言壽量。壽量依身,乃成三義。故約三義,而論有無。所言佛者,究竟覺也。理智既極,始本兩忘,無相無名,不可說示,寧得立其身及壽量?

(辛)二、隨世俱立,分二:(壬)初、列三身各三;二、釋三身三義。今初

【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

【鈔】據究竟覺第一義諦,則不可言身及壽量。為度生故,乃順世間立名立相,故說三身及三壽量。是則真佛無三,隨世故有。然須了知有無之意。言佛本無身無壽量者,但無有相隨情之三,非無性具微妙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淨穢法門。若一向無,何異小乘所詮真理?故真無俗有,真有俗無,皆是悉檀,不可偏執。今文意者,蓋立三身釋無量壽。恐執定有,是故先言佛本無三,隨世說有。得此意已,分別三身三壽三量,則無滯也。

(壬)二、釋三身三義,分二:(癸)初、約義分別;二、據理融即。以有次文盡理融即,故今且約修二性一,一途分別。初自為三:(子)初、法身;二、報身;三、應身。初又二:(丑)初、別釋;二、總示。初分三:(寅)初、身;二、壽;三、量。今初

【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

【鈔】初法身者,師軌釋法,捨通從別。通則生佛俱軌法性,然其九界雖軌而違,如人依師,不順師教;唯有諸佛,從初發心,軌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名法為師。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雖名為身,已出五陰,故非色質及非心智。色是初陰,心智即四陰。既其非陰,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攝屬。此則已簡分段、變易,以示生死陰等攝故。亦可色質簡應,心智簡報,三科簡因。既非此等,何以狀名?為物機故,強指法性名為法身。

(寅)二、壽

【疏】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

【鈔】連持之壽,親依命根。今法性壽,非識、息、暖報得命根,亦非三事連持之壽。為物顯德,乃指法性,非八相遷,非九世易,強名為壽。

(寅)三、量

【疏】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

【鈔】壽之份量,合論長短及以延促。今法性壽,實無此等份量之相,此則通簡。若別簡者,長是報佛,短是眾生,能延能促,即是應身,非此等量。為成觀故,強指法壽同虛空量。

(丑)二、總示

【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

【鈔】法性三義,非陰聚身,非報得壽,非長短量,不可思議,強於法性說身、說壽、說量故也。

(子)二、報身,分二:(丑)初、稱法有報;二、於報立三。初又二:(寅)初、引經;二、釋相。今初

【疏】報身者,修行所感。《法華》云:「久修業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鈔】報即酬報也。修行是因,感於妙報而酬因也。《法華》證智德,經云:「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大般涅槃》證斷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報。

(寅)二、釋相

【疏】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涵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鈔】感報之時,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顯之。如名不異,所觀差別,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應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覺菩提簡之,即是無上菩提之智,與法性境相應相冥。先舉涵蓋,喻其相應。恐謂涵蓋雖際畔相當,終存兩相,故重舉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覺性,其體泯然,正同水乳,則顯境外無智,智外無境,水乳可見。

(丑)二、於報立三,即身、壽、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報智所冥,離法無報故。分三:(寅)初、身;二、壽;三、量。今初

【疏】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

【鈔】言非身者,非應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佛無分齊身。又,非身則非有,非不身則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始覺冥此,能冥亦忘。為成觀故,強名報智。

(寅)二、明壽

【疏】法壽非壽非不壽,智既應冥,亦非壽非不壽,強名非壽為壽。

【鈔】言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雙非二邊,冥中法體。強名之意,同前身也。

(寅)三、明量

【疏】法量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強名無量為量也。

【鈔】非應有量、非報無量及非二邊,義同身壽。

(子)三、應身,分三:(丑)初、明應物有三;二、明依二有應;三、明應遍三土。今初

【疏】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應同長短為量也。

【鈔】初、身,如谷答響,大小隨聲;如鑒現形,端丑在質。應萬物感,現勝劣身。二、壽,身既同物,壽豈差機?三、量,隨宜長短,示量無量。

(丑)二、明依二有應

【疏】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鈔】初、法:智即報身,體即法身,此二冥合,應用無方。二、如水下,喻:真金上色,須水銀和,方能塗物;闕此一緣,金無塗用。三、功德下,合:報智功德,契會法身,隨有機處,應無不往。

(丑)三、明應遍三土,分二:(寅)初、雙明報應;二、單示應身。今初

【疏】能為身,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

【鈔】上所說報,但論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應,以他受用常住之應,對於生身無常之應,示二跡用,是故雙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齊相,故名為身;非身是報,無分齊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也;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也。此二應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機依事業二識而見。住理廣如《金光疏》說,二識委在《起信論》明。論意要在事識見則取色分齊,故名應佛;業識見則離分齊相,故是報身。此義至後釋觀佛觀鈔中辯之。行者須知,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所以者何?蓋實報機分證,論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稟別圓,所見佛相雖小優降,然匪生身,悉是報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機。稟別圓者,能睹報佛,故《法華》明常在靈山,《華嚴》說法盡未來際,及諸大乘,即於應相,見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遍應三土。若無常身,唯應同居,逗藏通機,生凡夫善也。

(寅)二、單示應身,分二:(卯)初、明有量二義;二、結應佛皆然。今初

【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

【鈔】初義者,上之所說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為應;其他受用,雖就對機,名之為應,而是實因之所感克,復名為報,非是差別逗機之用。若論逐物隨緣,參差長短身、壽、量者,須就同居無常用說。故今別示應身之相,但於有量開出兩量。而此兩量依於事識,但空見故,唯屬無常。若依業識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是常,則常無常二用相即、二鳥雙游也。若上二土,機息應轉,亦是無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言七百等者,《首楞嚴三昧經》云:「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堅首回此白佛。阿難云:‘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機勝見長,而七百猶可數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彌陀,人天莫數,故是有量之無量也。

(卯)二、結應佛皆然

【疏】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

【鈔】佛佛既皆三身圓證,應身被物,物壽長短,豈不隨順各示兩量?故彌陀現長,亦能現短;釋迦現短,亦能現長。故《大論》第三十六云:「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第三十八云:「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故《涅槃》二十二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斯皆隨逐物機也。

(癸)二、據理融即

【疏】然此三身三壽,不可並別一異,即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釋名竟。

【鈔】上辯三身,法是本有,報約修成,應論現往,其言似縱。須知報應二種之修,性德本具。雖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說莫窮。不可等者,如上豎論,顯非並一。若言性具三身壽量,顯非別異;若作並別一異之解,即乖所詮圓常法體。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非縱非橫,不可思議。如此解者,乃會能詮玄妙之文也。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智者大師文章列表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問: 眾生不信佛法,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顯示...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亂」的爭論

近來在淨土同仁間, 醞釀著一場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亂...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念佛欲得一心,鬚髮真實心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觀察此世界生命無常的狀況

一、總說 死期無定之因相有三種,第一、南瞻部洲人類壽...

惟賢法師:佛教不是脫離現實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

從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

學佛的人,一定要有寬恕的心

寬恕是一種美德。夫妻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夫妻的...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把工作環境當做修行的道場

我是一名護士,對這個稱號我曾很不喜歡。你可能會說,...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最為真實的幸福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躺在廣場上的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

【推薦】地藏菩薩四個大願

地藏菩薩的大願不多,四大願。 第一大願: 第一大願,...

【佛教詞典】麼攞

梵語 mālā。意譯為鬘或花鬘。又作麼羅。指用一帶子將...

【佛教詞典】非時漿

指比丘為療病,而於非時食之時間可以食用之漿類。為四...

【視頻】顯明法師《中國禪宗西來東度之傳承》

顯明法師《中國禪宗西來東度之傳承》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