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印光大師  2014/1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歸淨土。當率其家屬男女老幼,同皆認真念佛。以祈佛慈加被,消滅罪業,增長善根。何得但以百聲千聲佛號為事。世間為人做工者,為一二角錢,終日勤勞不息。汝以此大事,反不如求一二角錢者之勤勞,亦無怪乎無有感應也。感若至極,決無不應之理。汝如此感,乃泛泛悠悠,何可消大業障於現世去世乎。

汝諸眷屬為父母念,比專為自己念功德還大,以其有孝心故也。現在時局危險,不知何時即發生戰事,尚不肯念,若到殺劫臨頭,試問有何所恃。汝侄之病,亦是宿業,觀汝父母及侄,足知汝家殊欠世德。今當時時留心,以力培植。並普勸一切人同修淨業,以挽回之。後來當必有災退祥集之慶。尚彬既欲皈依,今為取法名為宗元。元為諸善之長,亦為乾卦首義。乾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其象辭。果能自強不息念佛,自強不息改過修善。決定能身心康健,大有成就矣。一函遍復,為一切人求福求壽求愈疾求生子之方法。果能依之自行化他,則無邊利益,均可親得矣。

【譯文】

你要想母親往生西方,想父親身心健康,想讓他們活著的時候幸福安樂,死的時候超生淨土。應當率領全家男女老少,都共同認真念佛。以此來祈求阿彌陀佛的慈光加被,消滅罪業,增長善根。怎能僅僅每天只念百千聲佛號。社會上為人做工的人,為了一、二角錢,還要終日勤勞不息。你以父母超凡入聖的大事,反而不如求一、二角錢的人勤勞,也難怪沒有感應呀。凡夫的感如果到了極處,佛決沒有不應的道理。你這樣感,是漫不經心的感,怎能消除大業障在現世和臨終的時候呢?你的各位親人為父母念佛,比專門為自己念佛的功德還要大,因為有孝心的緣故,而孝心也就是菩提心。

現在時局危險,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爆發戰爭,如果不肯念佛,等到殺劫臨頭的時候,試問有什麼可以依靠呢?你侄兒的病,也是過去世罪業招感,從你父母和你侄兒的情況來看,足以看出你家非常欠缺累世的功德。現在應當時時留心於利益他人,以此極力培植福田,並普遍勸導所有的有緣人共同修持淨土法門,以此挽回祖上欠缺的德行。將來必定會有災難退避吉祥雲集的喜慶。

尚彬既然要想皈依,在此為他取法名叫「宗元」。「元」是各種善法的開始,也是乾卦的第一義。乾為天,天道的運行剛健強勁,君子也應當傚法天道剛毅堅卓、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乾卦的象辭。果然能自強不息念佛,自強不息改正過錯修習善法。必定能使身心安樂,大有成就。

《一函遍復》,是所有人求福、求壽、求病癒、求生子的方法。果然能依照《一函遍復》自己實行勸化他人,那麼無量無邊的利益,都可以親身獲得。(寫於甲戌九月初五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推薦】做彌陀的使者

大家在勸進行者,做阿彌陀佛使者,幫助眾生往生這一點...

蓮宗五祖少康大師畫傳

一、母夢玉女,授青蓮華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

四十八大願——(第38願)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

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

宣化上人:孝順父母、愛惜身命、忠於國家

各位有為的青年,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偉大的人...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印光大師《淨土問題84個開示》

1.佛為什麼要說淨土法門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印光大師:八字、命運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緣

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

印光大師《信願念佛百問》

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大安法師:往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問: 往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我念佛到什麼程度才能往...

對淨土法門要具足這十種信心

《莫道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九,修持...

邪淫念頭的報應

對於邪淫的意樂,有人會覺得:心裡想一想沒有罪吧!實...

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動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最...

物質需求與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於東北鄉間小道上。一老農肩挑重擔,迎...

弘一大師《藥師如來法門》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今天所講,就是探契時機的藥師如來...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後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得很好看,相好...

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能做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有數不清的不...

【推薦】修淨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個道理

1、第一個,你要能夠了解彌陀 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哪些?...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問: 去火車託運衣物,服務態度差到無所謂,被強迫保...

如何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問: 請問法師,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宏海...

【推薦】記住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過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但是...

【佛教詞典】式叉摩那學戒年數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今約上文十歲、十八二女受學年...

【佛教詞典】遮末邏

(地名)Cāmara又作遮摩羅。瞻部大洲邊二中洲之一。俱...

【視頻】智慧人生格言有聲書(MP3)

智慧人生格言有聲書(MP3)

【視頻】本源法師《梵網經菩薩戒》

本源法師《梵網經菩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