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淨界法師  2017/04/24  大字體  護眼色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

前面講到根本無明的一念的妄動,這地方講到產生了煩惱跟罪業了。

迷本圓明,是生滅法。眾生因為一念的無明妄動,而迷失本有的圓滿光明的心性,而引生了九法界的依正生滅之法,但是這生滅之法是沒有真實體性的,因為是本來沒有的。你看我們剛開始講到我們這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光明,所以這虛妄的東西本來沒有自體,所以它非有所依:這個九法界的依正二報,它所依止的是一個畢竟空的東西。

你說:你的生死從什麼地方來?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五蘊身心從什麼地方來?從空性而來,從本來無一物而來。就是非有所依,它沒有一個真實的依止處。

沒有依止處的基礎之下有二種差別,以下講出三乘的修行者。

將欲復真:說三乘的修學者,他們希望在生滅法、虛妄法當中,以有所得的心來追求真實的功德,希望能夠滅除虛妄,而追求真實的功德,叫將欲復真,但是依止的是有所得的生滅心。

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那麼他這種向外攀緣,想要追求真實的心,已經不是真實地相應於真如本性,因為真如本性是離諸對待的,而你這三乘的修行者,他是一種對立的心,他要用真實來抗拒虛妄,所以他已經不是真實的順從真如本性。

所以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真就是他依止那一念想要去消滅虛妄,想要去追求真實的那個道心,很不幸的是一個虛妄的生滅心,而這虛妄的生滅心本來就沒有實體,你怎麼去追求真實的功德呢?你依止那個修行的心,它本身就是生滅虛妄的東西,生滅的因,怎麼能追求不生滅的果呢?所以它已經構成了心性當中另外一種過非,你站在一個有所得的心,不是站在真如的心來修學,就創造另外一個過非。

非生非住:一切有為諸法是本來沒有生,當然也沒有所謂的住,住就是相續。

非心非法。前面宛成非相,到那個地方是指的三乘的修行者,非生非住以後講生死凡夫。凡夫在非生非住的清淨本性當中,凡夫依止這種虛妄的分別心,去攀緣虛妄的種種六塵諸法,所以能所交互作用,輾轉的發生,就產生了身口二業一種造作的力量,生力發明就產生一種造作的力量,慢慢慢慢就熏習成一種善惡的業力。

三乘人創造戒定慧無漏的業力,凡夫在整個生滅因緣當中,去創造一個有漏的善惡業力,但是他們二個都是依止的虛妄的心,都沒有站在無住來修學,所以最後就產生果報了。

招感成果: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由前面的共同業力而招感了相似的果報生長在一起,然後再依止這個有,就是三界種種的果報,再去造另外一個顛倒的業力。所以有虛妄的假相消滅,又有另外一個虛妄的假相生起,因為你業力創造果報,果報又去創造業力,所以這個果報消失了,又有另外的果報生起,就引生了眾生的顛倒。

我們眾生的顛倒,蕅益大師說如空中華,夢中物。空中本來是沒有華的,眼睛有毛病,所以空中出現了華;夢中本來沒有物,因為你心中有迷夢之心,所以產生了物。這句話諸位懂嗎?

所以我們問題要抓到根源。說:我們今天看到一個我們不如意的人或者遇到事,我不知道諸位怎麼對治?對治它你要找到它的根源,它從什麼地方來?因為你心中有煩惱,你心中有業力,所以你才會看到它,佛法是這個意思。

所以大乘佛法不是去改變外面的東西,因為改變它,改變不了,因為它的生起是有原因的。你今天會有這個事情出現,你前生或者過去,你一定有一念的妄動,你才有外在的眾生世界的因緣出現。所以整個修行當中,就是四個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心動,有動過,你才會有這個世界出來,你一直在動,它就一直出現。

所以我們在說這佛法,完全是循業發現,你所受用的每一個色聲香味觸法,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本經講得很清楚。所有的問題都是你一念妄動,然後慢慢動久了,產生業力,然後就產生了眾生、世界出現。你經歷這個跟別人有什麼關係呢?你想想看,跟別人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我們一天到晚去向外攀緣,就是沒辦法解決問題,因為你沒有找到根源。

所以禪宗的公案說弟子心不安,什麼東西讓你不安呢?說:我心中有很多障礙。是誰綁住了你呢?禪宗它都是要你去迴光返照,從迴光返照當中,去處理問題。

你遇到一件事情,你先要做的——迴光返照,去找它問題的根源出來。如果你向外攀緣你就完了!一念方動烏雲遮,你就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了。《楞嚴經》就是很好,它告訴你一個處理問題的方向,你方向找對了,古德說你這個人修行上路了。

什麼叫上路呢?你一天一天在進步。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他沒有進步,他要往台北,他往南部走。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煩惱越重,越來越高慢。印光大師講,你都在事相上修行,你根本都沒有上高速公路,修行是借事修心,假借事相來開顯我們的真如本性,來熄滅我們心中的顛倒。所以你看修行人上路以後,第一個他的身心調柔、包容,他這個是順從真如。

我們在對治煩惱當中,首先要知道病因在哪裡?是在你內心當中,一念的無明妄動。你要不動,外面的世界不會動,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不應當追念過去

《勝妙獨處偈》的開頭一句是慎莫念過去。 念過去的意...

心靈之光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先學會駕馭自己的心,有如駕車...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面說,無量的諸菩薩眾,在修...

不論在哪裡,心變了一切都變

出世的心就是出離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來到世界的心...

美丑一念間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間,有人卻丑化了社會、丑...

心靈與物質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為了買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遲疑半天,因...

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

原文: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

為什麼會有「神鬼精靈」這類眾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

素菜的6個優點

1、鮮嫩淡雅,賦味隨意 素菜製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

真參禪人,二六時中俱用持久之心

參禪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三能辦到...

印祖對青少年的教誨

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寺院的晨鐘暮鼓,能起號召和警醒作用

各位有緣吉祥。今天我們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說法器。...

【推薦】人在憤怒時要有忍勁

和州的一個村莊,有一個居民養了一百隻鵝。有一天,這...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如何判斷是佛是魔

問: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當下心該如...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關懷」與「包容」很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

【推薦】念佛能創造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走進了佛堂,當我們提起佛...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問∶ 您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從您的角度該如何進行? 慧律...

一念熏修雖然短暫,但卻是真實的力量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長得非常美...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

凡所有相,統統是實相

這個比喻要注意聽,開悟的關鍵、常跟無常這個觀念,這...

【佛教詞典】少在屬無

以數量之少而視之為「無」。又作少是屬無。即從多分上...

【佛教詞典】雀離浮圖

為迦膩色迦王於健馱邏國布路沙布邏(梵 Purusapura)所...

【視頻】妙境法師《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妙境法師《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視頻】護生卡通:貓兒奮戰毒蛇救主

護生卡通:貓兒奮戰毒蛇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