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毘舍闍鬼喻

2012/06/29  大字體  護眼色

毘舍闍鬼喻

從前,有兩個毘舍闍鬼共同擁有一個竹簍、一根木杖和一隻木屐,他們為了獨自佔有這三樣東西,始終爭來奪去。

此時,有一路人看到這個情況,便詢問說:‘這三樣東西有什麼稀奇的地方嗎?看你們爭奪得如此嚴重,互不相讓,難道是什麼奇異之物嗎?’二鬼回答:‘這個竹簍可以變現出一切衣服、飲食、床鋪、被褥等生活用具。拿了這根木杖,能夠降伏所有怨敵,使其不敢爭辯。穿了這只木屐,能夠自在飛行而無罣礙。’路人聽完這三樣物品的功用後,便對二鬼說道:‘你們向後退,離我遠一些,我幫你們平分這三樣東西吧!’二鬼遵照路人所說,即退到遠處。此時,路人馬上一手抱起竹簍,一手握住木杖,並穿上木屐快速飛離,二鬼愣在當下,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只聽到路人的聲音在空中迴蕩:‘我已將你們的爭鬥平息,今後你們不用再爭了。’二鬼愕然,沒想到到頭來竟一無所得。

這個公案中,毘舍闍鬼比喻諸魔外道;竹簍比喻布施,人天五道資用之具皆從中出;木杖比喻禪定,能夠降服諸魔障及煩腦賊;木屐比喻持戒,持之必定得生人天善道。諸魔外道爭竹簍,比喻於世間有漏法中強求果報,畢竟空無所得。若能修善行及行布施、持戒、禪定等波羅蜜,便能離苦得樂,獲得出世道果。

典故摘自《百喻經·卷二》

省思:

世間人不知煩惱、紛爭皆由自心貪著而來,往往追求生滅事相上的快樂。然而學了佛,才了知因果的道理,唯有從因上努力修善斷惡、降伏自心,才能從生滅的世間法中出離,朝不生不滅、無漏清淨的佛果邁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

每天念經拜佛為何還是煩惱

很多時候我們是把修行的 外相當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願:懺悔業障願。 這個懺,原來也叫懺摩,是梵文...

入清涼境除熱惱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過便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了。人...

不要透支明天的煩惱

現在很多年輕人沉迷於網絡遊戲,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

時間會帶走所有煩惱

如果一味沉浸在煩惱之中,就會無暇顧及其他,沒有心情...

獵人與小鳥

有一群小鳥每天很快樂的飛翔,有個獵人很想捕捉它們,...

為何要在是非煩惱面前去爭辯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

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附庸

林青好像總是在忙。 上學時,忙著學習,忙著考好學校...

受持少法就能獲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門

昔時,佛在海龍王宮,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眾多大菩...

佛陀度化毒龍的故事

昔日,佛在羅閱祇城比留畔迦蘭陀尼波僧伽藍弘化。在優...

欣求極樂勤念佛 厭離娑婆修忍辱

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

記住這四句話,到哪裡都能自在

虛雲老和尚在世經常說: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如何幫助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問: 如何幫助一個有賭博,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大...

如何對治煩惱

問: 人們都會有煩惱,有時煩惱到不得了,該怎麼對治...

過年殺生聽高僧怎麼說

春節將至,民間有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殺隻雞等民謠諺...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推薦】人生的真相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的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你該生長在哪裡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麥田裡。花籽發茅了,抽出修...

行香子懷淨土詞

幾經劫難,暫得人身,因循自誤又半生。荒唐過日,前路...

潤肺止咳的12種食物

(1)梨 梨子性涼,味甘,能清熱化痰,熱咳者宜之。...

六祖悟道時的五句話道盡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

【佛教詞典】道諦

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

【佛教詞典】業鏡

指照業之鏡。又作淨頗梨鏡、淨玻璃鏡、業鏡輪。在幽冥...

【視頻】成剛法師念六字佛號

成剛法師念六字佛號

【視頻】沙畫中的佛學:須菩提尊者

沙畫中的佛學:須菩提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