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理淨法師  2017/04/12  大字體  護眼色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無論是已經得到的,或者是沒有得到的都能順其自然,即學會 「放下」。然而由於物質的誘惑和名利的追求,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會為此捨身忘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種種手段,甚至有人不惜代價觸犯法律。

因為人們物質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永遠也無法達到滿足之時,當你得到百萬時還想億萬,當你有汽車時還想有別墅,當你是省長時還想做總統,如此無窮無盡永遠不會滿足。作為人類社會的主宰者和創造者,應當在現實生活中積極向上,克服障礙創造未來,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如果人們為了個人利益和願望,執著於物質和名利上的追求,勿必會損壞他人利益,給人們共同生活的社會帶來危害。

但是,如何才能使人們克制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將人們精進向上的精神完全運用於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這就需要通過「禪法」的修習,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物質的追求和名利的誘惑,皆是有限不能永久常存,並且往往事與願違,你所要追求的往往會得不到,而你不想要的也許常常伴隨你時刻不離,這就是佛法中所說的「八苦」之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使人們知道物質的富有是短暫的和有限的,無論你有多少金錢和財產,當生命結束時你只能帶走一隻小小的木盒,其它的一切對你都無能為力。

所以,如果人們能夠學習「禪法」,認識到生命的有限和物質的無常,放下對物質的追求和名利的誘惑,你會感悟到現實生活的滿足,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佛教教人「放下知足」,能夠遠離物質的誘惑。如《童蒙止觀》所說:「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沉淪三塗,我今修禪,復為障蔽,此為大賊,急當遠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誓斷眾生貪慾之因緣

世間狂逸之甚,莫過於貪慾,因此應當勤斷貪慾煩惱。 《...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麼是禪?禪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禪翻譯成中文為正思維...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觀念改變,痛苦就能轉身

有一位資深的師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有一天...

宣化上人:人生如夢枉受苦

人們來到這個世界,把真的遺忘,卻拿起假的,所以生生...

沒有厭離心是否是修淨土的障礙

問: 淨土三資糧講的是信、願、行,蓮池大師特別提到...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

【推薦】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說讀誦一部經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隨聞入...

素食男的六大好處

一、愛心指數高 素食男的愛心指數是超五星級的。一個...

念佛為什麼要兼修禪觀

為什麼念佛要兼修禪觀?就是為了改變你的心態!因為你...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

大安法師: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

問: 在學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居士們...

「一實相印」在《無量壽經》裡的表達

辨體一實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體,辨釋這部經典的體...

要保護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秋天是胃病的好髮季節,要保護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

丈夫喜歡打麻將怎麼辦

問: 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我卻是最討厭的,所以經常...

【推薦】妄談自己證果及神通感應的嚴重過失

妄語戒有大妄語跟小妄語,我們先看大妄語,第一個。 【...

無常

三千多年前,佛法興盛的古印度王朝,世尊於舍衛國的只...

往生大事,敗在懈怠

當你的懈怠放逸佔了上風的時候,他的整個身心狀態,這...

20則哲理段子

善於謀人,有容乃大。分享20則哲理段子,或許能幫助你...

祖師禪的手眼

出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叫久住有緣,久坐有禪,說一個人...

【推薦】四覺觀除去淫慾愛念

世間的邪思淫慾生生世世常更換,前世是女身時見到男的...

【佛教詞典】二執

二執,即我執和法執,又稱人法二執,或生法二執。這是...

【佛教詞典】伊尼延腨相

梵語 aineyajavgha,巴利語 enijangha 。佛三十二相之...

【視頻】《普門品、大悲咒、觀音聖號》女聲木魚唱誦

《普門品、大悲咒、觀音聖號》女聲木魚唱誦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

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