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淨界法師  2015/05/17  大字體  護眼色

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是在開始做因緣的觀察,佛教的因緣觀,當然所謂的因緣主要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業力一個是思想這兩個因緣。所以我們的生命是由思想跟業力結合起來,才有今生的果報。站在業果的角度,我們今天的這個主題,業果的道理偏重在業力這一塊。

所以我們學佛人剛開始是改造自己的業力,因為這個業力它影響到我們生命的快樂跟痛苦,它跟解脫沒有關係,沒有直接的關係有間接的關係,但是它主要的是主導我們生命的苦樂和對生命苦樂的訴求,當然我們明白業果的道理,我們主要的修學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懺悔業障一個是積集資糧。第一個是懺除過去所造的罪業,在我們死亡之前,趕緊把它做一個懺悔;第二個就是在我們的生命當中,盡可能的積集善業,這種淨罪集資,所謂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在聖道門跟淨土門的目標是不一樣的,聖道門的目的是為了要追求來生的安樂的果報,比方說善得人生,六根具足等等,這個是聖道門的訴求。

但是淨土宗它在斷惡修善,它偏重在臨命終的時候沒有障礙這部分來說的。雖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往生淨土是靠正念,但是這個正念是要有條件的。古人說,願我臨終無障礙,所以阿彌陀佛遠相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臨命終到來的時候,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點臨終的資糧。

一個正常人,沒有經過佛法宗教的訓練的人,他一輩子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過去的善業盡情的享受。就死命的花他的福報,花到臨命終的時候大概福報花得差不多了,所以臨命終你看現在臨命終善終的人很少,就是安安穩穩的,沒有病痛,沒有折磨的安穩的往生的非常少,因為你福報都花得差不多了,甚至於透支了。

淨土宗就是說既然臨終的正念對我們是很重要,我們一定儲存一點資糧力,讓臨終來受用。臨終的正念,那個明瞭的心要現前,你的身心世界必須在一種沒有很大傷害的,沒有很大干擾的安穩的狀態,才可以生起正念。所以淨土宗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它某種程度是為了要臨終的時候用,那麼當然從這個臨終的角度來說,懺悔業障又比積集資糧更為重要。因為沒有障礙我們臨終不一定要很快樂,但起碼不能有障礙,這個時侯你必須要去注意你的身口意當中有沒有很強大的業力,就是我們說增長業。

我們會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盲點,有些人喜歡造身業,做殺生,偷盜,邪淫的這個罪業,有些人他這個殺盜淫做得不多,他口業很重,兩舌,綺語,妄言,惡口,有些人他煩惱貪瞋癡熾盛等等。所以你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你要把你自己的盲點抓出來。就是說修行跟治病的道理一樣,醫生治你的病,你有十幾種病,他先治你最重的,先把最重的病治出來。我們在對治自己的問題也是一樣,你要把你的盲點找出來,就是所謂的增長業。

就是說你的日常生活當中,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數數現行,第二個深深好樂。你這個行為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幾乎每天都出現一次的,你每一天都要出現這個過失的,這個你要小心了。第二個你出現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夠勸得了你,你要做這件事情,你的心就像石頭一樣堅固,誰勸你都沒有用,深深好樂,你用猛利的心來數數現行,這個時候在你的生命當中這個業已經形成了增長業。

也就是說,它在臨命終的時候它一定會起現行,所以它就變成你臨終正念一個最大的阻力。如果我們在這個業障裡面沒有懺除,就變成臨終的時候正念起現行,罪業也起現行。這個時侯你就很難從罪業裡面扭轉出來,因為我們一個薄弱的正念是抗拒不了罪業的干擾的。所以為什麼淨土宗要能夠盡量的去淨罪集資,因為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個安穩的臨終環境,所謂的善業。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公案,我們把它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就是宋朝的曹彬,這個曹彬將軍,他是宋太祖的一個打天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大將軍。這個曹彬將軍他年輕的時候去算命看相,這個看相的陳先生說,你這個人額庭飽滿,眼神炯炯有神,你年輕的時候一定飛黃騰達,但是你這個晚運,這個下巴,這個地格有凶煞之氣,有凶相,你很難善終。你要嘛生重病而死亡,要嘛有殺身之禍。

這個曹彬他很相信,他就自我反省,他就講說,我這個人脾氣暴躁,沒什麼耐心,個性刻薄,所以他就開始自我調整,後來有一天他接到軍令要去攻江南,那個時候江南守得很緊,它知道只要是這個死力抵抗的, 一旦攻下城,那一定是大屠殺,所以他就裝病,其他的大將軍都來看他,大家就慰問他說,你得什麼病?情況怎麼樣?他說,我這個病非常嚴重,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救,就是你們向我保證,我們一旦攻下城以後,把江南攻破以後不要濫殺無辜,這些將軍都是他帶出來的子弟兵,當然就跟他盟誓,就對天盟誓。

對天盟誓這個在古時候是很重要的,你向上天歃血盟誓,這個事情傳出去,傳出去以後江南老百姓聽了,喔,他把我們打下來以後,他不殺我們,我們乾脆投降好了,所以就投降了。所以他就因為這一念的慈悲心,就把整個江南用很和平的方式,把它給征服了。這個時候一念的慈悲心他的相貌就改變了,所以他回到家鄉以後,他又遇到那個相士,相士說,你的相貌改變了,你以前下巴那個凶相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種慈悲的光明,你肯定造了一個很大的陰德。

所以古人在這段的公案裡面,他就做一個批註說,一念的慈悲心趨吉避凶。

那我們現在從佛法的因果道理,我們來探討這個公案。他今天相由心生,他有這個凶相肯定就是有劫難,他業障跑那裡去了?消失了嗎?

沒有消失。

諸位要知道,業力必須有煩惱的念念的支持。他的個性改變了他的思想改變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其實我們不可能在短時間把一個業障改變了,不可能,那這樣子,願我臨終無障礙就變得不可能了,不是這樣子的,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無始劫來留的問題太多,我們生生世世留的業障太多了,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改變你的心態,就是你不要用心去刺激你的業障,就像《楞嚴經》說的,你可以讓業障沉澱下來,所以懺悔業障真正的意思就是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我們在造業的時候一定有一個煩惱在活動,你把那個煩惱停下來,雖然你過去的業還在,但是它沒有這個煩惱的滋潤它就不能起現行,把那個業沉到大海去,這叫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簡單的說就是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這就帶業往生。為什麼我們大家都有業障,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業障它不起現行,有些人業障起現行,因為你去刺激它,這個地方有個地雷,你不去碰觸它,他不會爆炸的。所以這個懺悔,更重要就是改過,你要斷相續心,否則你這種數數現行深深好樂的煩惱,它一定會觸動你的罪業,到時候會破壞我們的佛號的正念。所以整個因果的道理,其實就在這個,怎麼樣去創造一個臨終的安穩的環境,就是你要減損你這個惡念的勢力,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

佛陀降伏毗沙惡鬼

世尊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在拔祇國的國界處...

學佛之後得重報轉輕報

法會結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盡,雖然不及師父操...

去除煩惱習氣要下狠心

但是我們這些煩惱習氣也不是一生養成的,過去無量劫來...

千劫業不亡,學佛消罪障

講到文殊菩薩我給大家舉一點因果的例子,也讓大家開智...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消業障是要懺悔皈依發願,而不是苦行

什麼叫無益苦行?外道是這樣想的,他認為說,我們每個...

既然罪性本空,為什麼還要懺悔

問:師父在課堂上,一再提到說罪性本空,同時也要我們...

修習淨土法門是最上的福報

念佛人稱之謂淨土行人,淨土行人必須要把我們淨土這一...

拜88佛和拜阿彌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問: 請問師父,師父說懺悔業障要拜八十八佛,不過我...

【推薦】十種惡行會讓你來世變丑

《佛說業報差別經》: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

父母悅,即為孝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從我們懂事起,就開始讀書,幼兒...

佛舍利是結石嗎

問: 最近有幾位高僧大德相繼圓寂,網上有很多關於佛捨...

在家學佛的八點建議

一、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

被人「利用」開拓了無限的「價值」

剛來台灣的最初幾年,我居無定所,因此經常隨喜幫助別...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無論你學佛不學佛,踏入社會都...

布施的四種障礙

布施的障礙,按照《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所說,略有四...

迴光返照,做你該做的事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時第六意識開始修觀─迴光返照...

大慧宗杲禪師《禮觀音文》

一、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

「七情」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於七情,醫家、佛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介紹,對於中醫學來...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註文】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

在家學佛逆緣多,該如何對待和處理

問: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

【佛教詞典】現法樂住

(術語)禪定七名中之一。禪定者,離一切之妄想而現受...

【佛教詞典】海德

(一)乃出現於過去無數劫前之佛名。於諸佛最初出世時,...

【視頻】慧律法師《如何對治煩惱》

慧律法師《如何對治煩惱》

【視頻】大安法師《後釋迦智者大師》

大安法師《後釋迦智者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