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淨界法師  2018/1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這個「牒」字,就把阿難尊者他所執著的相貌,把它「牒」,就是很明白地先指出來。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的意思是不是說,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前面阿難尊者是引用佛陀兩段的開示: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但是以下的經文真正引用的是下面那一段,就是,因為有種種的果報諸法的刺激,所以就使令我種種善恶心念產生。所以,我的心在哪裡,那看哪一個境來刺激我;誰刺激我,我的心就在那裡。

這個就是他引用的第二段,「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我的心跟哪一個境:我在聽聲音的時候,我的心就在聲音當中;我在看花的時候,我的心就在花當中。就是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是這個道理。

我們看佛陀的破斥。正破,破無體跟破有體。看破這一念心無自體。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你說是由法生故而種種心生,所以你的心的處所是不決定的,變來變去的。佛陀就分成兩種情況:第一個,它是沒有自體的;第二個,有自體的。

先看沒有自體的。如果我們這一念心是沒有自體的,我們講離塵無體,離開了這一念境,它的體就不存在了。這樣講,就是沒有所謂的合不合了。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就沒有處所,它只是一個虛妄的影像。一個虛妄的影像,怎麼能夠跟外境相合呢?

如果你說這個心是沒有自體的,只是一個影像能夠跟外境相合,那這樣講的話,這個十九界就可以跟第七塵相合。佛法沒有所謂第十九界,只有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佛法是講六塵,沒有第七塵。那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去跟一個不存在的東西相合,這個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你心是沒有體的。這個「是心無體」,其實答案就出來了。佛陀告訴我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佛陀的意思就是在講這個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是這個道理。

沒有自體,不是說沒有作用。我希望大家「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空掉它的自體,即假是因緣,它有它的剎那剎那的生滅作用,所以即空、即假、即中。比如說有人告訴你,誒,你這個人很好啊!「你這個人很好」,這是一個境,來刺激你的時候,你很歡喜。有人說「你這個人很糟糕」,你產生瞋心。

「你這個人很好」,我們的心是去攀緣「你這個人很好」的音聲才產生歡喜心。當你這個話忘掉的時候,你這個歡喜心就消失了,它離開塵境沒有自體的,它只是一個緣生緣滅的影像。當你看到你這一念心是沒有根源的,沒有自體,只是一個緣生緣滅的影像,這個時候你再來看人生,真的是一場夢。就像古人說的: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所以古人講的人生幾十年,其實就是一場夢,如夢如幻。當然佛陀在破的時候,是破那個妄的自體,但是這個夢不表示它沒有作用。

我們要借假修真,我們到時候還是要這個念頭去修行,只是說我們知道妄想沒有自體,我們不隨它轉。你這個時候是菩薩的願力,發自內心做你該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從一種情緒化的心態變成一種菩薩的願力。這個願力不是外境刺激的,是發自內心的,稱性起修。這一點不一樣。我們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還是會起煩惱,跟我們一樣,還是所有的煩惱都沒有減少,但是他不會隨煩惱而轉,差別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的關鍵在「是心無體」,這句話大家好好參一參。這一念心,離開了六塵找不到它的自體,它只是一個生滅的影像。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是這個道理。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四個字,就是要我們「迴光返照」。每一個念頭起來,迴光返照:這一念心是哪裡來的?如果這一念心是外境的刺激產生的,這一念心你要捨掉;如果你這一念心是你的願力產生的,那你這一念心你要順從它,它怎麼樣想,你就怎麼做,你要產生行動。判定方式就是問一句話,經常要問一句話——「你從哪裡來」,你要經常問這句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十界聖凡不離現前一念

論佛法之淵源,總不外於現前一念之心。心也者,萬法之...

【推薦】心地行為決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佛陀入滅給我們什麼警覺

佛陀轉法輪以後,既然示現是一個凡夫,就必須要示現老...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

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

宣化上人:脾氣是障道的因緣

對任何人不可以發脾氣,不但在外邊沒有脾氣,就是在內...

聖嚴法師《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

心病有五大種類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裡不舒服,就是當我們的內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迷亂由主,悟則必勝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

沒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會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義

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因緣,向好向壞來自教育的重要...

黃庭堅戒淫發願文

我從昔來,因癡有愛,飲酒食肉,增長愛渴,入邪見林,...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內心是最好的龍穴

佛教對於世間萬象,都有深入的觀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蓮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師

大師生平 行策大師(公元16281682年),諱行策,字截流...

提倡以護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兩年來,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薩聖誕日到來之前總會在...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

盲人的一門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鄉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時候那...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

淨土宗與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

三種因果業障的報應規律

《涅槃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

【佛教詞典】六處

(雜語)十二因緣之一。在母胎內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

【佛教詞典】知根無所畏

(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菩薩知了眾生之機根而說法...

【視頻】淨界法師《因小失大》

淨界法師《因小失大》

【視頻】三界九地之圖詳解

三界九地之圖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