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佛陀把妄想作一個總結說:我不是說一定要你執著這個「緣影之心」它不是心的其中一個作用。它也是一個作用,只是它不是你本來面目,它只是一時的作用。其實它也是一個心,是心的一個生滅的作用。在你的內心當中,你要微細地加以揣摩觀照:假設你離開了外在的六塵的境界,你這一念明瞭的心還在,離開了六塵還有它的一個明瞭性,這個就是你的真心,它不隨境生滅的。
像印光大師說的,全世界的人都不念佛,全世界的人都譭謗淨土,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往生,我照樣念佛,我照樣求生淨土。可以看得出來,印光大師依止真心在修行,因為他的心跟外境沒有關係,他是依內心的真如本性所發動的願望在修行。這個就是真心了,這種心是成佛的根本。
假設你現前這個明瞭的心,離開了外在的六塵就不存在了,就沒有自體了,那個就是前塵虛妄的想像,經過分別所產生的影像,叫緣影之心。這個心有什麼過失呢?因為外在的六塵它是變化的,六塵變滅的時候,這一念心就形同龜毛兔角。你用這一念心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而出家,假設佛陀三十二相變壞了,你這一念心也像龜毛兔角消失了。那麼誰去成就法身呢?誰去成就無生法忍呢?
你這一念心既然隨境而生滅,那麼你這一念心就斷滅了,隨境而消失,隨境而斷滅。誰能夠成就無生法忍呢?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大眾「默然自失」。什麼叫默然自失?他知道妄想不是真心,但是真心在哪裡還不知道。就是說,我過去都是用妄想,您現在把我妄想破壞了,但是您還沒有給我一個真實的東西,所以他有一個失落感,因為畢竟跟妄想太久了。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剛出家的禪師,他在參禪的時候就感到很寂寞,因為在世俗的時候很熱鬧。他就去請示他的師父,一個老和尚,就跟他師父頂禮說:「師父啊,我在打坐的時候,心感到寂寞,怎麼辦?」他師父就講一個偈頌說:寂寞僧家事,喧嘩世俗心。長遭兒女累,莫厭水雲深。但樂西來意,塵勞久自沉。他說:寂寞是僧家事,出家人本來就是寂寞——但是他的寂寞跟世俗的寂寞還不太一樣,我們待會再說明。出家的人心是安住在寂寞的。
喧嘩是世俗的心,你熱熱鬧鬧向外攀緣這個是世俗的境界。這種世俗心有什麼缺點呢?長遭兒女累,你要經常遭遇到生兒育女這種塵勞的牽累。所以我們應該怎麼樣?莫厭水雲深。你一個修行人你不要厭惡水和雲——深山裡面有水啊,有白雲啊。我們在深山寂靜當中應該怎麼辦呢?但樂西來意,你的心要迴光返照你的清淨本性。塵勞久自沉,你的塵勞慢慢就消滅掉。這個「西來意」就是,我們要觀照我們這一念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有我們的佛性作伴,怎麼會寂寞呢?
我看到過去有一本書,有一個印度的王子,他很有錢,因為身體有病痛,就到喜馬拉雅山去拜訪這個修學大師。印度王子他當然是一個攀緣心,世俗人都是攀緣外境。他第一件事問這個大師說:「大師啊,我看你很寂寞,一個人在這邊住幾十年。」大師說:「是啊,我現在很寂寞,是因為你來以後,我才寂寞的。你沒有來之前我的心跟我的真如本性相處得很好,一點都不寂寞。你一來,我從本性出來,我就感到寂寞。」
阿難尊者的悵然若失,就是他還沒有找到真如本性,所以他感到寂寞。其實我們內心當中,你只要強迫自己去觀照你的真如本性,觀久了,向內安住,你會覺得你心中別有一番天地。這個地方說明阿難尊者這種悵然若失的心情:因為他習慣性向外攀緣,現在把他攀緣心給破了,他感到一種寂寞,感到失望。這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