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王日休居士  2022/06/08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崇奉,以此功德迴向願生西方亦可。

或為世間種種利益方便善事,若為子而孝養父母,為兄而友愛昆弟,為弟而欽順其兄,閨門之內無不盡善,宗族之間無不和睦,鄉黨、鄰里、姻親相接以禮、相與以恩,以至事君則赤心為國,為官則仁慈利民,為長則善以安眾,為下則勤以事上,或教導愚迷,或扶 助孤弱,或濟急難,或惠貧窮,或修橋砌井,或施藥散食,或減己奉養以利他人,或臨財饒人以自省約,或教人為善,或讚善止惡,隨力所作世間一切善事,以此迴向願生西方亦可。

或為世間一切利益,不拘大小,不拘多少,若止以一錢與人,或止以一杯水與人,下至如毫芒之善,亦必起念云:「以此善緣迴向願生西方。」

常使一念不斷,念念在彼,必上品生。

《龍舒淨土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

大安法師:用念佛來耕耘菩提心

我們發的菩提心,就是一顆種子,要播種在我們的心田裡...

行善要及時

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缺米糧。有一回,他向朋友監河...

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問: 請師父開示,是否得了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更易得...

印光大師談往生極樂的條件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

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應化

在《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談自己...

佛教主張積極超越自我

( 導語: 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直...

【推薦】錢是別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報

這次去普陀山,偶聽道慈方丈開示,說到一兩黃金四兩福...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生活的環境 中國人說怎樣做事會順利,一命、二運、三風...

什麼是念佛人的都攝六根

為什麼念佛人要都攝六根呢?都攝六根不是都攝那個第一...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

《梵網經》和《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有區別嗎

問: 請問師父,《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

佛門素宴悟心境

我獨自在外打拼,經歷不少坎坷,心高氣傲的我,看到周...

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聰明睿智的人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講究道德的人...

出世與入世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問: 世間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難免會很執著。因為...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說「道」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無處不在觀世音菩薩 諸位...

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大家要了解一下,這是佛法的常識。它闡釋三...

善用其心,清淨行為

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 巧願,是善巧的願。這...

星雲大師《論鬼的形象》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學講座的最後...

人品才是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一種標誌

修行還有主要的一個,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個人人...

【佛教詞典】經讚

即讚歎經典之偈頌。現存之梵文經讚中,有法華經讚(梵...

【佛教詞典】迦羅沙曳

(雜名)茶香室叢鈔十三曰:即袈裟也。明朱國楨湧幢小...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10-彰顯果德》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10-彰顯果德》

【視頻】惠空法師《禪源諸詮集都序》

惠空法師《禪源諸詮集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