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淨界法師  2016/03/20  大字體  護眼色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現在我們也知道,愛護他人的心,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開始將我們在因地所種下的善因,跟今生所受用的樂果,這種殊勝的因、果——迴向,把今生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廣大的福德資糧,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希望他們的苦因跟苦果,都能夠消滅無餘。

我們的心態,從今開始不再注意自己了,開始愛護眾生。就好像是虛空的風一來一去,產生取捨,我們擇取眾生的苦,施捨我們自身的快樂,發自我們犧牲、奉獻的精神,由此發起大悲心,來祈求上師的加持。

這地方是說,在修學佛法當中,除了所修學的法門,心態也是很重要。到底愛護自己比較重?還是愛護眾生比較多?這會影響未來果報的差別。

我們要了解一個觀念,這是懺公師父常講的一個觀念:我們修行人有三個重點——解門、行門、性格。這當中他認為性格最重要,一個人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性格不好,都不行!

所謂的性格是什麼呢?老人家說:什麼是一個好的性格呢?只有三個字,就是學吃虧!

學吃虧這三個字,我體驗了很久,現在有一點心得,覺得這個道理非常好。我現在也喜歡吃虧,希望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我剛開始對於這樣的遭遇,也不是很滿意,但是後來發覺學吃虧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簡單舉兩個例子。諸位,如果你在常住,你付出的很少,結果你得到了很多,你覺得這種因緣好不好?

不好!對啊!你在耗損你前生的福報,你今生是福報越來越少。那些差額是從哪裡來的?絕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表示你的生命是在退步當中。

反過來,你對常住付出很多,但是沒有人知道,非常好!你的生命在進步當中,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也許,你不一定有美好的過去和現在,但是肯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第二個從學吃虧當中,增加我們的菩提心,培養一種內在的德行。一個菩薩,什麼事都斤斤計較,很難把菩薩事業做好,某種程度來說,行菩薩道會有很多障礙,那需要靠一些願力來支持。

這種願力就是你願意代眾生受苦——學吃虧的心情。往往也是這種心情,使令你產生了突破。我們剛開始是發學吃虧的心,來幫助眾生,結果這種心態,反而幫助了我們自己。諸位懂這意思嗎?你學吃虧不一定是幫助別人,因為對方得不得度,有很多複雜的因緣,但是肯定是幫助你,對你絕對有好處。

你們以後學習菩薩戒,菩薩戒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大部分。攝律儀戒——斷惡這一部分,當然菩薩所對治的是貪、瞋,治瞋比較重。攝善法戒——菩薩很重視六波羅蜜,特別是智慧的學習。在饒益有情戒這一部分,你把它讀完之後,只有三個字,就是學吃虧。

你度化眾生就是學吃虧——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就從這樣的心態當中,慢慢的成就你廣大的功德莊嚴。

說實在話,心態不改變,你不可能進步,因為它是根本嘛!所有的善業,都跑哪裡去了?諸位想想看,你所做的善業,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蘊量。如果你的心量狹小,如何培養廣大的功德呢?

我們說:一切唯心造。我希望我們先調整心態,比你去做廣大的善業更重要,你有美好的心態,才有美好的狀態。所以,這裡的自他交換是說,你要相信我們去幫助眾生,比幫助自己更重要。當心態改變時,生命就完全不同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造河船以濟人渡

造河船以濟人渡,就是建造船來渡人。我們面臨著江河湖...

【推薦】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災難與人生意義的省思

近日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如短期內多宗空難事...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現的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

驢的哲學

人生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最重要的是永遠...

寶蓋覆舍利,功德不思議

有一段時間,佛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住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

掛著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在外看到人家在辦喪事,為了祭拜...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

活著沒有意思嗎

剛才,來了位中年人。一進門,他就對我說:前幾天,差...

上香是上一支還是上三支

問: 上香上一支?還是上三支?還有紅香和黃香,上哪...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病,通過這...

業障可畏,地獄非虛

佛經裡說:罪苦眾生,往往生在邊地下賤之所,不得見佛...

【推薦】怎樣把福報留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可以化...

妄想創造出六道輪迴

妄想為什麼會創造出六道輪迴來呢?(這一段很重要)有...

濟群法師:樂觀與悲觀

為什麼人們會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

用自己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

《觀無量壽佛經》第五觀:寶池觀

【經文】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

想當官還是要靠積德

在世間法當中,如果有人說誰將會成為考試官,那很多想...

不退心

過去有一個人,雖然沒有人開示他,但因為受世事的折磨...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

衍慈法師:開光的意義

一般人都會聽過佛像開光。每當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

醫學博士為什麼要素食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佛教詞典】納體

納,納受;體,戒體。納受戒體之身,稱為納體。亦指防...

【佛教詞典】菩提分法五門建立

【菩提分法五門建立】 p1132 雜集論十卷一頁云:復次一...

【視頻】明安法師《寶篋印陀羅尼經》

明安法師《寶篋印陀羅尼經》

【視頻】懺雲法師《坐禪用心記》

懺雲法師《坐禪用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