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淨界法師  2021/11/20  大字體  護眼色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第一講)

我們有這個殊勝的因緣,我們在三天當中來跟大家討論有關禪淨雙修這個課程。在講禪淨雙修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說明為什麼要禪淨雙修。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內涵當中,不管你是修什麼宗派,都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剛開始要成就一個善業力;第二個,你進一步要成就一個正念力。不管你是修天台宗、唯識宗、淨土宗,所有的法門都沒有離開善業力跟正念力這兩種的修學。

我們剛開始皈依三寶,我們是依止一念的信心來修善業,透過佈施、持戒、忍辱種種善法的造作來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想我們剛開始讓自己的身心離苦得樂,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這樣的要求是不夠的。因為你只是成就善業,我們心中的顛倒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我們頂多在內心的煩惱當中創造一個暫時的善業,我們顛倒的本質並沒有太大改變的。

所以我們透過善業以後,我們進一步要開始修學止觀來加強心中的觀照,到底生命的真實相是什麼?透過一種如理的觀照來消滅我們無始的顛倒,而產生一種究竟的解脫,而不是一時的安樂而已。其實所有的修學,它的根本就是在修正念這一部分,善業只是一個基礎而已。

那麼我們心中的正念,從淨土宗的角度,它所要求的特別是要求臨終的正念,臨命終的時候你要保持正念,你才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從我們修學淨土宗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知道,臨終的正念是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祖師的正念。你看歷代的祖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他臨命終的時候正念現前,那麼他那個正念已經修到業淨情空,他那個正念是沒有雜質的,所有的煩惱完全被消滅、被調伏了。這種我們叫作淨業成就的,但是這種是很少很少的。所以祖師型的正念,我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們頂多能夠做到凡夫的正念,沒辦法做到祖師的正念。

什麼叫作凡夫的正念呢?

就是我們在臨終的時候保持一個憶佛念佛的正念,但是也夾帶了很多很多煩惱的活動,因為我們沒有斷煩惱。所以我們一個臨終正念,一個生死凡夫他肯定會夾雜很多的煩惱跟罪業在那個地方活動,所以我們一般凡夫的正念必須做到不隨妄轉。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我臨命終的時候,遇到的是一個內憂外患:我內在的色身即將敗壞,我平常所愛的色身要敗壞,外在的環境的干擾,親屬的哭泣,你肯定是百感交集的,你的心不是在一個很平靜的狀態下往生的。那麼在這樣的煩惱干擾之下,我們斷不了煩惱的,但是我們可以跟它保持距離,這一點可以做到。你可以透過智慧的觀照,你可以不隨妄轉。

所以我們講臨終的正念,並不表示說我們沒有煩惱,而是說我們能夠真正地生起一種禪觀的智慧來跟煩惱保持距離,而做到印光大師所強調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所以我們禪淨雙修,我們的主修還是憶佛念佛,但是你必須靠禪觀來保護你的佛號。

我們看到很多的同修在臨終的時候失敗了,因為他低估了煩惱的勢力。因為煩惱畢竟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境界,我們平常對煩惱沒有產生觀照,沒有跟它保持距離,你臨命終的時候佛號現前,貪愛娑婆的煩惱也現前,結果你的佛號被煩惱所破壞,非常可惜了。

所以我們必須在平常除了你念佛以外,你要加強你心中的觀照。我再講一次,我們斷不了煩惱的,這是現實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隨妄轉,這點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們希望透過三堂課,我們應該怎麼樣在心中,除了佛號以外,你必須另外要再出現一道的光明,讓你自己能夠在煩惱活動的時候保護好你的佛號,做到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就成功了。斷煩惱是到淨土以後的事情。但是你要在臨終的時候做到不隨煩惱所轉,那這個是要看你智慧的力量。所以說,我們為了能夠達到禪觀跟念佛的結合,其實主要的目的就是達到我們臨終的正念,是這個意思。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

為了發明「禪淨雙修」的內涵,我們將它分成三個主題:

甲一 、 總標禪淨之相互關係

先將「禪觀智慧的觀照」跟「淨土宗的念佛」,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相互關係,先作籠總的說明;它們之間應該如何來配合,它們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甲二 、 別明禪淨之個別修法

分別的來說明什麼是禪觀、什麼是淨土的念佛,它們各別有什麼差異。

甲三 、 結示禪淨之雙修法要

前一段是把「禪、淨」分開,各別說明它們的內涵,這一段我們把「禪」跟「淨」結合起來,說明應該怎樣修學。

甲一、總標禪淨之相互關係。

這一段是印光大師的開示,他把禪跟淨它們所修的內涵作一個說明: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

印光大師先把什麼是禪、什麼是淨土,這兩個修學的重點先標出來。

禪觀它的所緣境是我們本具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簡單地講就叫作清淨心,那麼它相對的名詞就叫攀緣心。我們一般人內心所安住的不是安住在清淨心,是安住在向外攀緣五欲六塵的一種攀緣心。所以禪宗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清淨心找回來,我們講把心帶回家,從宗門的角度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現在的內心不是本來面目,我們是在無始劫的生死輪迴當中累積很多錯誤顛倒的想法,但是我們在沒有輪迴之前我們的面目是清淨的,必須把這個最早的原始生命的相貌把它找出來。

在禪宗當中,當然它在發明清淨心的時候它是不立文字的。你看祖師他在表達我們的清淨心,你看我們說是德山棒、臨濟喝,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你問德山禪師,他打你一棒;那麼臨濟禪師,他就嚴厲地呵責你。他透過棒喝的過程當中,把我們的妄想截斷,把妄想停下來。因為我們平常都活在表層意識,表層意識其實是把我們內在的本性給遮蓋了。

所以禪宗說我跟你講道理也沒用,乾脆打你一棒。那麼在痛的感覺當中把你整個妄想給截斷了,在那一瞬間,讓你自己迴光返照,去感受你的本來面目。所以禪宗在發明心性當中,他習慣性不用文字的,他們喜歡採取行動,他的重點就是讓你自己去覺悟,讓你去迴光返照,參而自得。

所以在整個禪宗的修學當中,就是在破除我們那種攀緣心的能所,開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那種離念真實的心性。所以禪宗的重點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破除我們的攀緣。

那麼淨土宗,它的方法就不一樣了,它的重點在憶念彌陀的聖號。當然它是包括了信心跟願力來憶念彌陀的聖號,而依止這樣的資糧力來求生淨土。所以我們在淨土宗它不是講唯心淨土,因為唯心淨土它強調的是內心的淨土,西方淨土所強調的是十萬億佛土外的淨土,不是內心的淨土,也不是內心的彌陀。

那麼我們從印光大師的這段定義,我們可以清楚禪淨的內涵是有所差別的。你看禪宗是向內,淨土宗是向外。禪宗是迴光返照去看我們的本來面目,它是一種理觀;淨土宗是去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它是向外去緣佛法界,它是一種事修,所以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的。

我們再往下看:

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也。有淨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前面是講到禪跟淨土,這個地方加一個有,有就是你內心當中產生這樣的功德。所以禪宗是透過對內心的一種參究,這個參究簡單講就是一種思維觀察,去消滅我們心中的妄想執著,而徹底地見到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叫作明心見性。而淨土的修學是發起菩提心,生信發願,憶念彌陀的聖號而求生淨土。

我們可以這樣講,禪宗是在探討我們生命的過去,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它整個思考模式在探討我們生命的原點,把那個原點找出來。

淨土宗的特色,它所在乎的是未來,它不管你過去是什麼業障凡夫,它不管你的,它強調的是你的未來,你將往哪裡而去?所以理論上這兩個,禪、淨,方向不同。所以理論上禪淨是不能雙修的,但是我必須強調,禪淨雙修要有一個先決條件:你一定要有一個主修,還有一個助修。

如果你是以淨土宗為主修,以念佛來攝禪觀,你主修還是念佛,只是用禪觀來破除煩惱,那麼這個是淨土宗的禪淨雙修。你要問禪宗的話,他們的禪淨雙修就不一樣了。他也念阿彌陀佛,但是他重點不是求生淨土,他在念佛當中,他在觀察念佛是誰,他假借念佛的因緣,順從這個佛號去找他最初的原點——念佛是誰?

所以禪淨雙修,我們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你的主修是什麼?另外一個只是一個助行。因為這兩個方向不同,淨土宗是規劃未來,禪宗是探討過去。

好,大家把這兩個思想體系弄清楚,我們再往下看:

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己也。二者文雖相似,實大不同,須細參詳,不可籠統。

我們講禪跟淨土,那是約著教理來說的,是從教理的角度。但是加一個有,有禪有淨土,那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的,一個是理論,一個是實踐。

理論這部分當然是恆然如是,它是一種人生的真理,所以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但是講到個人的根機所產生的修行,那就是千差萬別了。所以這個地方文字很相似,只差一個有字,但實際的內涵是大不相同的,應該好好地去分別清楚。這段就是講禪、淨土,跟有禪有淨土,一個是教理,一個是實踐。

最後一段就非常重要了:

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

到這個地方印祖把參禪跟念佛它們的一個標準講出來。什麼叫作有禪呢?你要能夠真實徹底地去開悟我們的本來面目,你真實能夠破妄顯真,把無始的攀緣妄想給破掉,把心帶回家,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所以禪宗所強調的是一種內心的觀照,念佛法門所強調的是對阿彌陀佛的皈依。

所以我們再往下看:

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或求生天,受天福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佛法,普利眾生。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矣!

這段對淨土宗的開示是很重要的。

念佛法門,它是一個他力的法門。在他力的解脫當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完全不是我們的力量,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只有產生一種強烈皈依的心來憶念彌陀的聖號。

所以說,在整個往生的關鍵當中,你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你的信心、你的願力是一個成敗的關鍵。所以他講,信願要很真切,決定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故事。

我想我們曾經有過念佛的人都知道,念佛是不一定能夠往生的,因為念佛它是一種善業嘛!無量光、無量壽在你身口意活動的時候,它的確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善業力,但是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會決定這個佛號對你產生的救拔力。

那麼我們真正要把這句佛號的功德全部都把它啟動出來,這關鍵就是你的信心跟願力要很堅定,這個佛號才能夠帶你到淨土去。

在美國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小村莊發生了旱災,好幾個月都沒下雨了。那麼這個時候,因為都信基督教嘛,教堂就發動這個村莊的人民在禮拜天的早上,大家都到教堂來祈雨,向上帝禱告。那麼禮拜天早上大家就都到教堂去了。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去參加禱告,那麼這個小女孩有什麼特別呢?她去禱告的時候,她帶了一把雨傘去,其他的人都沒有帶雨傘。

我們應該說這個人是信願具足的,她相信她可以做到、她一定可以做到。因為為什麼?你去祈雨,當然就是會下雨嘛!

所以修淨土宗的人,其實你的決心是很重要。

我經常聽到很多居士跟我講說,他很想要往生,這個人大概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你很想要往生,表示你沒有把所有的心力放進去嘛!你給自己很多的偷心嘛,偷心未死嘛!你給自己太多的活動空間。因為我們往生的人,諸位你看看《淨土聖賢錄》,往生與否跟你業障深重沒有關係,因為是佛力加被,跟你沒有關係嘛!但是對你那個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是有關係的。

你去看歷代的往生成功的例子,都有一個特色,就是背水一戰!你沒有退路!就像韓信用兵一樣,他面對項羽的軍隊,是他三倍以上的軍隊,但是他把軍隊帶到整個黃河的前面,你看後面是黃河,你只有往前衝了。

所以往生的人他所建立的願力,如果你看看祖師的開示,他對佛號念得好不好這個標準不高,那臨終十念嘛!相續稱念,乃至十念,這個標準不高嘛!但是一個往生的人,他對你的願力的要求是超高標準的,非常高的標準,不能有任何空隙。

你佛號可以念得不夠好,沒關係,這個影響你品位嘛!但是你的決心,這一點的要求就非常非常高了。淨土宗對這個是用超高標準的標準來要求所有淨土宗的人,就是你對阿彌陀佛那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看看印光大師他把這個信願講出什麼條件,他說:淨土宗的人絕對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悠悠泛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可有可無,往生也很好,沒有往生也無所謂。那麼念佛雖然很精進,每天有定課,但是呢,心戀塵境,對我們熟悉的娑婆世界隱隱約約還有貪戀的心。

比方說,他這個貪戀還不是貪戀雜染法,他貪戀善法,你看:

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

你想到你今生造了很多的善業,你曾經持過五戒,護持三寶,你對來生的安樂在念佛過程當中隱隱約約有所期待。

或者,或求生天,受天福樂。這個人善業更加的精緻,他不但是修五戒,修十善業,他連身口意都非常地嚴謹,但是不幸的是,他對這樣的善業還是有所期待。

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這個人所要求的是更清淨了,他希望來生能夠出家修梵行,有廣大的智慧,能夠攝持無量的法門,甚至於有大悲心來普利眾生。當然,你不能說出家為僧、弘護正法不對,而是你站在淨土的角度,你還有這個想法,你就不是叫作有淨土了,你就不是叫作信願具足了。

所以什麼叫作信願具足?我們等到後面再詳細說明,它有一定的標準的。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好,我們把這樣的一個禪淨的思想畫成一個表。最下面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面貌,不是本來面目,就是你現在的面目。就是你這一念清淨心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每一次的生命從小到大,你接觸很多的人,你遇到很多的事情,凡是你走過的人事都有留下一些痕跡,留下一個業力的種子、一個煩惱的種子,這個就是我們的雜染心,在佛法的角度叫作阿賴耶識,我們一般人修學佛法是依止阿賴耶識修學的。依止阿賴耶識修學,在《楞嚴經》就是依止生滅心來修學的。

什麼叫生滅心呢?就是你的心是隨外境而動盪的。你有時候修得不錯,有時候修得不好。你風平浪靜的時候修得很好,逆境現前的時候你就修不好了。因為你的心住在一個生滅心的角度,你太重視你眼前的感受。

所以我們很多人為什麼念佛會錯誤?為什麼念佛會失敗?因為你佛號是建立在一個不堅固的生滅心。我們要強調一個觀念: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要保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當中要先改變我們的心態,不要用生滅心來修學,應該是把這個雜染的心提升到清淨心。你要安住在你的本來面目,安住在你的清淨本性來提起佛號。

比方說你蓋房子,你這個房子蓋得很莊嚴,上面的建材很漂亮,裡面的裝潢也很莊嚴,但是你這個房子是蓋在一個地震帶,那就完了。你平常沒有先調整你的心態就開始念佛,依止生滅心、依止攀緣心來建立佛號,就像一個美好的房子蓋在地震帶一樣,你這個佛號是不堅固的。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來說明這個道理。

過去在中國的上海有一個姓林的居士。這個居士他的家族是做買賣的,所以他長大以後就繼承家業,做一些生意的買賣,也賺了不少錢。這個林居士在中年以後聽到了念佛法門,他就很虔誠地念佛,也發願求生淨土。他把他所賺的錢買下一個很大的花園,叫作頤園,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念佛堂了。他不但是提供給大家共修,他平常也參加念佛共修,所以他這個人也算是蠻虔誠的一個淨土的修學者。到臨命終的時候,很多的同修來幫他助念。那麼他本身有念佛的善根,有內因力,又有這個外在佛號的牽動,內因外緣具足,所以他剛開始佛號念得不錯。

後來念到一半的時候,他娶兩個太太嘛,他大太太是學佛的,但是他小太太沒有學佛。他平常對他的小太太心中是有所貪戀。那麼他小太太來的時候就開始哭泣啊,說你走了以後我怎麼辦呢?那麼他平常在念佛的時候並沒有調整他的心態,他還是依止生滅心嘛,生滅心就是一個情感的心,一個帶有情感跟業力的心。

所以一個有情感的人,他聽到他平常所愛的人的音聲,內因外緣的碰撞,這個時候就觸動他的煩惱。他的佛號就被破壞了。所以他的小太太在哭鬧當中,他本來是很安詳的臉色,馬上就轉成很不好看的臉色,當下就往生了。後來到了香港轉世為一隻小狗。這個公案大家都很清楚了,在倓虛老和尚的《開示錄》裡面有提到這個公案。後來這隻小狗還託夢給他兒子,把他找回來,送到寺廟去撫養。

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林先生本身,他在一念的心中建立很多的佛號都沒有錯,但是他的心態錯了,他沒有真正調整他的心態。他依止生滅心來念佛,依止攀緣心來念佛,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有一點風吹草動,這個時候就心隨境轉了。

我們要求的佛號是要很堅固的,我們要求的佛號是能夠不隨外境而轉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現在開始調整你的心態還來得及,在死亡到來之前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這件事很重要。一個是依止生滅心,一個是依止不生滅心,兩種情況。

什麼叫安住在不生滅心呢?

那你就必須對整個人生有很徹底的了解,你才能夠進入到不生滅心,不生滅心是我們的目標。那麼這個過程當中,你必須有智慧的觀照。

那麼,依止不生滅心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怎麼從一個攀緣心而到達不生滅心呢?這個禪觀的智慧就是一個最重要的過程。

我們看第二段,別明禪淨之個別修法,在這個地方我們就個別說明禪宗跟淨土宗的個別修法。

看乙一、禪宗修學法要。

禪宗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總標相妄性真。

這以下的經文都很重要,你應該怎麼樣能夠訓練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轉?你不是等到臨命終才被外境所轉。我們不相信說,你平常八風一吹,你的心就一直動,到了臨命終的時候突然間不動,不可能有這種事情,這不合乎唯識的等流性。你現在是什麼心態,你臨終就是什麼心態。你這一棵樹往東邊不斷地生長,你把它砍斷了,它肯定是往東邊倒下去;它往西邊發展,砍斷了,是往西邊倒下去。所以你一個人,淨土宗它不要求你斷煩惱,但是它你要能夠去不隨妄轉,這樣子的智慧觀察是很重要。

我們往下看,這段經文總共有三大段,先看第一大段,我們怎麼來觀察人生才能夠做到不隨妄轉。看經文: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我們要能夠把心態安住在不生滅心,你必須有三種智慧,就是空假中三種智慧。那麼第一段先作一個總標。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呢?汝猶未明一切,這個一切指的是我們的全部,包括色身、包括內在的思想,就是身心世界。這個身心世界,佛陀講出兩個譬喻來形容它,第一個是浮塵,漂浮在空中的灰塵。身為一個灰塵,它自己做不了主的,這灰塵要往東、往西啊,是那個業力的風在吹的。

所以從這個浮塵的譬喻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有兩種相貌:第一個,它是變化的,諸行無常的。你看你昨天好好的,今天早上起來身體就不舒服了。很正常,生命本來就不是一條線,它是波浪狀,好好壞壞。因為我們過去也不完全是造善業,也不完全造惡業,這個善業、惡業都混在一起,就創造一個變化的人生。所以這個浮塵是變化的意思。第二個,你沒辦法做主,諸法無我,它要往東往西你做不了主的,它不會滿你的願。這是講到浮塵。

第二個,諸幻妄相。它是虛妄不實的,就好像是魔術師所變現的兔子。你看魔術師拿這個手帕,他變現個兔子,它明明是個手帕,但是他假借這個幻術把它變成一個兔子。所以這個兔子只是一個假相,它沒有實體。所以我們從浮塵跟幻化相的譬喻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生命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是很重要的。

你要能夠不受生命的干擾,你必須要正確地觀察人生。

我們今生的生命它是因緣和合而出生,也因為因緣別離而消滅。那麼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在《楞嚴經》當中佛陀在教導我們觀察人生,他習慣性用一種思考模式,佛陀告訴我們,你經常要問你自己:你從什麼地方來?你怎麼就有你現在的色身,你怎麼就有你現在的思想呢?你從什麼地方來?當然說,我是從前生而來,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你前生不是長這個樣子啊!你前生的思想也不是你這個思想啊!你怎麼說你從前生而來呢?如果前生創造了今生,那你應該要跟前生很相似啊!我們前生可能是一隻螞蟻,螞蟻的色身、螞蟻的思想。你今生變成一個人,怎麼螞蟻會把人創造出來呢?不可能的事情嘛!我們不是從前生而來的。

好,我們再問第二個問題:你將往哪裡而去?你說我到了來生去,也不對,因為來生也不是你這個樣子。它也不是你這個色身,也不是這個內心。

所以我們怎麼去正確看待人生呢?

我們人生是沒頭沒尾的,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它只就是在某一個時空,在我們無量的過去生命當中,我們曾經有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我們曾經造過某一個業,這個業成熟了、表現出來了,就把你的身心世界顯現出來了,就像魔術師,他就把你的這個兔子顯現出來,兔子結束以後,你說它到哪裡去了?它也沒到哪裡去。

比方說做夢,我們一個晚上做五個夢。你看我們第一個夢夢到我們遇到什麼人,做什麼事,但是你夢境消失的時候又變成第二個夢,第二個夢做完又做第三個夢……那你說第一個夢從什麼地方來?它沒從什麼地方來,那麼夢消失了,它又往哪裡去?它也沒到哪裡去。

所以我們人生是沒有一個實體。如果它有一個來處,那這個人生是有一個真實的體性。因為它覓之了不可得,它只就是我們在一念的清淨本性當中,我們在過去偶然的機會有一種業力去熏習你的真如本性,這業力把你的身心世界給現出來,等到這個業力的能量消失以後,你再也找不到你這個色身,再也找不到你的身心世界了。

所以我們的人生只就是在這個因緣當中一個暫時的假相,它只就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假名假相假用而已。

你比方說我這個釋淨界從什麼地方來?我也沒從什麼地方來;等我往生以後,你再也找不到我的外表的色身,我現在的思想也找不到了,我又換另外一個身心世界了。本性是空,但是它的因緣有它暫時的假相假用。

所以大乘佛法看人生,它是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它對於不變的體性,那種自性執——我執法執是否定的,身心世界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對我空法空的真理,這一點是肯定的。在我們的身心世界當中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沒有一個常一的我,沒有。空觀是破除我法二執,但是它也要修假觀,說我身心世界是暫時的,那我就完全放棄了,也不對!你必須借假修真,你為什麼能夠憶佛念佛?你還得靠你這個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來聽經、來打佛三、打佛七,去積集資糧。

所以從大乘佛法,正確地看人生,它是不否定也不肯定,它是即空即假即中,保持中道。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第一段是一個總標,第二段是一個別示。

所以我們在看人生有兩種的角度:第一個是看到它的假相,這一點請大家不要否定你暫時的假相,你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來借假修真,你的積集資糧、你的淨土的成就,你還得靠人身啊,人身難得。但是假相,在《楞嚴經》裡面它把它譬喻成一個大海所產生的一個水泡,它遲早會破裂。

所以《楞嚴經》說我們怎麼正確看人生呢?一個平靜的大海,因為業力的風一吹,產生一個暫時的水泡。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它的體性是畢竟空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從空性而來,總有一天也要回到空性而去,所以你不能太執著,你必須從無住的角度、站在一個無住的角度來面對你的生命。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個身心世界是因緣的業力的和合而顯現,當你的因緣的業力結束的時候,不管你今生活得很快樂,或者你今生活得很痛苦,它背後都有它的因緣,事出必有因。但是這個因緣,它是有為法,它是有窮盡的,等到這個能量釋放完了以後,你就再也找不到你現在的色身,你就再也找不到你現在的思想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但是在整個生滅的變化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它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它沒有變化,永遠靈靈覺覺,週遍法界的真實本性。所以說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你要依止的是你的清淨本性,不能依止你的五蘊身心,你的五蘊身心是變化的。

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你不要住在五蘊的角度來念佛,不要老是注重你的色身,不要老是注重你的感覺、你的想法、你的造作、你的了別,那個色受想行識,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我們要站在一種真實常住的心性當中,這個心性是怎麼回事呢?它沒有去來,去就是我們說的失敗,有所失;來就是有所得,它沒有得失的觀念,沒有凡聖迷悟的差別,沒有這種生死的對立。那麼在念佛當中,你要站在一種無住的角度,不住色生心,不住受想行識生心,站在一種清淨本性的角度來提起你的佛號,你的佛號就不受任何因緣干擾了。

這就是我們強調的以不生滅心來念佛。這種念佛法門,你這樣子修,它有兩個好處:第一個究竟義,第二個堅固義。

《楞嚴經》說,我們不管修什麼法門,你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從你的清淨本性來生起種種的善法,第一個,你的功德更加圓滿,它不會受到一時的局限;第二個,你的功德特別的堅固,不可破壞。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你的心態,因為你的心態會影響到你這個佛號是不是堅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這個就是參禪下手的竅門

要想從這個話頭入手,以念佛是誰入手,那沒有別的巧妙...

從極樂歸來的菩薩是非同小可的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三點: 第一、隨願聞...

彌陀光明沒有障礙,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彌陀的光明,所以無礙...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問: 請師父開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淨...

在任何急難恐懼的時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

藏頭白、海頭黑

問: 有位出家人問馬祖禪師一個佛法上的問題,馬祖說...

解析禪的內涵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禪究竟是什麼...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供佛齋僧的緣由及功德

供佛齋僧是佛教的一種傳統,也是為了讓僧俗二眾有培養...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把...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我們...

僧人的生活——聞鐘而起,聞鼓而眠

世人多羨慕僧人,就連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說:若得為僧,...

外界的打擾來自我們的內心

有個小和尚學會了入定,可是每當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毀滅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消滅,會消滅正法,兩種力量: 一、惡...

聖嚴法師:最好不要當劈腿族

問: 劈腿族是愛情國度新名詞,以前叫腳踏兩條船,但...

為破三輪故說淨土

原文: 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

太虛大師:以佛教的道理來使人類進步

導語: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眾心理建設人間佛教,要先從...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發不出來怎麼辦

問: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

生和死的四個層次

曹山本寂禪師的《語錄》記載:一次,有僧問曹山:我通...

「理悟」是眼目,「事修」則是兩條腿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只有眼睛沒有腿。這樣的人,...

聖嚴法師《從火坑裡跑出來》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沒有想要求時就快樂。 菩提達摩在論中...

至誠懇切的心,啟動了咒語的力量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

【佛教詞典】向上一路

禪林用語。即指言絕意斷之正真大道。與「向上一著」同...

【佛教詞典】一處四見

又作一水四見。謂對於同一境界,由於見者心識之不同,...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3-淨念門》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3-淨念門》

【視頻】性德法師《出家受戒後的修學》

性德法師《出家受戒後的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