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需在意別人的譏諷譭謗

學誠法師  2016/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無需在意別人的譏諷譭謗

我們總是會在意別人的譏諷、譭謗,把它當做很重的傷害,一聽到難聽的話,內心就激盪起層層波浪,這是我們自己的煩惱所致。

他人的話不過是一個個音節罷了,拆開來也沒有什麼意義,聲音一出口就消失了,自己卻把它們牢牢記在心裡。佛法講「八風吹不動」,無論讚美也好,譏毀也罷,都不要放在心上。你越是生氣,對方越是高興;你不起煩惱,也就不存在傷害了 。我們的生命,要為了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去努力,而不要糾結於傷害過自己的人和擺脫不了的仇恨。

一個人如果總是看到外境的不如意,而不是安住在自己的心願、職責上,那就會一直生活在煩躁之中。當我們抱怨、憤怒或失望時,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全部都是在看別人的不是。佛法說「向外求」就是我們痛苦的原因,要多想想自己的行為:我做了什麼?我做得夠不夠?我對別人付出了多少?

面對更多的工作,我們可以選擇承擔,將之當成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的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價值更大的人;也可以選擇抱怨和拒絕,令人不敢接近,眼前來看是佔了便宜,長遠來看只是讓自己更無用。一個人的價值與地位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的,而不是由其他人決定的。

做好自己,盡力去幫助他人、成全他人,見人多微笑,遇事多承擔,不抱怨、不放棄,人生一定能成功。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不要抱怨、沮喪,而應勇敢面對、如理思維,這就是在償還宿債。進一步發大願心,收拾惡念、勤修善念,命運便能漸漸改善,猶如「病樹前頭萬木春」。

面對他人的議論,要「難得糊塗」,不入心、不琢磨、不回憶;對於自己該走的路,要「清楚堅定」,多提策、多憶念、多思維。

衣服髒了,要一點一點洗淨;我們的心有了煩惱的塵垢,要用佛法清洗令淨。知道錯誤,就應截流。常常抱怨譏嫌,如口出惡臭,令人厭惡;常常真誠讚美,如口吐芬芳,令人愛敬。

佛法的善惡是依據業果來判定的:能夠使自己和他人的未來得到痛苦果報的行為稱為「惡」,反之則為「善」。最主要的十惡業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嗔、癡,與此相反的就是十善業。知道業果,就按照十善業的標準去行事。多說好話,讚美、感激、鼓勵他人的話,少抱怨、少吐槽、少譏諷、少議論別人。抱怨一千次,不如行動一次。

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吃虧多了,總有厚報;喜愛佔便宜的人,定是佔不了便宜,贏了微利,最後失了大貴。別以為成敗無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對治妄想和外界干擾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

煩惱這麼重應該怎麼修

天台宗把菩薩道的修行分成二個次第:第一個叫做緣修(...

關掉生死業力的開關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一個...

修空觀的人要空掉什麼

問: 師父講到我們要修空觀,不要住在外來的空上,在具...

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那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麼樣的依據呢?他能得到...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信佛會讓你損失什麼

多年前,有個學者在某大會場向人們講佛祖絕對不可能存在...

修行要去掉這二十種錯誤觀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門,是從內心去參悟自...

從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屬於疲勞大軍中的一員,經常感到疲乏無力、頭昏...

傻子的處世哲學

有一則笑話,說一個傻子意外得到一斤羊肉和做爆羊肉的...

禪師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他答道:饑來吃飯困...

為心情放個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種沒有被強迫的自然狀態中,最容易...

虛雲老和尚是大菩薩示現

有些人認為虛雲老和尚的脾氣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認識...

在家居士應注意的威儀

什麼是居士? 答:是指虔誠信仰佛教,並且受了三歸五戒...

念佛求生淨土以報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淨土。雖發心廣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

入寺方知三寶恩

作為三寶弟子,學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寶,但從形式上...

車裡的佛像要如何擺法

問: 我在龍華寺請了一尊阿彌陀佛,當時我問寺院裡的...

誦哪部經迴向給父母最好

問: 父母不在本地,誦哪部經迴向給他們最好? 仁清法...

隨緣不是隨便

隨緣兩個字,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尤其是遇到困難,無法...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

弘一大師《藥師如來法門》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今天所講,就是探契時機的藥師如來...

【佛教詞典】鼻識

【鼻識】 是八識心王中的前五識之一,以鼻根為所依,以...

【佛教詞典】良源

(912~985)日本天台宗僧。近汀(滋賀縣)人。十八歲...

【視頻】阿彌陀佛四字佛號

阿彌陀佛四字佛號

【視頻】淨界法師《走出千年古洞的故事》

淨界法師《走出千年古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