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中無主,便雜念叢生

學誠法師  2016/03/11  大字體  護眼色

心中無主,便雜念叢生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心中無主,便雜念叢生。

人要活得有力量、有方向,最要緊的是內心擁有一個信仰、信念、理想,這才能主導自己的生命。如若不然,只能渾渾噩噩、隨波逐流,被許許多多紛雜的念頭所包圍,生命的軌跡瑣碎不成線。我們活著一天,就要創造一天的價值,就要對他人或這個世界有所貢獻,這樣自己的生命就會充滿力量。

修行好比一條長長的道路,從凡夫到成佛,從迷惑到覺悟的道路。有的人已經到達了終點,有的人還在路上,有的人看到了地圖,雖然程度不同,但都足以安心。看到地圖的人,知道了目標和方向,心中有了歸宿;在路上的人,對目標充滿信心,每一步都踏實堅定。做好自己當下該做的事。

世間的本質是無常,因此會有種種痛苦的產生,這個無常和痛苦的世間,不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無論是把幸福與快樂寄託在他人身上,還是為了他人的過錯而懲罰自己,都是迷失了內心的方向。看人、看事不要只看悲苦的一面,心中全是痛怨,人怎麼能好得起來呢?逆境要放心,放下整日糾結、擔憂的心,不要過多去想外界的困難,而是要多關注自己內心的方向,好好造當下的業。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指心胸寬廣,不會卡在小處,不是指心高氣傲,眼高手低。成大事者,必有勇、有謀、有容,吃得了苦、放得下身段、做得了小事、忍得過逆境。心中有目標、有方向,不會被其他無關緊要的事影響,這才是真正的不拘小節。要逐步樹立高遠的志向。心中沒有遠大的目標,就容易纏在細小的煩惱上;走路看不清大方向,就會在小處思慮糾結。靠近內心有光明的人,自己黯淡的心才會被慢慢點亮。

生悶氣,自己的眼睛或耳朵採集到了他人的一些行為或話語,然後就朝著自己的方向去理解、思考,一個妄想加上另一個妄想,堆在心中發酵。這是我們觀察外境的偏差、思維方式的扭曲,以及內心佈滿塵埃共同作用的結果。要學會一種正確的觀察外境、思考問題的角度,讓心明亮起來。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讓這個正念成為生命的主線。內心中有善法為主導,煩惱才不會成為自心的主人。

一個人心中要有愛,才能感受到別人的愛;如果心中充滿恐慌,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傷害和冷漠。外在是尋不來愛的,一直向外追尋猶如緣木求魚,要回轉方向,向自己內心開發愛。可以嘗試力所能及的做些善行,去關懷、幫助身邊的親友,照顧小動物,承擔一項工作的負責人,等等,慢慢開發內心的陽光。越是想著自己怎樣才能幸福、快樂,離幸福越遠,內心中「我」太大,就裝不下幸福了。真正幸福的人,沒有太多時間去想「我」,因為他心中放著許許多多的人,他的心中有無邊的空間去領納光明。

心中充滿嗔念,被仇恨所引導,才是真正輸了。即使報復完了,依然不會感到快樂,因為輸掉了自己的人生。佛法中說嗔恨也是一種「愛」——乖離愛,它與貪念所產生的「愛」性質同樣,方向相反,其作用都是讓人牢牢粘著在某件事物上,不得解脫。這種執著是生命最大的綁縛。要慢慢讓心靈強大起來,有信仰、有方向,充滿善的力量。

心中有方向,苦就變成了老師與助緣;心中沒方向,苦就變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內心缺乏正念,所以煩惱、雜念此起彼伏。心中要有一個指南針,去什麼方向清清楚楚,才知道自己每一步路該怎麼走,每一句話該怎麼說,每一件事該怎麼辦。

心中缺乏方向,生活就是乏味的重複;心裡有了宗旨,重複就變成了堅持。生存是人生的第一個層次,滿足了生存以後,就是生活。如果活著只是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那就陷入了低層次的徘徊,生命的意義就無法體現出來,所以需要更高的追求。

心中迷茫時,到哪裡都迷茫;心中有光明,走在哪裡都堅定而快樂。內心的迷茫不是職業的選擇可以解除的,這只是一個表面的顯現。要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義。開店的商人每日辛苦販運貨物,是為了獲利,他心心念念都在想著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勤奮的學生早起晚睡,是為了學習,他心心念念想著如何提高學習成績。心中有什麼,行為就會照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心中有佛,則應時時遵循佛法而行。

恨是一種比「愛」更強烈的執著,越是恨,越是時時憶念、片刻不忘,然後自己的人生就越來越趨向於內心憶念的方向。要讓心中常常想著自己仰望的、學習的對像,而不是自己怨恨、反感的對像。外境是我們的內心折射出來的影子,自己心中有什麼,就容易看到什麼。當我們的心冰涼時,看到一切都是冷漠的;當我們的心封閉時,看到一切都是自私的;當我們的心光明、寬厚時,才看得到外境的溫暖和希望。不要排斥外境,也不要排斥自己,只要把心轉一個方向,用心去觀察美好。

佛法教導人少欲知足、平靜內心、活在當下,與追求進步、樹立志向、期待未來並不矛盾,而是要讓人去掉心中染污、躁動的部分,如此才能更好地認清生命進步的方向,從而精進向前。佛法中既談「破」,讓一切惡的、雜染的止息;也談「立」,讓一切善的、美好的增長。壞習慣和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同樣的過程:反覆、反覆、再反覆。我們心中的煩惱習性已經存在了很久了,就像一棵小樹一直朝一個方向長了很長時間了,現在要把它扭轉過來,豈是一日之功?

面對一叢薔薇,有人看到的是每叢刺上都長了花,心生快樂;有人看到的是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心懷憂愁。同一個境界,關注的重點、思維的方向不同,結果便迥然不同,心中有什麼,便看到什麼。當我們希望從人際關係中獲得信任、安全感、友愛、溫暖,就要先給予這些,給予是真正的擁有。

要轉身離開的,是執著、煩惱、痛苦,而不是方向、責任、目標。只有放下了心中的負累,才有無盡的力量去戰勝困難。難以釋懷,內心抱住的是痛苦、回憶、過失、陰影,當這些負面的東西在心中累積得越來越多,我們的能力就越難以發揮出來。轉一個方向,把心安放在感恩、希望、進步、光明上,我們才有力量去改善困境。

物慾像氾濫的洪水,隨波逐流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增長痛苦。樹立高遠的宗旨如同紮根於大地,心中有根,便不再飄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管好心靈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禪宗智慧為什麼對管理...

一位醫生在長期行醫中看到這樣的無常觀

掐指算來,我從九六年考上醫學院至今已經十餘年了,從...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

從財富投資到生命投資

由於學過經濟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為...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見自身微塵與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

句句消歸自心

祖師們常常教誨我們,要做到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忘恩的人很損自己的福報

福報來自一顆歡喜付出的心,也來自報恩的心。一個人懂...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麼?不是心臟,也不是肝腎,...

當下即是覺悟的道場

道場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此時,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貪戀

老和尚在客堂對大眾開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慳...

佛弟子應該學習彌勒菩薩哪些精神

眾所周知,彌勒菩薩為中國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薩之一...

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

所有一切眾生類,過未現在世無盡, 而諸佛剎廣無邊,彼...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無量諸苦

《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

大安法師:極樂世界是物質世界還是心靈世界

《大乘起信論》告訴我們,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我們...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嗎

問: 是否我們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惟賢長老《三皈的廣大意義》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

用錢來供養三寶,你的罪就能消嗎

大家道友聚會在一起,乃至跟師父一起閑聊天,把很好的...

中國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依據

中國佛教能夠經得起二千多年的歷史考驗,並成為中華文...

如來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

如來的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而不為餘者所摧故,如同...

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敦煌歌辭)

雞鳴丑。雞鳴丑。曙色才能分戶牖。富者高眠醉夢中,貧...

【佛教詞典】婆利

(一)梵語 vadi?a, vali?a。又作盎句奢。意譯為曲鉤。[...

【佛教詞典】多聞

梵語 bahu-?ruta。即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

【視頻】慧律法師《2013年水陸大法會開示》

慧律法師《2013年水陸大法會開示》

【視頻】大安法師《十念往生疑》

大安法師《十念往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