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無常是斷除煩惱的殊勝法門

弘恩法師  2016/02/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觀無常是斷除煩惱的殊勝法門

在寺院裡,經常有好多遊客或是居士來求教,問題多是關於世俗煩惱的煎熬。

人為何會如此煩惱?在佛法看來,是因為放不下內心的妄執,放不下的原因就在於看不破。如何能在面對世俗煩擾時具備這種看透紅塵的力量,而能坦然勇敢地直面人生呢?當知「常觀無常」實在是一個極其殊勝的方法。

記得在《普賢上師言教》裡看過一則公案:有一位藏地雪域的大成就者在圓寂前召集他的心髓弟子們,讓他們於第二天下午全部到齊,他將於圓寂前把自己修行的根本竅訣傳給大家。於是大家相互通知,提前趕到。這位大成就者等大家都到齊了,對弟子們作完付囑後,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一定要記住,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修行竅訣只有一個,那就是:觀無常!」說完之後便安然示寂。

這位大成就者的示現,是要告訴我們:學佛並不需要太多紛繁複雜的理論,真修行的人,要想獲得出世間的成就,必須籍由無常的觀修來開啟修行之門,更何況是滿足世間的身心受用呢?

佛法所言「諸行無常」,即是告訴我們人生真實的智慧。任何世俗的掙扎,終究逃不過無常的宿命。小乘教法裡的「十念法」中有一念即是「念死」,這對我們斷捨世間慾望的貪著是非常有益的。若把一切世俗的慾望與煩惱時時放到死亡當前來考慮,我們還會這樣難以割捨嗎?

人活著經常會忘失了人生終究會死亡這一結果。嚴格來說不是忘記,而是一種驚恐與迷亂的刻意逃避。因為害怕死亡,卻迷惑於生命與人生的真相,惟恐空活一場,是故不斷地奔波忙碌,以讓自己感受到自己在「活著」;卻不料,當遇到世俗的壓抑而煩惱痛苦時只能習慣於無奈地抗爭與掙扎,備受身心之煎熬。此時若能迅速猛烈地觀一切無常,生當必死,高亦必墮,榮極必衰等等,思惟世事終歸一空,人生終歸一死,我們所求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將去,何須汲汲於富貴,慼慼於名利而自困?且乾坤朗朗,風清月白,本是人間好時節,又何須跟人計較是非短長,傷身動氣也?如此種種,若能時時作觀,其忿自泯,其憂自息,其心自平。

如果有了這種智慧與觀照,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寬廣而坦蕩,我們對世間萬物即能做到隨緣取用,不迷不捨。

於是,我們便能隨遇而安,這種安是長久之安,一生之平安。

願佛法時雨滋潤生靈萬物,一切皆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隨順世緣少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

渡河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

【推薦】你下輩子的房子買在哪裡

我在觀音寺認識一個師兄,曾經和我一起住過,40多歲時...

念無常,斷煩惱

在另一次的集會中,佛陀勉勵比丘們說: 「比丘們!多...

諸法無自性,一切皆無永恆

當今社會,人們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頭行色匆匆,而...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

【推薦】逆緣讓我成為蓮邦彼岸人

已經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願接觸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48個真相告訴你為何要吃素

動物的痛苦 1、無數的動物由於大量的飼養而被虐待。 ...

淺說佛教生財及理財之道

中國人近年在海外對奢侈品的購買力驚人,根據匯豐銀行...

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應一門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談得。就是佛教徒,但因為善根淺薄的原...

不必害怕生死之際的業力發揮

關於臨命終時的業力問題,這個業力是今生的還是多生的...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

明一法師:淺談懺悔業障

一、懺悔的意義: 我們不管是做什麼佛法的修行,最初...

惟賢長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

沉香燒炭

世間低廉的東西人人都買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較容易。高...

從有相三寶悟入自性三寶

有人問慧遠大師:佛法強調的是清淨心,為什麼要拜佛?...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

聖一老和尚親見觀音菩薩現身說法

在亞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觀音是最為著名的大菩薩。遇...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應以教育子女實踐古聖先...

【佛教詞典】道安

(人名)苻秦道安,常山扶柳人,家世世業儒,早喪父母...

【佛教詞典】海意菩薩

(菩薩)寶莊嚴土世界之菩薩,海意經之發起眾。...

【視頻】《央掘魔羅經》聆志居士念誦

《央掘魔羅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明賢法師《敬造如法的佛像》

明賢法師《敬造如法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