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淺說佛教生財及理財之道

寬運法師  2015/03/24  大字體  護眼色

淺說佛教生財及理財之道

中國人近年在海外對奢侈品的購買力驚人,根據匯豐銀行本年初公佈最新報告《走遍全球的購物者》,全球近1/3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買走,而在中國人所購買的奢侈品中,2/3的交易在境外完成,包括港澳地區、歐洲、澳洲與美國等。

報告指出,因歐元貶值,前往歐洲旅遊的成本相對降低,因此預計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內,歐洲或會成為「中國人赴海外購置奢侈品」的最大受益者。據估算,目前在法國奢侈品銷售中,中國遊客消費佔40%,在意大利和英國佔比則分別為35%和25%。報告稱,前往巴黎的中國遊客旅行開支預算中有80%,即平均1.1萬歐元(約合1.3萬美元)會用於購物。

從以上數據顯示的中國人消費數字中,可以反映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已日益改善,國家漸趨富裕,而國人的普遍消費力亦日漸增長,原是可喜的現象,且富裕後消費本無可厚非,但我們不禁生起另一個疑問,就是素以勤儉著稱的中國人,為何會變得如此奢侈呢?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與檢討。

一、 佛教不反對財富,只反對貪慾

隨著社會的日漸商業化,金錢自然成為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問題;由於貪慾的萌生與引發,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著如何獲取財富,積蓄財富,乃至讓財富更加增值。這是現代人之所以煩惱日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常在人們的印象中,佛教講無慾、無求,應該與此目的完全相悖,況且佛教的修行目的在於追求離俗與解脫,所以並不關心財富的問題。

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佛教的主旨是講求心靈的淨化,而相對不重視形式。佛教講緣起,宇宙萬物以及世界的形成,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沒有任何一物具有不變的定性,因此事物的好壞往往不在形式,而取決於利用的人以及利用時的心態;同時,佛教面對的是各種不同的眾生,有出家僧人,也有在家居士;對像不同,其所教育的方法也就不一樣。在金錢的問題上也是如此。

對於出家僧人,佛陀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製定了禁止經商、托缽乞食的規定,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讓佛教的僧團能夠保持一定的純潔性,以利於弘法工作的展開;這種規定在當時古印度,人們普遍敬重、供養各種各樣修行人的環境中,可說是非常應機的。

到了中國的唐代,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百丈懷海禪師創建農禪制度,不再乞食,雖然一度遭到教界的反對,但畢竟有賴於此,才保全了寺院不依賴社會、自給自足的生存能力,然而經商的活動還是不做。這些規則是針對出家人而定的。

而在家弟子,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存──解決衣食的問題。同時在家弟子不僅要勉力修持,隨緣度眾,在佛教的維繫中還承擔著護法的任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財力上對寺廟的護持。所以,佛陀在經中教誡欲受菩薩戒的在家弟子:「菩薩具足二法,能自他莊嚴,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並具體地將「多饒財寶」列入「能自利利他」的八法之第五項。由此可見,即使是古老的印度,佛陀也沒有反對在家人積聚財富。那麼,以佛教的觀念來說,如何才能多饒財寶?為什麼多饒財寶會和自利利他聯繫在一起?又如何利用財寶來自利利他呢?針對這些問在《優婆塞戒經》、《佛說尸迦羅越六節禮經》、《佛說善生子經》等中有相當詳盡的闡述。

二、多行佈施是多饒財寶的主因

依照佛教的因果論,我們今天的財富是來自於過去的修善積福,而這裡所修的善業主要是指佈施。佈施也就是施予、付出;付出了當然也就會有所獲得。簡單地說:佈施大致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財施即施舍一切身外之物;法佈施即「無量世中常樂說法,以是因緣,多饒財寶」;無畏施即令眾生不害怕、無恐怖、無災害。這三種佈施,可以說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具體地說佈施,其可能的活動也就顯得十分的繁雜;可以說舉手投足之間都可以完成佈施的修持。並且佈施的對像也極為廣泛,甚至對於佛教以外的教派,只要不是向其歸依,「一切出家內外諸道,隨意供養」,充分體現了佛教廣大包容的心懷。正因為如此,佛陀認為佈施不是富人的專利,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當然,任何人也就同樣可以得到佈施的善果。

佛陀強調所作的佈施應該是淨佈施,亦即財物為如法得、觀財無常而佈施;為破煩惱而行施;於福田生歡喜等,若能如是「報逐是人,如犢隨母」。這就是佛教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邏輯;種善因得善果,是必然的道理。巧合的是,在近年美國排行榜暢銷書《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要求733位百萬富翁對他羅列出的30個成功因素進行選擇,最後,這些富翁認定為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佔的百分比依次是:

1.真誠地對待所有人

2.有良好的教養

3.與人們和睦相處

4.有配偶的支持

5.比多數人更努力地工作

這個結果可能和我們原先所預料的不一樣:品德和人格被遠遠地擺在超越智力因素的地位。書中併舉例:一位非常出色的推銷員在介紹其成功訣竅時提出,根源在於「關心他人的需要」。由此可見,當今最為現實的商業經驗,竟然與2500年前佛陀所說的於心地中積累福報的理念不謀而合。這說明了什麼呢?就是我們可以相信,在佛教思想之中,確實仍然有著極為現實的價值,值得今天的我們去深入挖掘與開拓。當然,佛陀所說的富饒之義,除了純粹物質的意義以外,還有心理上的因素,這一點下文將進一步論述。

種福以後雖然必能得福,倘若過度消耗,也終有消失殆盡的一天。所以佛教主張人們不僅要不斷地培福,而且還要惜福。反觀今日現代人日夜奔忙地追求奢侈的物質生活,造成資源浪費,社會道德日漸滑落的現象;佛教培福惜福的觀念,實在值得我們借鑒與傚法。

三、財富來自於勤勞與敬業

佛教一貫提倡勞動,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最好的勞動典範。我們在許多關於佛陀的記述中,都可以看到他親自掃地,為他人縫衣,乃至照顧誰也不願意照顧的病人等種種感人事蹟。同時因有感於勞動的重要性,佛陀甚至在沙彌威儀中製定了掃地、洗菜等具體而微的工作項目,並對其操作過程、各種功德一一羅列,可見其教導弟子要參與勞動的苦心。這種風範也為後代的高僧大德所繼承,例如唐朝百丈懷海禪師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而禪學的精髓也恰恰正是體現在日常勞作之中。

縱覽佛教經典,出家人此和合的群體雖然有超越世間的特殊性,但佛陀對他們仍作了相當的「敬業」要求。他們的越超世間是為了更好地入世間、更好地幫助眾生,所以佛陀在多種經籍提到出家人除了自己要好好修行外,必須在教化人心方面盡到一定的責任,包括應供以後必須說法,即「當以五事答佈施家」;何謂「五事」?(1)教誨以成其正信;(2)教誨以成其戒行;(3)教誨以成其多聞;(4)教誨以成其佈施;(5)教誨以成其智慧。

接受「施家」供養的出家人如此,自謀衣食的在家人就更應如此了。何況從佛教因果的角度來看,從因至果,固然絲毫不爽,但其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即是緣,也就是說其他的條件;如果沒有緣的作用,即使有種種因的種子,也不可能開花結果。所以,緣的成熟很重要。促使佈施果報成熟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有一個與財富相適應的緣──治生,即從事一定的「事業」。所以佛陀對敬業提出很高的要求:「若求財物、商賈、農作、奉事王者,常當至心如法而作。」「見他作時心生歡喜。」這裡的奉事王者,就是指公務人員;學佛之人,在家者不僅不能廢事不作,而且必須比不學佛的人做得更好、更積極。

當時的印度社會,主要分為執掌教育、宗教的婆羅門階層,掌握國家政權的剎帝力等,佛陀幾乎對世俗各階層的人都講解了他們應該如何敬業的方法。

比如作為老師;師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當令疾知;二者當令勝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諸疑難悉為解說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勝師。」

作為國王:「在家菩薩若得自在,為大國王,擁護民庶猶如一子。教離諸惡,修行善法……如法護國。」

作為僕人,以事主官大夫為例,也必須做到五點:一者當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當作,自用心為之;三者當愛惜大夫物;不得棄捐乞防人;四者大夫當人當送迎之;五者當稱譽大夫善,不得說其惡。

所以,佛陀提出「治生是在家者必須從事的一大要事」,例如在《優婆塞戒經》中所說的父母對孩子要「教以世事」,就是要讓孩子掌握一定的生存之道、謀生之道。所以佛一直要求在家行者要「了知世法及出世法」,他認為出世法──智慧即般若與治生是同一的、一體的,「有智之人所學世法,學中勝。以是因緣,便得財富及大自在。」

是故,很多人誤以為學佛就是只求自己清靜、或只是勸導人舍家修道,而將一些具體的工作拋給所謂的「世俗」之人,事實上並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如何正確地理財

那麼,既然已經獲得了財富,究竟應該如何管理?佛陀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既得財已,如法守護。」(《優婆塞戒經》卷三〈攝取品〉)佛經中對此作了極為詳盡的開示,認為家庭財產可以分以下數類:日常開支、投資、應急儲備金、以及作慈善事業。

經文中是這樣說的:若索以得財,當常作四分:一分供衣食,二為本求利;藏一為儲時,厄時可救之;為農商養牛,畜羊業有四;次五嚴治室,第六可娉娶;如是貨乃積,日日尋益增;夫財日夜聚,如流歸於海;治產求以漸,喻若蜂作蜜。

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這段偈頌,不難發現,佛陀為在家居士考慮得非常周到,日常開支和應急儲備,是為了解決當前的生活消費問題;投資則從長遠處進行考慮。而超越於一般理財觀念的,則是其中「參與慈善事業」一項,從因緣果報的理念出發,此項內容的設立,可以說是最為長遠性的大「投資」。即可拋開佛教的理念,在當今的時代,以財富回報社會也是為人們所認同與提倡的。

同時,這裡也流露出佛陀對理財投資的深刻認識。首先,他認為財富的積累需要時間的積累,「日日尋增益」,而且要有耐心,不能有暴富的思想,故曰「治產求以漸」,猶如蜂作蜜一樣需要日日勤作,才能積少成多。雖然他沒有像今天的理財投資專家一樣,講到複利的效應,以及時間在財富積累上發揮的重要因素,但佛陀的思路仍然是非常契合財富積累的特點,只是因為他的教學重點乃在於做人而非財富本身,所以對此有關理財的論述,只是簡要地說明而已。

同時,他也提出要注意保護財富的另一方面,就是要請人管理時要選好「代理人」,按照世間的常理,「財物不應寄於四處」,這四個不宜處分別為老人、遠處、惡人、大力。

佛陀的這些理財觀念,置之於今日,仍然非常的合理及有效。

五、財富的真正歸宿──佈施與奉獻

當然上述所講的都是世間財的管理方法,佛陀最後仍然回歸到他最為關注的問題:心靈。再次重申了他對財富來源的真正看法,亦即佈施仁厚才是獲得財富的真正的原因,故而他在《善生經》中說:

「居積寶貨者,當興為仁義,先學為最勝,次乃為治產。」

雖然治產是如此重要的事,但是做人仍然是第一的,生存必須首先有「道」,然後才談得上講「術」,仁義的位置遠遠高於治生的技術,因為在佛教的觀念中,財富的真正來源是「仁義」,所以在修佈施時,他除了強調物淨,更強調要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惟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同樣,有了財富以後,仍然不能忘掉利用財富的真正目的:「菩薩所求多財寶,為欲調伏諸眾生故。」

同經中,另有一段偈頌:

「凡人富有財,當念以利人;與人同財利,佈施者升天;得利與人共,在在獲所妥;攝世間者,斯為近樂本;夫以恩攝人,如母之為子;善攝護天下,其福數數及;上得處眾會,能直利與安;成人之信戒,必使得名聞;意與常耒惰,舍棄慳吝行;攝人以友事,飲食相惠施;往來而又往,如是名不虧;夫能修慎身,斯居家為賢。」

在這裡,雖然沒有詳盡的論述,但是從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中心,這裡講述了佈施的各種利益,首先是佈施者因為佈施而獲得內心的快樂,因為他看到了財物的無常,同時也從修行的角度感恩乞者: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功德田,是成就菩提大樹的根,這種佈施是發自內心的;所以說「無貪之心名為施」,佈施的目的是為了對治內心的慳貪,而不應該有個人的企圖,故曰此種佈施是「義」的行為;其次,佈施可以使佈施者得到外在環境的和諧,能夠得到人們的恭敬、獲得名聞,可謂不求名聞而名聞自致,因此「在在獲所安」。

其次,就是佛教特有的要點:求得來世的福果,即生天。佛教將「天」或「天道」歸納為兩大特點:福與善。佈施時以「淨施則有善,因為不慳吝而自以為有福,是故施者,隨有多少,任力施與,除佈施外,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無上樂。」故曰「若多財寶,自在無礙,有良福田,內無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貧窮」。

在更高的層次而言,佛說佈施是可以「成人之信戒」的,可見這裡的佈施,已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種方便。佛教中菩薩有「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佈施即為其中之一;正如《法華經》所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作為一種「以欲鉤攝之」的方便運用,令對方生起歡喜心,才可以更有效地進行佛教的教育和宗教修行的引導,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佛教經濟觀是以善為因,最終也回歸於善。

佛陀雖然教導人們致富,但他認為人的生存目的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這一層次,應該有所超越並昇華,財富在佛教中更是一個利益自己以及他人,尤其是利益心靈的工具。如果單純停留在物質的層次,將違背佛教的宗旨,同時更容易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結語──事來心始現,事去心隨空

我國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儉以養德」,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的說法,意思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正如宋朝文學家司馬光畢生積極奉行、提倡節儉,流傳至今的名言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節儉的生活變成奢侈容易,要由奢侈的生活節儉下來就很難了。而且人的福德是有限的、珍貴的,所以更不可以不珍惜。節儉首先就要節制自己的慾望和貪念,這樣才能保持節操,培養德行,成己成人。因此,今天我們富裕的中國人,回顧前人的勤勉創業,艱辛建國,實應有所反省與警剔。

最後,我們必須將《善生經》中佛陀所說的一段偈語提出,以作深一層的思考:

「事中用則學,不用勿自妨。」這句話雖然十分簡單,但其中充滿了佛教的般若智慧,表明了佛陀對事業中心態的把握,所以應該加以更好地理解。佛教講緣起性空,從本質的角度看,緣起即空性,一切皆圓覺,依圓覺而做事,「觀夫用事者,明好猶熾火」,即能事事無礙於佛法;因此佛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皆為佛事,這是為佛弟子者積蓄財富應有的態度。但性空亦即緣起,緣起之有雖無自性,但仍有其不虛的功用,所以又必須不生貪執,隨緣起用,所謂「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菜根譚》);「事來則用,事去心寧」,二者兼備,也就是佛陀所認許的「事中用則學,不用勿自妨」。這種無執、無著的中觀智慧,對於我們今日在經濟社會中更好地利用佛教的精華思想,既發展經濟又不妨礙純潔心靈的清淨,實有充分借鑒之意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有愛才有財富與成功

一位婦人走到屋外,看見前院坐著三位長著又長又白鬍鬚...

走錯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從鄉下到城市謀生活,一個叫怨天,一個叫怨地,...

野百合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歡憨豆先生,該片票房在歐洲突破1億美元...

發財最快的8字咒

雨寶陀羅尼經比較長,我們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寶陀羅尼...

「有了富貴,失去歡樂」的故事

老子說過少則得,多則惑的名言。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末...

職務倫理的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重視倫理道德的國家。自古以來,即使十歲小...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以法自御為常富

信佛法眾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誨。不愚不恚不放恣,以...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

超度亡靈最重要的幾個咒

問:師父,我們一般學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沒...

用佛號來壓煩惱,臨終時恐怕壓不住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毘舍闍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經文,那...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一日,佛子羅睺羅等五十位沙彌,聽聞佛陀講述波斯匿王...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義

大家在同一個道場,熏修、共修,非常好。為什麼?如果...

五蘊--色受想行識

現在講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識五蘊,這是佛教基本名相。...

以善變應萬變

今天一早走進辦公室,老總公告公司,將全面替換計算機...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

真修與假修

你是真修還是假修呢? 我聽經聞法,吃齋念佛,當然是真...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

人體自身擁有的31味心藥

為了充分發揮心藥作用,31個心你必須知道,這就是開心、...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

戒酒不難,有沒有下決心而已

說戒酒不容易,其實是沒下決心而已。我可以告訴大家戒...

修學普賢十大願王的功德利益

(1)菩薩現身冥中加被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自行化...

【推薦】為什麼很多念佛人害怕臨終沒有正念

問: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的另一個版本)裡講到...

【佛教詞典】恆沙

1、恆河沙的簡稱。   2、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塵沙惑,...

【佛教詞典】三六九

(雜語)密法不許三六九人同入灌頂壇。大日經疏四曰:...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有聲書

《佛說四十二章經》有聲書

【視頻】佛教因果故事

佛教因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