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2014/12/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祥」的爭論,結果分成三派,一派認為看到的為吉祥,一派認為聽到的為吉祥,一派認為想的為吉祥。三派各持己見,相持不下。後來有位天人到佛陀處請示此事,於是佛陀用偈頌的方式教導了三十八種最吉祥事:

1. 遠離愚人,

2. 親近智者,

3. 尊敬值得尊敬者,

4. 擇地而居,

5. 過去曾經修福行善,

6. 自立正志願,

7. 博學多聞,

8. 技術精湛,

9. 善學於律儀

10. 言談皆善語,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子、兒女,

13. 做事有條不紊,

14. 布施,

15. 法行,

16. 接濟親族,

17. 行為無過失,

18. 不作惡事,

19. 遠離惡事,

20. 不服用煙酒等麻醉品,

21. 不放逸地修行,

22. 恭敬,

23. 謙虛,

24. 知足,

25. 感恩,

26. 適時聽聞佛法,

27. 忍耐,

28. 柔順,

29. 謁見諸出家眾,

30. 適時討論佛法,

31. 克制,

32. 梵行:過清淨的生活,

33. 如實知見四聖諦,

34. 證悟涅槃,

35. 接觸世間法時心不動搖,

36. 無憂慮,

37. 無污染,

38. 內心安寧。

這三十八種吉祥事是在家眾和出家眾的行為準則與修學指南。直至今天,這些教導仍然對提升現代人(無論他是否佛教徒)的道德品質、心靈素養和生活品味有很大的幫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天下有五種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

佛說真吉祥

過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恆河岸邊,住著一位名叫尼...

家庭順利吉祥之因

人們都渴望過著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蘭盆法會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們陸陸續續的...

文殊菩薩給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師利菩薩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們在世間都希...

佛經中的「吉祥」含義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裡、賀年片...

常有吉神擁護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這兩句是承上面的諸惡莫...

宏海法師:佛說吉祥經

好,各位大覺佛子們,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2018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以空性的心態來操作善業

我們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然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生死輪...

業力是如何形成果報的

業有三塊,我們看這個附表。 我們先看左上角有一個業...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中提到: 南...

既然諸法都空,為什麼還要去度眾生

有人問:既然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畢竟空、無所有...

慧律法師開示錄

⊙其實生活是很簡單的,最複雜的是我們自己而已。  ...

本煥老和尚:禪七開示

(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舉行禪七法會,本...

祈求功德不如尋求斷惡之道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

盡心布施必解貧困

《法苑珠林》上記載:隋朝的時候,終南山有一位高僧,...

難行能行的虛雲老和尚

虛老是湖南省湘鄉人氏,俗姓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

【推薦】念佛人當如何面對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這是自力法門沒有的

在通途教理當中,你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

【佛教詞典】吟諷

(雜語)毗奈耶雜事曰: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法,...

【佛教詞典】露牛

(譬喻)露地之大白牛車也。譬一乘之妙法。法華經譬喻...

【視頻】平興寺世行老和尚圓寂入龕實況

平興寺世行老和尚圓寂入龕實況

【視頻】理觀與事修如何圓融(淨界法師)

理觀與事修如何圓融(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