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謙卑低頭的人生態度

梵果法師  2015/04/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謙卑低頭的人生態度

夜誦《妙法蓮華經》。讀到《常不輕菩薩品》,常不輕菩薩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讓我著實有些感觸。經中記載: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薩比丘,修行很是謙虛恭敬,不但讀誦經典,而且身體力行禮拜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會去恭敬禮拜。其中,有些行為不潔、瞋恨心重的人,不但對此不屑一顧,而且還對他惡口呵斥辱罵。即使有人用瓦石投他,這位比丘也不生瞋恚,多年如此修行,所以大眾都叫他「常不輕」。意思就是用謙卑低頭的態度去面對修行,不敢去輕慢任何一個人——這是大乘菩薩的境界。

近代,印光大師也教育後來的學人:「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大師的意思也是在教育我們,為人處世應該用謙卑低頭的態度去面對,把自己壓低在任何人之下,這樣才是真正地修行。

佛教是一個崇尚「慈悲」理念的宗教,很多的佛教徒都對「慈悲」有很好的修行。然而,謙卑卻比慈悲更難修。

說到「謙卑低頭」,一般來說,雖然很多人都明白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道理,但是言行意識無形之中總有「傲慢」的蛛絲馬跡出現。從人性的特點來看,很多人可以輕視別人,但絕不能夠容忍自己被別人輕視。在人生的旅程上,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理想和志氣,或者是怒髮衝冠,或是豪言壯語,不向人低頭的志氣屢見不鮮。然而,要做到能夠經常向別人「謙卑低頭」,用低姿態與人交往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實,真正的贏家並不是用強硬來獲取的,而是用柔。要想進入一扇門,就須低頭比門框矮;要想登上山的頂峰,就得彎腰做好攀登的準備。做事情如果能夠有謙卑低頭的態度,事情做得才會更順暢。

人生路上,可能很多人都會遭遇到各種的坎坷甚至是不幸,總是感覺快樂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心裡——這是大多數人對快樂和煩惱的理解。其實,自己認為的坎坷,或許在別人的眼中,那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的風景是: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快樂,驀然迴首,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自己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裡。所以,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自己,而是人的內心總是撇不下它。人不能老是昂著自己的頭,要學會忍讓,學會寬容,受得了委屈。

掩卷長思,深刻認識到:學會「謙卑低頭」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是一種涵養,更是一種成熟。只有具備廣大的視野,開闊的心胸,才能發現自己的渺小。只有謙卑低頭的人才能夠以更寬容的心來欣賞別人的成功,接納自己的失敗。如何校正人生的錯誤觀念,如何跨越事業的行為障礙,如何完善自己的高尚人格,這是任何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只有學會「謙卑低頭」,才能夠使命運面臨厄運時泰然自若,面對毀譽時不卑不亢,以柔和的心志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走過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一般人慨嘆的話...

宣化上人:學佛的態度

佛教是出世法,我們不批評哪個政黨之好壞。因為法爾如...

誰拉你走向了平庸

有這樣一個試驗: 一個長跑運動員參加一個5人小組的比...

富有哲理的五個不能

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舉手之勞,給人一點...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

星雲大師《心念決定命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長命。無...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藉著正確的靜坐方法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

首楞嚴王三昧對治的重點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了大乘佛法...

處理生活中煩惱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會有很多的煩惱。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處理...

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古泛指...

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

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在實際念佛時,這三...

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學習而來的

現代社會是地球村,和過去的時代不一樣了,時間、空間...

慧律法師《臨終切要》

○本段為《臨終備覽》之綱領和重點,沒時間閱覽長篇大...

盤中血肉,皆是歷劫父母

這裡引用《梵網經》的一句話。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為什麼...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無量壽經》開顯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導大師在註解上品下生的條件時只有一個但發無上道心...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

拓開心量 包容別人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

順境逆境都不能忘記求生西方

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

一切外境只是因緣的暫時和合而已

當情緒的波浪生起時,學會做一個觀察者,不分別、不評...

有教養的人的十大特徵

一、守時: 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

【佛教詞典】靜息

(天名)梵名琰魔。譯為靜息。琰魔之方便,以靜人之罪...

【佛教詞典】藏教四門

(術語)藏教俱修析空觀而證偏真之理,此有四門:一有...

【視頻】妙境法師《無絃琴,彈得妙》

妙境法師《無絃琴,彈得妙》

【視頻】瑜伽焰口

瑜伽焰口